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识变 科学应变 主动求变

——我省专家学者笔谈深刻领会“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上)
辽宁日报 2020年06月02日

秦 浩

刘宁宁

马洪君

李方喜

编者的话

“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新要求、作出新部署,为正确把握当前形势,攻坚克难、化危为机指明了方向。应对当前复杂局面与风险挑战,只要我们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从眼前的危机、眼前的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就一定能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推动我国经济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围绕“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怎么看和怎么办,我省专家学者进行深入探讨。

李方喜 省委财经办(改革办)副主任

准确把握变局中的变与不变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理论思维和哲学智慧,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高度,深刻分析了当前与长远、危与机的辩证关系,透彻阐明了危机中育新机、变局中开新局的内在规律,为我们正确看待危机、准确把握变局、着力育新机开新局提供了根本遵循。

危机中育新机、变局中开新局,必须深刻认识变与不变的基本规律。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较大冲击,既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疫情使我国经济运行面临较大压力,疫情防控常态化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受全球疫情冲击,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大宗商品市场动荡,国际贸易投资萎缩,国际交往受到限制,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变得更加不稳定不确定。这些变化对我国发展固然会产生一定影响,增加一些困难,但从全局看、从长远看,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点没有改变;我国具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和强大的生产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没有改变;我国拥有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和14亿人口形成的全球最大规模的消费市场,蕴含巨大的增长空间没有改变;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们要全面、辩证、长远地看待当前的困难、风险、挑战,从发展大势上认清危机与新机,辨析变局与新局。既要立足当前,又要放眼未来;既要及时知变、静观其变,又要准确识变、通时达变;既要保持定力,又要改革创新,从而做到以不变应万变,风雨不动安如山。

危机中育新机、变局中开新局,必须准确把握变与不变的基本要求。面对危机,既要临危不惧、临危不乱,又要把握危中之机,善于危中寻机,努力化危为机。面对变局,既要处变不惊、冷静应变,又要下先手棋、打主动仗。今年以来我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为了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中央明确提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千方百计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这是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根本保证。比如,为了解决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问题,就要梳理断点堵点,分别列出清单,提出替代方案,有针对性地补链、延链、强链,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针对部分以出口为主渠道的产品,就要及时调整经营策略,考虑转为内销为主,适应国内市场需要。疫情也孕育了一些新的契机,催生了“网红经济”“宅经济”等新经济,创新了“云消费”“云签约”“云展览”等商业模式。这充分说明,只要我们把握变与不变的基本规律和基本要求,主动促变、变中求新,就能有效激发新活力、挖掘新潜能、扩大新空间、再造新优势。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增强战略自信、保持战略定力,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困难压力如何增多增大,该坚持的一定坚持,不该变的坚决不变。特别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坚定不移,坚持新发展理念必须坚定不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必须坚定不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必须坚定不移,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必须坚定不移,从而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必须如期完成。

危机中育新机、变局中开新局,对于辽宁来说,关键是推进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要取得新突破。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准确把握维护国家“五大安全”新的战略定位,切实履行维护国防安全职责,夯实粮食安全基础,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强化能源安全保障,提升产业安全支撑能力。要坚持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既注重在补短板、强弱项中育新机,又注重在拉长板、扬优势中开新局。一是有效整合资源,主动调整经济结构,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新动能,加快形成新的均衡发展的产业结构。二是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发挥沈阳、大连“双核”综合带动力,提升辽中南城市群整体支撑力,打造带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三是扩大开放合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挥辽宁自贸试验区引领作用,积极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四是深化市场化改革,用改革的思路和创新的办法化解新矛盾、解决新问题。要利用危机和变局的倒逼机制,破除思想观念桎梏,冲破体制机制障碍,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新进展,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上取得新进展,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上取得新进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社保等实际问题,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一年接着干,切实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切实让振兴发展成果惠及辽宁人民。

刘宁宁 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历史上中华民族应对大变局的启示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在五千多年生生不息的发展历程中出现过两次历史大变局,其中又经历了无数次历史性变革。中国历史上的“两次大变局”,是指发生在春秋战国到秦汉间的第一次大变局和发生在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间的第二次大变局。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上中华民族应对大变局为我们今天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启示。

中华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命脉,要以积极进取、开放包容的变革意识拥抱世界,坚定文化自信。文化是推进历史大变局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第一次大变局发生时期,统一思想是一项重要举措。在百家争鸣的基础上逐步将儒家思想推崇为中国文化主流思想,同时中外文化交流频繁促进了文化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结合,奠定了中华文化的世界领先地位。从孔子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思想始,文化发展始终围绕安邦定国,形成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治国理念和治国智慧,成为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力量源泉。正是由于数千年延绵不断的中华文化维系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才没有被打垮、打散,始终保持着强大的凝聚力。这些文化元素不仅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思想根基,也是中华文明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必要条件。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需要中华民族团结一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以开放包容的理念开展积极的文化交流合作与互鉴,坚持和而不同,尊重和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尊重差异性,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改革开放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必须坚持好、运用好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改革和开放是第一次大变局得以完成并持久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正是由于秦的彻底改革才促成了中国的统一,秦汉时期的全方位改革促进了经济、科技、政治、文化的空前发展,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国富兵强,使中华民族达到第一次全盛时期。开放是经济繁荣和巩固政权的基础。唐代经济发达,与世界许多国家交流频繁,通过阿拉伯地区将文化、技术传播到西亚、欧洲,使古代中国再次达到全盛时期。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改革开放是发展的不竭动力。面对当下的去全球化、逆全球化以及贸易保护主义浪潮,中国要善于育新机,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倡导多边主义,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寻求国际合作的多种形式,推进包容式全球化发展,推动全球化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特别是加强民生领域、生态领域、脱贫攻坚领域、市场经济领域等制度改革,补齐短板,以制度改革保证各项治理措施有效落实,增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科学技术是决定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必须坚持科技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以科技革命决胜未来。中华文明在第一次大变局中曾经引领世界潮流,并长期保持领先地位。明朝以前世界主要发明创造和重大科技成果约300项,中国就有170余项,占一半以上。直到18世纪末,中国经济总量仍居世界第一位。四大发明、天文学、医学、数学、制陶业、丝织业、造船业、建筑业等方面不断取得成就,使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为第一次大变局的稳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到了鸦片战争时期,由于科学技术落后,中国陷入挨打的境地,中华民族开启了屈辱和苦难的一页。可见,科学技术对于国运之重要。当前,世界各主要大国都把科学技术作为本轮战略博弈的核心,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残酷,激烈程度前所未有。因此,我们必须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把高科技如量子技术、人工智能、生物科学、地理空间科学等领域列入国家核心战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培育工匠精神,以便在未来竞争中占领制胜高地。

世界格局的演变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其中包含阶段性发展和变革。当前,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应遵循“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从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变化中寻找量变因素。对内要保持战略定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要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因为经济力量对比是影响大变局的量变因素,是大变局的基础,必须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对外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运用辩证思维,既要看到西方国家对华采取遏制战略的本质以及带来的风险和挑战,又要看到其经济实力仍然强大、文化渗透力依然很强的现实,在矛盾中探索前行,善于处理与各种类型国家的关系,加强国际合作,避免国际对抗,积极促进国际秩序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积极利用不断的量变积累推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朝着符合世界人民意愿和利益、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和趋势的方向演进。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14BKS026)

马洪君 省政府研究室一级巡视员

提高党员领导干部育新机开新局能力

谋大事必先观大势,谋发展必先知危机。正确把握“危”和“机”的辩证关系,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员干部反复强调的重要方法论。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断,不仅要全面理解其内涵、深刻领悟其意蕴,更要准确把握其要求,当务之急是千方百计提高育新机开新局能力,以创新思想和务实举措推动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再上新台阶。

第一,坚持解放思想,努力在危机中寻找新机遇。各级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通过思想的大解放,跳出“危机”看“危机”,打开视野,捕捉“新机”。

提高“六稳”“六保”能力。各级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到,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抓“六稳”、促“六保”是坚持稳中求进、抓实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主要着力点。“六保”是今年“六稳”工作的着力点,我们要千方百计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坚决稳住经济基本盘、兜住民生底线,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提高扩大内需能力。积极扩大内需是对冲经济下行风险的必然选择,也是辽宁保持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需要。各级干部要狠抓重大项目,做到新建项目加快开工一批、续建项目加快复工一批、储备项目加快包装一批;要狠抓招商引资,力争把更多优质项目抢过来、落下来;要狠抓扩大消费,大力推广线上消费、在线教育等新模式,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费培育壮大起来。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各级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树牢创新理念、强化创新思维,充分发挥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沈阳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等国家级平台先行先试作用,加快推进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智能制造研究中心、精细化工与催化研究中心建设。要聚焦先进材料、智能制造、精细化工与催化三大重点领域,采用新体制、新机制,加快建设辽宁实验室,积极争创国家实验室。

提高“新基建”建设能力。以新一代信息网络和5G为代表的“新基建”既是新型基础设施,又是战略新兴产业,对辽宁经济转型升级意义重大。各有关部门要做好规划、组织、落实工作,积极争取国家项目布局和试点政策支持,全力引入社会资本投资,努力走在全国前列。要加快 “数字城市”建设,着力建设全要素数据资源体系,支撑城市治理全方位变革,建设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社会治理“一网统管”基础支撑平台。

提高新产业新业态培育能力。各级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立足本地区实际情况,及时发现和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特别是以数字经济、智能经济为牵动,紧紧围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全面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打造5G产业、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智能装备制造、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医药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第二,坚持真抓实干,努力在变局中打开新局面。各级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唯有真抓实干,久久为功,才能在大变局中打开新的局面。

提高准确识变能力。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进一步加快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革和重塑,也不可避免地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冲击和挑战。辽宁在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关键时期又遇新的荆棘,经济发展、改革创新、转型升级都将面临新的问题。我们要时刻关注世情、国情、省情发生的深刻变化,及时准确地评估其可能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提高科学应变能力。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各级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善于运用制度优势应对风险挑战。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破除妨碍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努力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定型,时刻做到处变不惊、处变不慌、处变不乱。

提高主动求变能力。党员领导干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聚焦谋划振兴发展、推动改革开放、破解深层次矛盾问题,进行主动探索、超前谋划、深入研究。要着力杜绝思维保守僵化、凡事凭经验讲惯例的现象,思考处理问题努力跳出传统思维定式和条条框框限制。还要进一步强化斗争精神,充分预估今后可能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做好攻坚克难、啃“硬骨头”的思想准备和斗争准备。

提高运用政策“工具箱”能力。近两年,党中央、国务院围绕“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优化经济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扩大内需”“脱贫攻坚”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辽宁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中央大政方针也相继出台了若干政策举措。各级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加大运用政策“工具箱”的力度,努力将政策效应充分释放出来。

提高狠抓落实能力。干部干部,干字当头。今年我们面临统筹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任务,工作比以往繁重,压力比以往更大,各级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以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抓落实,确保全年目标任务高质量如期完成。

秦 浩 省委党校(辽宁行政学院、省社会主义学院)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教研部主任、教授

于变局中开新局要在“新”字上下功夫

习近平总书记“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重要论述蕴含着深刻的哲学原理,揭示了矛盾转化与变化发展相统一的辩证法规律。在着力推进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刻分析指引我们认清形势、认准方向,激励我们充足底气、充满信心。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我省不仅要在危中寻机,谋求转型发展的破局之路,更要在变中求进,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破旧立新、推陈出新,培育经济“新动能”。“十四五”时期我省将进入工业化后期,目前正处于传统经济增长动力持续衰减、新增长动能尚未积聚的动力转换阶段。以人工智能、5G技术、区块链、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不断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业,并加速向传统产业渗透融合。“时来易失,赴机在速”,应充分利用工业门类齐全、基础设施雄厚的优势,持续释放国家及我省出台的政策效应,抓住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历史性机遇,紧紧扭住创新第一动力,整体谋划超前布局,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人才链,通过人才链的成果转化实现价值链,摆脱产业结构低端锁定,跳出工业化阶段演进的常规路径,加快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在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共享经济、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将我省建成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工业强省。

革故鼎新、焕然一新,营造政治“新生态”。辽宁作为政治生态曾遭到严重破坏的重灾区,净化和修复政治生态的任务十分艰巨。省委敢破敢立、激浊扬清,把选人用人作为净化修复政治生态的突破口,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毫不动摇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广泛开展清正廉洁教育,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得到巩固。在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良好的政治生态是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根本政治保证,必须锲而不舍清顽瘴痼疾、除积弊陋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源于良好的干部作风。党员干部必须振奋精神、砥砺前行,大力发扬“敢”字当头、“干”字为先的工作作风,用新思想启发新思维,用新思维催化新思考,用新思考打开新思路,勇于担当、靶向用力,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切实将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落实落细落地。

历久弥新、领异标新,传承文化“新精神”。辽宁是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文化大省,历史一再证明,文化强盛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强大的基石与显著标志。“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新时代辽宁精神的提出,是辽宁传统文化和辉煌历史在新时代的一次文化觉醒,是辽宁人民品行志向和精神凝聚的总装集成,是辽宁重振雄风、再展英姿的信心支撑,以“长子情怀、忠诚担当、创新实干、奋斗自强”为表述的新时代辽宁精神,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共产党人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雷锋、郭明义、罗阳、毛丰美等英模的担当奉献精神,激发辽宁地域精神的时代伟力,增强本土文化凝聚力,使全省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把宏伟目标变成攻坚克难的精神动力,汇聚起辽宁儿女奋力推进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磅礴力量。

守正创新、锐意求新,开创社会“新局面”。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重要方略,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要义。今年这场疫情防控是我们社会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建设的一次大考。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重冲击,虽然我省经受住了考验,但也要以此为契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坚决补齐社会治理领域的短板。“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进程中,辽宁必将面临着新老矛盾交织的长痛、利益格局多元的阵痛、思想观念碰撞的绞痛,社会矛盾呈现出触点多、燃点低、对抗性强的特点,应牢固树立“平安是基本民生”的社会治理理念,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抓手,时刻保持对风险因素的高度警觉,始终紧绷防范化解危机之弦,坚决守住系统性风险底线,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构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真正让人民群众成为社会治理的最广参与者、最大受益者、最终评判者。

万象更新、月异日新,打造生态“新环境”。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事关辽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近年来我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解决老工业基地结构性污染重、环境保护历史欠账多等问题迈出重要步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大力推进美丽辽宁建设,要精准把握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特征与自然特点,以生态强省建设为载体,以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导向, 弘扬生态文化,严守生态红线,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统筹推进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实现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