栉风沐雨,夫妇俩携手走过金婚。 本报记者 刘立杉 摄
邹增积、王素荣和三个女儿、女婿、小外孙合影。 赵振民 摄
本报记者 刘立杉
核心提示
盘锦市兴隆台区渤海街道兴油社区邹增积、王素荣家庭,老少三代11口人,相亲相爱,幸福和睦。
结婚五十三载,夫妇俩共度艰难岁月,同担人生风雨,分享生活甘苦。他们将“生活上向低标准看齐,学习工作上向高标准看齐”作为家规家训,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产生了极大影响。他们勤俭持家,重视教育,将三个女儿培养成才,并成为岗位上的佼佼者。这个家庭相继荣获兴隆台区、盘锦市、辽宁省“最美家庭”称号。
窗明几净,素朴温馨。5月22日,记者走进盘锦市兴隆台区渤海街道兴油社区邹增积、王素荣家,一种清新、美好的舒适感油然而生。
墙上的励志横幅书法作品,窗口开得正艳的四季春、长寿花,以及橱柜中陈列的小物件、不同年代的大照片……不到80平方米的房子里,处处散发着主人热爱生活、静心雅致的气息和追求。
“这几张照片可不是随便摆的,对全家人来说都大有深意。”邹增积一一介绍,“这第一张拍摄于1962年8月14日,我俩认识两天后拍的,老伴儿叫它‘幸福开端’,那时照张相真是老大事儿了;第二张是1982年拍的全家福,是我们第一次住楼房的留念,买了新家具,感觉很满足;第三张是2005年拍的,老闺女从中国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了,她在校园里给我们拍的。至此,三个孩子都供出来了。”
说话间,王素荣从里屋拿出一个装裱好的大镜框,“还有这张,2017年,我俩金婚纪念日那天拍的。”
凝视老照片,回望来时路,小屋里响起阵阵开心的笑声。
“找对象要看人品,家风好最重要”
“这一晃,50多年过去了!”抚摸着“幸福开端”合影,邹增积、王素荣夫妇俩打开了话匣子。
“我们两家都在农村,我是营口芦屯镇人,那时候叫公社,芦屯公社,她家在盖州团山公社。两家坐火车就一站地,十多公里的距离吧,当时是媒人介绍认识的。”邹增积说。
“我命挺苦的,从未享受过母爱、父爱,不知道那是什么滋味。不满3岁时,我父亲去世,不久后母亲改嫁,家里大伯把我留下来,我是在大伯家长大的。
“13岁那年,母亲到芦屯找我,我第一次知道母亲还在,之前大家都骗我说母亲也没了。母亲再婚后,又生下两个妹妹,后来放寒暑假时,我偶尔去母亲家,像去亲戚家串门。母亲84岁那年去世,是我发送的,当时两个妹妹家里比较困难。”王素荣接过话茬儿:“继父走时也是我们发送的,快到80岁走的,因为脑梗。”
“我书念得挺坎坷的。”邹增积接着说,“上学时都没怎么买过教科书,一般都是向高年级同学借,别人读二年级,我就去借他一年级的书。伯父家那时很困难,连两元钱的学费都交不起。”
深知入校学习不易,邹增积异常刻苦,“初中时实行的是5分制,我学习手册里的成绩都在4分以上。1960年,得益于当时政策,我毕业后被直接保送上了沈阳航空工业专科学校(今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的是航空机械专业。上学期间,学费、食宿费都免除了,是党和国家培养了我。”
说起和老伴儿的相识,邹增积说,那是1962年放暑假期间发生的事情,“上大学后,伯父问我毕业后的打算,我回答说服从学校分配。伯父怕我走远了,从第一学期放寒假回来,就跟我说找对象的事,我不太认可,想等毕业后再说,他就在家里给我张罗。后来我拗不过他,也就有了那一次的见面。”
兄弟姐妹7个,排行老三的王素荣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只读到初中毕业就早早下地干活儿了。“我父亲喜欢有文化的人,他先去看的,相中了。他还问人家,你是开飞机啊?老邹回答说:不是,是造飞机的。”王素荣笑着告诉记者,“第一次见面是在我一个叔伯哥哥家里,老邹当时个子矮,又瘦又小的,我还真有点没相中。那时候在农村,婚姻大事还是父母包办的多,我听我父亲的。”
“我第一次见面就相中她了。别看她在农村,没工作,但她人品好,家风好。我岳父岳母淳朴、勤劳、心地善良,这样的家庭对子女都有影响。”邹增积笑着接话,“你看现在我们家庭幸福,功劳全在这儿。”他指着老伴儿王素荣说,“找对象不能盯着经济条件、社会地位,要看人品,家风好最重要。”
从1962年起,两人处了5年对象,从相处到结婚再到两地分居生活,14年间,他们相互间写了300多封信。
邹增积大学毕业后,留在沈阳工作。当时领导埋怨他,不该在老家找对象,因为农村户口进不了沈阳城,甚至有人对他说:“黄了吧,再给你介绍一个。”邹增积回答:“那怎么行?我们俩处得挺好,这些年人家一直在农村等我,不能把人家甩了。”
“两地分居的日子,我俩过了9年”
1967年9月,邹增积和王素荣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此时,毕业后留在沈阳国营松陵机械厂(现在的沈飞集团公司)的邹增积,已在这个城市工作了3年。
“我们那时候响应国家晚婚的号召,从1967年结婚到1976年举家迁到辽河油田,两地分居的日子,我俩过了9年。三个女儿,老大老二都是老伴儿拉扯大的,那时回家一次,孩子就长大一点儿。当时像我家那种情况的,有一批人。”邹增积说。
参加工作后,邹增积每月工资45元,给家里寄回20元。“在芦屯,她领着两个孩子过日子,还要租别人家的房子住,一年租金60元。我老伴儿了不起啊,她是我们家的大功臣!她把家安排得妥妥当当,包括对孩子的教育,都是她一个人,让我特别放心。”邹增积动情地说。
1973年12月,刚刚开发建设不久的辽河油田来到沈阳国营松陵机械厂招工,给这个家庭带来了转机。“两个人生活在两座城市,好多事情受憋啊。当时辽河油田承诺两年内解决两地分居问题,他就转岗到了辽河油田,1976年,我也在这里落了户口。”王素荣说,在辽河油田,她在家属站工作,一直干到1994年退休。
那些年,社会上流行一句话:“生活上向低标准看齐,学习工作上向高标准看齐。”这句话后来成了王素荣、邹增积的人生准则,也成为他们家的家规家训。
“别看我老伴儿只有初中文化,但她对几个孩子的教育可很成功,孩子们受了她很多影响。”邹增积说,在生活中,她教育孩子“浪费粮食是有罪的”;在学习上,她给孩子讲“慢鸟先飞”的道理,告诉她们勤奋才是成功的基石;在做人上,她常对孩子说“大的穿鞋,小的照样”,要求老大要事事起到榜样带头作用,“直到现在,三个孩子的学习、工作始终都没让我们操心。”
如今,三个孩子都有了各自的家庭,但王素荣仍然不浪费一粒粮食,不乱花一分钱。她坚持到早市买新鲜又便宜的蔬菜水果,饮食上粗细搭配,孩子们都说妈妈做的饭菜是最好的“绿色食品”。平素里,王素荣把不常穿的衣服整理出来,挑好的送给需要的人,把不能穿的裁好,戴着老花镜一针一线地缝鞋垫、椅垫,做拖鞋,自家穿不完就送给别人。邹增积说,“别看我老伴儿在家里学历最低,可她影响力最大,把勤劳、节俭、积极向上的美德传给了家里的每一个成员。”
身教胜于言传。良好的家风,已经在这个家庭的第二代、第三代人身上得以传承。三个女儿孝敬父母,更孝敬公婆,家家相处得融洽和美。邹增积、王素荣的大外孙谦恭懂礼,处处为弟弟妹妹做好榜样;几个孩子彼此友爱,即使是在青春逆反期,也从未闹过矛盾或顶撞过长辈。
“三个女儿都很要强,也很争气”
“三个女儿读书时,家里还不富裕,但孩子们都很要强,也很争气。”说到三个“小棉袄”,邹增积、王素荣眼中满是自豪。
在辽河油田,困难家庭的孩子,一般都是读完初中读技校,毕业就能当采油工挣钱,但在邹增积家,三个女儿都是读完高中考了大学。“那时我每月工资只有100多元,虽说供得吃力,但我们对孩子承诺说,你们努力学习,念到哪儿我们就供到哪儿。”邹增积说,“我告诉大女儿,你是老大,要起好带头作用。1987年,大女儿邹宏考取了营口师范专科学校,后来又自学考入长春师范大学;1990年二女儿邹军考上了东北大学;1996年小女儿邹博考入大连医科大学。”
王素荣告诉记者:“小女儿没上学前,她大姐二姐就教她。上小学后,她读上半年,两个姐姐在家就把下半年课程教完了。小学一年级时,她参加数学竞赛,获得了辽河油田第一名,奖品是一条缎子被面。当时我们对她说,这被面给你留着上大学用。后来考上大学,我就用这个被面给她做了被子。”
“三个女儿虽很平凡,却是我们的幸福源泉。她们在平凡的岗位上,都能踏踏实实地把事情做好,这是我和她们妈妈最大的欣慰。”邹增积说。
邹宏师范毕业后,就开始了从教生涯,一干就是30年。她连续11年教毕业班语文,教学成绩在当地历次中考中都名列前茅,现在担任学校的教导主任。30年来,校领导每次把不好带的班、不好管的学生送到她手上,她都毫无怨言地接下来,兢兢业业地把工作完成好。
邹增积说,记得大女儿刚走上工作岗位时,自己还担心她干不好,没想到竟做得如此出色。当父亲问大女儿原因,大女儿总是无比骄傲地说:“老爸,这是你和我妈的功劳啊!你们不是一直教导我,要做好该做的事,就要比别人更努力,付出更多嘛。”
“二女儿从小就要强,学习成绩好。她读大学的时候,三个孩子都在上学,家庭支出捉襟见肘,要强的她偷偷做了两份家教。”王素荣回忆,邹军总是乐呵呵地捡姐姐的衣服穿。虽然我们教育孩子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可一想到她穿着单薄的棉衣穿梭在瑟瑟寒风中,我们就担心得睡不着。反倒是她安慰我们:“放心吧,凭女儿的智慧加上妈妈的耳提面命,不会有问题的。”
现在每提及此事,三姐妹都很感慨,“当时油田就业很容易,如果不是父母坚持供我们读书,可能就不会有今天的成绩了。”邹军毕业后被分配到辽河油田金马公司工作,从最小的政工干事做起,现在已经成长为单位的中层干部。
邹博从中国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后,被分配到大连口腔医院工作。当她发现家乡人因口腔疾病要跑到沈阳、大连等地去治疗,便萌生了回乡创业的想法。“一开始我们老两口说啥也不同意,但她说,她的所学就是想造福她爱的人和家乡的父老乡亲。”2009年,邹博创立的博大口腔诊所在盘锦开业了,她良好的医德和精湛的医疗技术,很快获得了患者的信任,事业越做越大。
“三个女儿在我们的培养下,先后考上大学,走上工作岗位,建立了美满幸福的小家。每每有人夸赞她们,我们老两口都会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满满的幸福。”邹增积说。
补记
桑榆未晚
为霞满天
1998年,邹增积从辽河油田兴隆台采油厂资产科岗位上退下来,告别了繁忙的资产管理工作。“刚开始突然闲下来还真不适应,但我很快调整好心态,走出家门,走进矿区,融入了一个新的群体中。”他说。
邹增积主动与退休办领导和工作人员联系,每天到退休办参加活动,充分发挥余热,为离退休事业作贡献。人虽然退休了,但他一直心系油田的开发与建设,每天都坚持读书看报,准时收看油田新闻,了解油田发展状况,为矿区建设献计献策、提合理化建议。从1998年到2008年10年间,他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参与到《兴隆台采油厂厂志》的编写工作中。
作为当地“五老”成员之一的邹增积,积极投身到关心下一代的工作中。他参加党支部开展的“一帮一结对子”活动,协助关工委资助贫困学生,细致调查企业青工思想状况等,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更加充实。
邹增积还为建设文明、和谐矿区出力。退休后,他在退休办当了15年的党支部书记,坚持15年如一日地给退休老人送杂志,组织支部党员学习,带领党员参加公益活动。他喜欢唱歌,参加了老年大学合唱团,进行了多场演出。
在兴油社区,邹增积、王素荣夫妇俩居住了36年,搬了4次家,无论搬到哪里,都与邻居和睦相处,老朋友、老邻居谁家有事,他们都会主动伸把手。近年来,这个家庭相继荣获兴隆台区、盘锦市、辽宁省“最美家庭”称号。
如今每天早上5点半,邹增积、王素荣都坚持去锻炼身体。“他练太极扇,我去做健身操。孩子们总和我们说,你们老两口把身体照顾好,就是第一大事,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王素荣说,三个孩子都在自己身边,都有上进心,都能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啥时候想想都觉得高兴。
“你们家有三朵花,多美啊!”“你看你们每天买菜散步,都一对一双地走,多好啊……”王素荣说,每当听到邻居们这样说自己,心里都有说不出的幸福。
邹增积的手机里,有一个全家微信群,群的名称叫“最美家庭”。群里有12人,除了11个家庭成员,还有他大外孙林宏泽的女朋友,是家里的准成员。
两个外孙,一个外孙女,在这个家庭的第三代人中,一个大学毕业已参加工作,一个大学在读,一个在读初中。孩子们个个知书达理,向上向善。邹增积告诉记者,大外孙参加工作一个月左右,就把入党申请书递交给了党组织。在孩子的心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已经成为他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