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美14位名家深入实地,耗时3年绘制

全景画《清川江畔围歼战》堪称艺术史诗

辽宁日报 2020年06月15日

《仲尼梦奠帖》局部

1950年11月,中国人民志愿军6个军在西线战区对敌发起反攻。歼灭了敌第7师、第8师大部,打开了战役缺口,完成对美第9军的三面包围。 11月29日,志愿军在清川江对美军发起猛烈进攻,展开了激烈的围歼战。美军受到重创,其第2师1.8万人只剩8662人,重装备丢失殆尽。 这组图为全景画《清川江畔围歼战》局部

本报记者 凌 鹤

核心提示

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展藏一幅描绘抗美援朝战争的宏伟画卷——《清川江畔围歼战》。这幅油画是中国第二幅全景画,再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扭转战局的第二次战役的历史场面。画卷荣获解放军第三届文艺奖,由鲁美14位著名画家联合创作完成。

忠实历史 高度艺术提炼

《清川江畔围歼战》是一幅忠实历史的巨作,气势磅礴。画面周长132.15米,高16.3米,面积2154平方米,展现了战斗的全过程——成千上万的志愿军排山倒海般冲向敌人,数不胜数的敌军,成群的飞机、大炮、坦克、卡车在画面中交织。清川江畔山势起伏,画面以运动的态势描绘战斗的几处焦点——三所里、龙源里围歼战、抢占公路高地战、松骨峰激战,清川江、军隅里、凤鸣里围歼战等激烈战斗场景尽收眼底。

该画创作组组长、著名画家任梦璋说:“为完成全景画创作任务,我们阅读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包括《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史》《抗美援朝战争》《三十八军在朝鲜》《抗美援朝战争回忆》以及有关影片、录像和图片。主创人员赴朝鲜考察半个月,在群山中沿着当年战斗发展的轨迹边走、边看、边思索。在国内,又多次去部队访问当年参战的老同志,听他们讲述一线指战员浴血奋战、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深入基层连队,进行着装模拟作战演习,熟悉冲锋、狙击、拼刺、肉搏、突围等战术动作,增加了绘画的形象感受。为了准确把握主题思想,我们还请教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的军史专家,他们从理论和军史高度深入分析和论证。空军研究所提供了当年美军使用过的飞机机型、编队照片和飞机模型。”

《清川江畔围歼战》从素描稿、色彩稿、放大制作到完成,历经3年时间(1991年至1993年)。为了突出围歼战的整体战略思想及战争地位,明确全画的特定时间与空间,突出画面光线效果,画家们把原本不是同一时间发生的战斗集中在一起,把不能同时看到的战场按方位拉近,合理自然地组织到画面中。

据任梦璋回忆,特制的油画布由100多名战士和工人吊装、完成画布底色制作。创作组按照油画稿放大,在2154平方米的环形大画布上创作,平时用惯的画笔已不起作用,画家们登上16米高的升降车,挥动拖布般巨大的特制画笔和刷子高空作画。先从天空画起,然后画远山、近山、丘陵、公路、河流、村落、战场、烟火、坦克、汽车、军队……画面逐渐清晰丰满起来,无一处粗糙懈怠。

全景画是绘画与塑型相结合的艺术。在1100平方米的地面上,战场实物与灯光、音响形成综合的艺术效果,使观众身临其境,犹如进入历史现场。

现实主义佳作 有力弘扬鲁艺传统

《清川江畔围歼战》是主题性绘画,从内容、情节到表现技法,均采用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真实具体地反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勇斗争历史。全景画创作组是一个融洽的集体,专业画家、部队画家,以及地面塑型、画布吊装制作的专家充分发挥集体智慧。著名油画家宋惠民、任梦璋、许荣初任组长,严坚、王铁牛等一批鲁美中青年骨干油画家共同创作。严谨、一丝不苟的作风充分体现在人物和环境的塑造上,层次分明的结构,结结实实的造型,变化细腻、鲜明的色彩,准确而生动的基调,使画面充满了令人震撼的艺术魅力。

鲁迅美术学院教授、国画家贲庆余评论此画作时说:“《清川江畔围歼战》富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带来巨大的鼓舞。当今,人们真切需要的仍是能够鼓舞斗志、振奋精神、培养高尚情操和无私奉献精神的作品,人们要的是最好的精神食粮。”

全景画的领军者宋惠民认为:“全景画以巨大的视觉冲击力,把历史凝固于一瞬,集中于一点。它是典型化的瞬间。它不是自然的片段,而是以最集中、最强化的手段,再现历史。因此,它是艺术、是史诗。”

艺术家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弘扬鲁艺传统,本着对祖国、对人民高度的责任感和对艺术创作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克服困难、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艺术家的良知和深厚的艺术表现功力,成就了热血与烈火交织而成的革命战争和历史战争画卷。作品中所传达出来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将长久地激励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

经典鉴读

JIANDU

欧阳询:以骨力用笔 展现正大气象

本报记者 凌 鹤

欧阳询(557—641年),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是楷书四大家之一,书作被世人推崇。《仲尼梦奠帖》以瘦硬风骨、平正中见险绝的艺术面貌,以及作品中融入的达观平和的人生修为与正大气象的审美特质,成为其晚年经典代表作,被誉为“世无其匹”,展现了欧阳询书法艺术的不朽魅力。

专业人士认为欧书更加难学。难学,是因为欧体楷书所蕴含的独特风骨。其用笔凌厉整肃、劲健挺拔,尤有一种不卑不亢的从容之美,是一种因线条、笔道融合人生历练而产生的生命之力,力透纸背。

吉林大学书法文献学博士、沈阳师范大学书法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杨宝林认为,欧阳询是初唐书法四大家之首,其书法学“二王”,又学索靖,书法史上流传着他在索靖碑下三日观碑的故事,刻苦钻研精神可见一斑。欧阳询的作品风骨棱棱,弥足珍贵,对后世影响巨大。《仲尼梦奠帖》从结体上看呈隶式,方笔用笔多,体现了欧阳询书法刚劲有力的特点,其中也蕴含楷书元素。学者在临习时,首先应追求惟妙惟肖,体现其中的韵味与美,因为书法最终以古取胜,“书贵瘦硬方通神”,瘦硬风骨是精髓。学习他的书法作品,确实能够增强书法骨力。

历史学博士、鲁迅美术学院副教授、书法理论与艺术实践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马新宇认为,欧阳询历经陈、隋而入唐,既是魏晋书法的善继者,也是衔接晋、唐的代表性过渡人物,其存世书法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不言而喻。辽博所藏《仲尼梦奠帖》为书法珍品。

晋唐时期的书法名家极重风骨,有着清晰的审美取向和笔法意识,瘦硬挺拔的点画、方棱斩截的笔势、凌空取势的笔法,是构筑这一时期风骨意象的核心部分。这也是名家书法作品与普通人日常书写之间从技法到审美的本质差异。

《仲尼梦奠帖》笔画简直挺拔、干脆利索,起笔处痛快,单字内部笔画之间很少牵丝连带,颇得魏晋凌空取势的笔法精髓。刚劲凌厉的笔势,构筑了极具特色的“险绝”意象。后世学欧楷者颇多,但得其风骨者甚少,究其缘由,应从技与道两方面省思。经典之所以难以超越,就是因为它在艺术与人格上已达至极高境界,但也正因为有经典引领,艺术才会不断发展丰富。

艺术微论

走“近”与走“进” 艺术境界大不同

凌 鹤

传统与创新是永恒的命题,是艺术家穷其一生实践探索的核心。

传统作为根基与养分,滋养着艺术家的生命。在复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洪流中,艺术家肩负着天然的使命与责任。“传统”一词前所未有地火热与高光。但在学习、了解、认知传统的过程中,走“近”与走“进”有着实质差别,反映到创作中,作品所体现的境界高低立现。

走“近”传统是学其皮毛,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甚至是追随潮流使然。在绘画和书法创作中,这样的现象和问题并不鲜见,也不容回避。所出作品只是仿古的初级阶段,或是打着学古的旗号学时人。其线条、墨色、架构、晕染象形少意,尤其是意匠经营、匠心独运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在精神气韵上失去灵魂。

走“进”传统是真正入古融古,内生出新,能做到者为数不多。艺术是有其特殊规律与根脉渊源的精神产品,力戒三俗,即低俗、庸俗、媚俗。如果什么是俗都看不清、弄不懂,显然是还没有踏进传统这湾流动的活水,受其沐浴润泽,不能做到目明心清,也就无法心手相应创作出经典佳作。一位艺术家真正用于钻研学问、探求事物本质的时间和精力远少于世俗经营,那么在心态、心境上根本做不到与传统经典对话,更不能牵出那条穿越古今的灵动之线来串联时代进行创作。

沉得进、走得出、做得实,不仅是艺界学习传统的正确路径,也是人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