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爽
2019年10月7日,为期三个月的“又见大唐”书画文物展在辽宁省博物馆隆重举行。作为世界范围内首次以传世书画来呈现唐代缤纷绚丽的专题展览,观众们从中享受到了一场梦回大唐的艺术盛宴。对于错过这一展览的观众来说,《“又见大唐”精品文物导读》一书可以续上这个缘分。从纸上“又见大唐”,既是一种阅读,也是一种观赏,更是一份值得长久保存的纪念。
透过传世书画“又见大唐”
大唐,一个全盛时代的中国记忆。
唐代书画是见证和研究唐代辉煌的精彩部分。唐代是中国绘画史上人物画的高峰,山水画在唐代走向成熟,花鸟画则在唐代独立成科。人物画崇尚丰腴,金碧山水画富丽典雅,这是盛唐精神哺育而成,与后世弱不禁风的仕女画和以水墨为主的风貌大相径庭。唐代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书家多,作品精,堪称兀然耸立的高峰。唐代书法在接续“二王”传统的同时,也着力开拓属于自己的时代品格:初唐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楷书法度严谨,清劲秀颖;盛唐“颠张醉素”的狂草境界无边;中唐“颜筋柳骨”又变方正劲健为雄浑肥厚,还有无数佚名书家的文书、墓志和经卷,烘托出一代书法的高原整体气象。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多姿多彩的书画艺术背后的信息,更是解读唐王朝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直观而形象的珍贵资料,丰富了我们对那个时代的想象,并让我们凭借这些色彩缤纷的艺术杰作,梦回大唐,又见大唐。
“又见大唐”书画文物展展品共计100件,以省博物馆收藏的与唐代有关的绘画、书法为主体,辅以唐代金器、三彩器、木器、雕塑等多品类文物。其中,56件为省博物馆的珍贵藏品,44件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等9家文物收藏单位。展览旨在探索、策划、组织起一个以文物展览为骨架,以文化解读、审美欣赏为传播方法,让观众享受一场“又见大唐”的艺术盛宴。
《“又见大唐”精品文物导读》收录了展览中所展陈文物的图文资料。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盛世画卷”展示画作,包括唐韩滉五牛图卷、唐阎立本历代帝王图、唐孙位高逸图卷、唐阎立本(传)孝经图卷、唐李思训(传)海天落照图卷、唐周昉簪花仕女图卷、唐韩干(传)清溪饮马图页、唐韩干(传)神骏图卷、北宋赵佶摹虢国夫人游春图卷等; “浩荡书风”展示书法作品,包括唐摹万岁通天帖卷、唐欧阳询仲尼梦奠帖卷、唐欧阳询千字文卷、唐孙过庭(传)千字文第五本卷、唐张旭古诗四帖卷、唐怀素论书帖卷、唐高闲千字文卷等。除了书画作品,展览中展出的众多唐代文物,如唐九霄环佩琴、唐三彩俑和三彩马、唐阿弥陀净土变相图绢画残片等。
书中说:“回眸千年以前的大唐,一幅幅精美绝伦的绘画名迹,组成了缤纷多彩的盛世画卷,繁华如锦,映入眼帘,这便是世人对于那个四海升平、繁荣开放的辉煌盛世的向往。长安水边多丽人的宜人风景,催马驰骋的潇洒英姿,锦绣的山河如国家的屏障,它为大唐带来了物阜民丰、国泰民安。随着画卷展开,让我们走进大唐的社会生活,感受那时的富裕生活和兴盛国运。”
透过“又见大唐”见辽宁文化
“又见大唐”无疑是2019年最后一季最值得关注的全国性文化事件之一,其产生的影响更是现象级的:
众多国家级媒体和海外媒体广泛关注,影响从文博界、书画界遍及社会各个领域,从顶级专家到普通民众,从全国各地乘高铁、坐飞机来到沈阳的观展者络绎不绝。众多自媒体人在微博、微信、短视频平台上连篇累牍地介绍辽博馆藏书画,成了“又见大唐”的“自来水”。很多人多次带领各地的亲戚朋友参观,把自己培养成了“又见大唐”书画文物展的志愿者。一时间,辽博成为网红打卡地、媒体聚焦地。
“透过具有视听效果的装置,观众可以看到数千年前的繁荣景象,以及长安美丽的山水风光,走进当时人们的生活,重温他们的经历。”“唐朝的自信、开放和宽容,在今天的中国乃至世界,都是必不可少的。”作为中国唯一的国家级英文新闻周刊,《北京观察》这样向海外观众介绍“又见大唐”书画文物展。“该展览是向国内和海外展示辽宁省深刻的文化基础的重要平台。”美国《时代》周刊在对“又见大唐”书画文物展的专题报道中如是说。来自海内外媒体的报道,都将“又见大唐”书画文物展置于新时代传播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来认识,这也彰显了这次展览不同于一般文物展的深远立意。
公众纷纷说“大唐”,由“又见大唐”催生的中国古代书画热、唐文化热、文博热以及受这次展览影响而衍生出的各种启示和思考,话题热度也始终不减。对于很多人来说,还会有一个心底的疑问:为什么“又见大唐”出现在辽宁?
辽宁省博物馆是新中国由人民政府建立的第一座博物馆,历史的因缘际会,让辽博成为“清宫散佚书画”的重要收藏单位之一,所收藏的历代书法和绘画藏品在国内外占有重要地位,素以体系完备、品质精良、精品荟萃而蜚声中外,尤以晋唐宋元书画名品最具特色和优势。纸寿千年,古代的纸绢类艺术品哪怕就剩块纸片、留条绢角,亦为稀罕物。据“又见大唐”策展人、著名学者、艺术史论家刘传铭统计,留存至今且被海内外学界公认的唐代书画作品数量不超过10件,而这其中的不少孤品在辽博。如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在美术史论家孙世昌看来,能与此图相较的,只有《捣练图》与《虢国夫人游春图》,但这两件作品断代不到唐,是宋摹本。《捣练图》现藏于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虢国夫人游春图》也在辽博。又如辽博馆藏的唐摹本《万岁通天帖》,历来有“下真迹一等”之美誉,明代文徵明盛赞此帖“固当为唐法书第一”。
本次“又见大唐”书画文物展上,辽宁本土的唐代精品文物几乎倾仓而出。56件辽博馆藏珍品中,包括了《簪花仕女图》《虢国夫人游春图》《万岁通天帖》《仲尼梦奠帖》等饮誉中外的传世唐代书画,都是公众平时看不到的。更难得的是,这其中还有两件文物是在辽博首次展出:《萧翼赚兰亭图》自辽博建馆以来从未公开展出过,九霄环佩琴也只在旅顺博物馆的古琴展上露过一面。除此之外,还有朝阳博物馆的“唐三彩”、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唐代的东罗马金牌饰、金戒指、金币”……展陈品如此高端而丰富,涉及区域如此广泛,足见辽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
“又见大唐”让文物活起来,更让辽宁有文物、有历史、有文化的形象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同。能够珍藏这些精美珍贵的国宝级古代书画,是辽宁的一份荣幸,更是一份深沉的历史责任。正如《“又见大唐”精品文物导读》中的一句话:“是《又见大唐》特展的纸上重现和传播延伸,让读者在色彩缤纷的艺术品带来的愉悦中沉思历史的厚重,同时更深切地感受当代中国民族振兴、文化复兴的蒸蒸民气与暖暖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