大广济寺建筑群位置俯瞰图。(张仲华供图)
嘉庆十年铸造的铜钟。
正殿内的木质浮雕“五龙戏珠”。
在天后宫内,可见锦州古塔。
石阶上的石狮子造型各异。
本报记者 朱忠鹤
核心提示
作为一直延续至今,且保存最为完整的中国最北方的一座天后宫,锦州天后宫是中国海洋文化的承载者,也是南北方贸易交流的见证者。除锦州外,辽宁省内的营口、沈阳和东港等地也都存有清朝时建造的天后宫。这些分布各地的建筑,反映着清朝时期辽宁海上贸易的繁忙与热闹。
这,至今是个谜。
虽然树龄已超百年,但这两棵枝叶繁茂的丁香树到底栽种于哪一年、由谁栽种,史料中没有记载,也没人说得清。
但这并不妨碍每年4月下旬满院盈香,游人纷至沓来。穿过山门,跨过二门,古朴院落内,游人如织。锦州天后宫,这座近300年的古迹,迎来了一年中最美好的时节。
锦州天后宫也被当地人称为娘娘宫、妈祖庙,始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它是目前我省保存完好的清代天后宫。
妈祖,原本是北宋时期福建湄洲岛的一名渔家女儿,因善良、勇敢和见义勇为,最后演化成了渔民、船工等共同信奉的海上神祇,妈祖文化也随之成为中国海洋文化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来讲,锦州天后宫作为一个时间和空间的双重坐标,折射出在清朝时辽宁与南方地区之间海上贸易的昌隆与兴盛。
“五龙戏珠”浮雕属艺术精品
锦州天后宫这座二进院落,其实只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广济寺建筑群中的一部分。它的西侧是锦州市博物馆;它的东侧,依次是大广济寺和昭忠祠。天后宫、大广济寺、昭忠祠聚集一处的院落之间没有围墙阻隔,相互连通。站在天后宫院落内,被当地人称为“古塔”的锦州大广济寺塔巍峨耸立,即在眼前。
据史料记载,相传在天后宫原址,曾有一座茅庵,供奉着当地百姓求雨、求安的“天河娘娘”。后来茅庵损毁,于是有人出资买下了这处旧址,并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建造了天后宫。
锦州天后宫在近300年的时间长河中,虽位置没变,但其建筑规模、院落格局多次变化。鼎盛时期,锦州天后宫的南侧还有两道辕门和一座戏楼。如今,这些建筑荡然无存,只留下了四合院式的二进院落。
正殿位于院落中轴线上的最北端,是整座天后宫最雄伟的建筑。拾级而上,台阶两侧的月台望柱上,每一个顶端都蹲守着一只小石狮子。这72只小石狮子造型别致,憨态可掬,每一只都与众不同。学者分析,这些小石狮子的雕刻手法并不是来自锦州当地,而是源自福建、广东一带。
与正殿大门正对的神龛上方,“五龙戏珠”的大块木质浮雕繁复且华丽。浮雕中央,一颗金灿灿的珠子悬置中间,三条巨龙逐浪而动,纷纷张开大口,摆出了想要一口吞下明珠的姿势。三条巨龙的两侧,各有一条巨龙扭动身躯,回首而望。整块浮雕生动形象,技艺精湛,实属精品。
除了“五龙戏珠”的木质浮雕外,正殿内还曾悬置一艘制作精良、还原度较高的商船模型。这是当年祈祷者悬挂在上面的,以祈求妈祖保佑自己及商船出海平安。
正殿能完整保存至今十分不易。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正殿多次改变使用功能。这座宽22米、进深约10米的正殿先后做过学校的临时教室、部队卫生所和纪念馆陈列室等。这种情况下,正殿及其内饰能保留至今,不能不说是一种幸运。
历时36年才修建完成
天后宫正殿东侧的月台上,一口保存完好的铜钟悬挂在架子上。在这口声音洪亮的铜钟上,铭刻着铸造时间——大清嘉庆十年。
从乾隆手中接过了接力棒,嘉庆一朝,大清开始由盛转衰,但这并没有阻止海上贸易的频繁往来,锦州仍是海运的贸易节点,江苏、福建等地商人仍通过海上通道往来于故乡与锦州之间。
这口铜钟就是当时的江浙闽商人共同出资捐助的。就在众商人捐助铜钟的前一年,也就是嘉庆九年(1804年),天后宫再次进行了重建和扩建,整座建筑焕然一新。
天后宫命途多舛。史料记载,虽然天后宫于清雍正三年正式奠基,但实际上,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才正式竣工,也就是说,天后宫建设一共耗时36年。至于为何耗时如此之久,史料中并没有相关文字记录。
后来,天后宫不断扩建或重建,嘉庆年间的扩建经历记录于石碑上,为研究者提供必要的史料。
就在众商人出资捐赠那口铜钟的4年后,天后宫很可能因一场火灾而毁掉。据《重修大广济寺碑》记载,1809年,大广济寺被一场熊熊大火所吞噬。不过,仅与大广济寺一墙之隔的天后宫是否真的在那场大火中被毁、之后是否进行了重建,史料中并没有文字记载,也没有相关文物可考。有学者认为,天后宫并没有因为那次大火而受到影响,如今见到的天后宫,就是嘉庆九年那次扩建后的原貌。
虽然天后宫是一座供奉妈祖的宗教场所,但从创建至今的几百年里,天后宫并没有自己的僧人。清朝时,锦州当地有“八景八奇”之说,其中“一奇”是“有庙无僧”,这里的“庙”指的就是天后宫。虽没有自己的僧人,但天后宫并非弃管,而是由南方商人组成的“三江会馆”对其进行日常管理,至于宗教祭祀等事宜,则由轮值管理大广济寺的僧人一并代为操持。
高俊雄伟的古塔、气势恢宏的大广济寺,再加之别具风格的天后宫,聚集一处的这三大建筑因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成为清朝文人墨客与权贵官宦们参访的对象。以诗文书法、聪明辩才著称的“关东才子”王尔烈就曾为天后宫写下“神佑三江”的书法作品。左宝贵、李鸿章等人也曾留下墨宝。遗憾的是,这些作品都毁于战火,只在史料记录中留下只言片语。
河海联运,老城贸易兴盛
锦州海上贸易的起点远不止修建天后宫的雍正年间。
锦州海边港口处曾出土过一方名为“义塚禁示碑”的石碑。石碑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由当地政府竖立,是为了提示当地百姓,保护那些客死锦州的南方商人墓地。
“义塚”位于锦州海边,天后宫位于锦州老城区,锦州老城区距离海边港口有20多公里的路程。对于300多年前没有现代化交通工具的商人来讲,这20多公里并不是一个短距离,既然如此,这些江浙闽商人为何要将天后宫建于老城区呢?
这是因为锦州当时已经有了“海河联运”。
发端于辽宁境内的小凌河被锦州人视为母亲河。这条河从上游奔流而下,在穿过锦州老城区后,最终注入渤海。小凌河汇入渤海的这个入海口被称为“东海口”,如今锦州港所在位置在清朝时被称为“西海口”,这东、西两个海口支撑起锦州当时在东北地区商港要地的地位。
几百年前的小凌河,水面宽广,河水较深,从南方和山东、天津一带驶过来的商船,大都在东海口由海入河,然后顺着小凌河逆流而上,最终直抵锦州老城区。作为商贸重地,锦州老城区当年商贾云集,十分热闹繁华,这些经海运从南方或天津、山东一带运送过来的物资,为这座城市的繁荣锦上添花。
讨价还价过后,一路的惊涛骇浪与艰辛磨难变成了渐渐丰满的钱袋,商人们笑逐颜开,他们渴望着财富,也渴求着下一次的平安与顺利,于是,锦州天后宫拔地而起。
其实,锦州只是清朝时期辽宁海上贸易兴盛的一个缩影。除锦州外,营口、沈阳和东港等地都建有天后宫。这些承载着海运与海洋文化的庙宇,折射出辽宁在清朝时的海运昌隆。
据载,辽东半岛与胶东半岛,仅一海之隔的两个地方,在清朝时海上运输最为繁忙。晴天顺风时,商用帆船只需一天时间即可到达对岸。除胶东地区外,天津、浙江、福建甚至广东等地的商船也都是当时辽宁各个港口的常客。
从史料记载的寥寥数语中,我们即能感知当年辽宁海上贸易的繁忙。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福建一名叫林攀荣的商人和伙计共计33人装满纸货,从福州启程一路北上,长途跋涉后,最终停靠在锦州。在卖掉满船纸货后,林攀荣又在锦州装满瓜子等物品返回南方,一来一往,船不空载,财富不断累加。林攀荣只是清朝驾船往来南北众多商人中的一位,正因为有了像他这样的商人,辽宁的海面上才有了“帆樯林立”“百货丛生”的景象,清朝海运才得以繁荣发展。
清朝时日益兴盛的海上贸易打开了辽宁人的视野,关内以及南方地区更为多元的文化、更为先进的生产技术也随着海上贸易涌入辽宁,这对清朝前期辽宁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资料与采访支持:《锦州通史》《锦州春秋纪事》《辽宁通史》及锦州市博物馆古建筑保护部主任张仲华。)
记者手记
SHOUJI
开放让人进步
朱忠鹤
尽管采访已过去些时日,但锦州天后宫正殿上方悬挂的那块“五龙戏珠”木质浮雕仍让我念念不忘。它巧夺天工又栩栩如生,在大处着眼之时又不忘精雕细琢,真是一幅艺术精品。
专家分析,这幅作品出自南方工匠之手。我深以为然。且不论妈祖及天后宫本就源自我国南方地区,仅就锦州天后宫内的雕刻和彩绘而言,其手法与风格明显有别于当地工匠。
锦州能拥有一件如此精巧的艺术作品完全拜“开放”所赐。如果当时锦州的主政者不肯接纳南方商人,如果江浙闽商人没有驾船北上出资修建天后宫,这幅佳作断然不会出现在锦州。如若这样,这对锦州的文化艺术而言,少了一份色彩;对众多虔诚祈福者来说,则失去了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艺术熏陶的机会。
开放意味着“睁开眼睛看世界”,意味着交流,更意味着可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历史上,太多事例不断验证着“开放让人进步”这句话的正确。仅就与天后宫相关的清朝对辽东地区的政策来讲,清朝初期,皇帝大开“开放”之门,大量人口从山东、河南、河北等地流入辽宁,这才迅速结束了清军入关后,辽宁境内长时期“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衰败之象,农业、经济等才随之得到发展。而乾隆时期在东北“封禁”,这一禁止开放的政策,不得民心,为民所弃,导致这一政策最终失败。再后来,清朝闭关锁国,独坐井底,任世界日新月异,我自置开放于不顾,这才有了后来众所周知的一系列耻辱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