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铁英
在沈阳蓝凌退役军人众创空间里,入驻孵化的企业涉及科技、互联网、商贸、人力资源、培训教育等领域,但却有一个相同的特点——近300名创业者都是退役军人。
沈阳蓝凌退役军人孵化基地的创办者汤清是一名退役军人,从部队到地方自主择业7年,汤清通过开办机动车检测公司打开一片天地,经常有一些想创业的退役战友慕名而来,找他出点子、想办法。
“退役军人创业有优势也有劣势,军旅生涯培养了我们坚韧、诚实、不怕苦不怕累的品格,但缺少经验、摸不准市场、找不到项目,也是创业难点。”如何帮助战友迈出转身第一步、踢好头三脚,汤清决定搭建一个平台,把有创业想法的退役军人聚在一起,组团创业,抱团取暖。2017年初,汤清创办了沈阳蓝凌退役军人众创空间。自己体味过创业初期的酸甜苦辣,汤清从问题入手,针对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低、融资贷款渠道不通畅、企业财税法律知识不了解等方面,为前来创业的退役军人提供创业服务。邀请国家级创业导师组成导师团队对创业者进行辅导,协商多家银行和金融机构为孵化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成立结算中心协助入孵企业完善财务税务手续,成立综合保障团队为入孵企业提供日常办公、后勤服务保障。
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帮扶,“一对一”的导师服务,让入孵的退役军人不仅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想,也带动了千余名退役军人就业。从4名初创者到拥有59人的团队,戴传文和战友创办的军星酒业已在全国各地发展代理商70余家;关明通过学习成立了指导高考志愿填报的培训机构,还带动了20多名战友入职;投身农业的韩山彬在省内外建起了多个基地,将富硒农产品推向全国。两年来,蓝凌军创先后孵化企业和团队78家,已有20余家企业通过孵化破茧成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