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大师生创作175幅作品——

拿起画笔,为战“疫”英雄画像

辽宁日报 2020年06月05日

本报记者 赵乃林

疫情暴发后,沈阳援鄂医护人员奔赴战“疫”一线。而今,他们成了沈阳大学美术学院师生的绘画主题。

此前,沈阳市文联发出为驰援湖北的沈阳医护人员作画的号召,沈阳大学美术学院院长解勇立即组织师生参加,用半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由21名教师、109名学生创作的175幅作品。与以往的肖像创作不同,这次是医护人员提供照片,师生们根据照片进行创作。照片上的面庞也非同一般,口罩压出的伤痕、疲惫的双眼、脸上粘着厚厚的不规则胶布……看到这些“素材”,师生们无不落泪,整个创造过程,一直被一种巨大的精神所涤荡。

由于疫情原因,学生们在家创作,老师们则戴着口罩,早出晚归于学校和家庭之间。他们每天揣摩、绘制、修改、润色,可以说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如何真实而又艺术地呈现英雄们的面貌与内心。

教师刘海洋是本次活动第一幅画作的创作者,他的作品也是沈阳大学师生此次创作的样画。他用两周时间画了两幅肖像画,还指导14名学生进行创作。让他感触最深的是学生们高涨的创作热情。“学生们把绘画过程的照片传到微信群里热烈讨论。这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是难得的学习过程,更是一次精神洗礼。”基础部主任陈宝赓用“心情激荡”来形容自己的感受。“我在揣摩素材时,力求表达准确,把医护人员果敢与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完成了7幅作品。在画室度过了一个个难忘的夜晚,就想把‘最美逆行者’展现在世人面前,让人们记住他们。”教师万弘巍负责医生杜伟等四人的肖像绘制,在创作过程中,他饱含真诚与敬意。“以杜伟医生为例,他面容平和、放松,所提供的照片并非工作时的状态。于是,我在绘制其肖像的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一些想法。既要在其神态中传达一种英雄的果敢与坚定,同时又有平常人的亲和与忧虑,力求形似而传神,真实而不做作。”

油画系主任杨光带领学生参与这次创作并感触颇深。“学院参加这次画像活动非常有意义,对学生们来讲,是一次很好的专业与品德素养的体验,对我个人来讲,我敬佩医护人员的抗疫事迹,我愿意为英雄画像。”教师李康负责创作的是第四批驰援襄阳的沈阳二四二医院的医生陈列,为呈现更佳的视觉效果,他以圆形金笺卡纸为版面材料,采用类似于工笔的方法,以铅笔线描的形式进行表现,耗时两天完成。教师杨晓霞此次完成两幅医护人员肖像的创作任务。因为是为“最美逆行者”创作肖像,为了突出美丽,舍弃了因长期戴口罩而留下的勒痕,描绘医护人员最美的瞬间。版画系主任刘永夫说:“向英雄致敬,这就是我创作的出发点。”

参与创作的学生也同样有着深深的感悟。2017级版画专业的韩尚哲和第二油画工作室的崔语桐、王榆迦说,那些照片,让他们看见了温暖、善良和爱,感恩与敬佩是此刻最真实的心声。在这些学生中,有一个身份有些特殊,她就是2018级雕塑系的吕云菲。她的母亲李晓瑛就是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吕云菲拿出妈妈抗击疫情期间工作的照片,同时写了一篇满怀深情的短文给妈妈。根据这些素材,在刘永夫的指导下,18级版画研究生李婧和周思奇为吕云菲的母亲画了一张背影。那个背影让吕云菲更加读懂了妈妈转身的一刹那,心里装着的不只是自己的孩子,还有更多个有孩子的家庭。

在日前举办的沈阳医务工作者抗击疫情专题画展上,展出了师生们创作的这些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