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学记忆还原林海雪原的硝烟

辽宁日报 2020年06月08日

张 瑜

在俄罗斯远东一个叫维·雅斯克的村庄,一处被雨水冲毁的无名军人墓地被偶然发现,意想不到的是,经相关部门鉴定,墓地里掩埋的竟是东北抗联战士的遗骨。东北抗联战士的遗骨为何出现在异国他乡?这些战士是谁?他们经历了哪些遭遇?带着谜团走进一鸿的《冰封的记忆》一书,白山黑水间的林海雪原中,14年东北抗战的硝烟在眼前渐渐弥漫开来……

再现浴血奋战的抗战岁月

“起来,不愿意做国奴的人们!用我们的血肉,唤起全国民众。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奋起杀敌……”这首歌词激昂、充满感召力的《义勇军抗日军歌》对大家来说并不熟悉,但它却是我们国歌的“母本”,而且承载了一段悲壮的抗日故事。在一鸿所著的《冰封的记忆》一书中,作者借《义勇军抗日军歌》的创作过程,渐进式地把我们的目光再次引向东北抗日联军(以下简称“东北抗联”)的抗战经历。据史料统计,自“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后,东北抗联在东北大地的14年抗战牵制了数十万的日军南下,有力地支援了全国抗战。为了铭记这些抛头颅洒热血的东北抗联战士,在历时20年、走访近50位抗联老战士和收集中日俄尘封六十余载的战争档案的基础上,作家一鸿写了《冰封的记忆》一书,试图以纪实文学的形式再现东北抗联以草根树皮为食,以林海雪原为家,浴血奋战的岁月,同时,揭开东北抗联教导旅这支特殊队伍的传奇经历。

为了让人们弄清东北抗联教导旅的“前世今生”,书中用过半笔墨对东北抗联在白山黑水间的战斗经历进行了回忆式的论述。其中,抗联老战士对饥寒交迫条件下浴血奋战的回忆让人印象深刻。“1939年,一个冬天我都没有棉衣穿,在大雪堆里挖个坑,架上松木烧,每天就靠烤火活着……年纪稍大的战友们大部分都冻死饿死了。”“睡觉时,自己的肠子都能一根一根地摸出来”……除了展现东北抗联战士在恶劣环境下坚持战斗,书中还讲述了战士们怎样在密林中建密营打游击,如何破坏铁路运输和实施侦破突袭,怎样在处处都有特务的恐怖环境中艰难抗敌,读后不仅让人们更加全面地了解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被他们的顽强意志和无畏精神所感动,更让我们深刻地记住了那段历史,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在文学中找到历史坐标

作为一部非虚构的纪实文学作品,《冰封的记忆》力求让人们在品读文学故事中找到历史的坐标,因此在梳理故事时十分注意把握时间、地点、人物等细节。比如,在讲述东北抗联教导旅的建立、发展和撤销番号问题上,作者就以时间为轴串联起各个事件,使整个作品的内容呈现具有了完整性和可读性。“从1940年年底开始,精疲力竭的东北抗联部队,大部分陆续进入苏联境内。”“1942年8月1日,苏联工农红军独立步兵第八十八旅正式宣告成立。”“1946年2月,苏军撤销八十八旅番号”……顺着时间延展,东北抗联战士怎样来到异国他乡坚持战斗、如何踏上归国之路参加解放战争等抗战历史,真实、全面地向世人呈现开来。

《冰封的记忆》不仅用宏大的视角全景书写了这支部队的发展历程,也善于抓住细节让文学表达更贴近历史真相。“苏军司务长带领炊事员每天在大锅里咕嘟咕嘟煮着红菜汤,用锯齿刀分开叫大列巴的面包。”“地方不够住,他们开始按照在东北时的做法,架起柴火融化冻土,修建半地下的地窨子。”……作者对战士们在苏联南北野营中的衣食住行进行了详细介绍,在对细枝末节的描绘下,冰封的故事冲出冰面,奋战的历史渐渐还原。

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在《苦难辉煌》中说,真正的英雄是具有深刻悲剧意味的:播种,但不参加收获。《冰封的记忆》中记录了很多这一类英雄,不仅有赵尚志、杨靖宇、嘎丽娅、“八女投江”“十二烈士”等这些能记住名字的英雄和他们的故事,还有很多如掩埋在俄罗斯维·雅斯克村的战士一样的无名英雄,尽管他们未能看到抗战的胜利,但他们在白山黑水间浴血抗战留下的抗战精神,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冰封的记忆》以真诚的文字记录、揭示抗日老战士的苦难经历和丰功伟绩,用大量史料和采访素材全面记述和反映了东北抗联教导旅的抗战经历,填补了记录东北抗联教导旅历史史实文学作品的空白。囿于有关日伪密档、与苏联有关的很多材料尚未解密,作者对有的情节、地点和任务做了修饰与删节,但书中引用百余张历史照片、丰富的档案资料以及老兵的口述材料,为史学研究留下宝贵的资料,也警示后人勿忘国耻,珍惜今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