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 宏
科幻小说是以科学技术为核心展开想象的文学门类,但中国科幻小说有些特立独行,关注的重点是科技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淡化了科技细节的描写,初看上去,更像玄幻小说。《赶在陷落之前》这部“星云志”系列图书的第一篇就体现了这样的创作风格。书中第一篇《赶在陷落之前》情节的发展缺乏逻辑联系,是靠想象推进的,玄幻特色鲜明,几乎看不到科技的影子。独立成篇的其他三篇虽然科技成分有所增加,但最鲜明的特点却仍然是中国味道的奇幻想象。
科幻小说在中国文学界占比较小,创作队伍稀缺。写科幻小说的大多数是业余写手,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作品能在初创的星云奖中获奖实非易事。
从《赶在陷落之前》中收录的四篇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借助奇幻乃至玄幻等手段来推进情节,有时文字情节与科学并非天衣无缝地融为一体,但想象力的赋形还是值得称赞的。
科幻小说的灵魂是科学。但这本书并不完全强调科学内容,想象力更值得称道。书中关注的有轮回、志怪、禅意、仗义、重诺、守信等包含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内容,字里行间渗透着中国人的价值取向。这些内容不是靠逻辑的联系,而是靠想象将其融入故事情节里。
鲜明的中国意象
本书的第一篇小说《赶在陷落之前》科幻逻辑并不严密,本文作者程婧波脑洞大开地把白骨、朱红色的鸟、黑暗的洛阳城等包含中国元素的意象用梦连接起来。
梦境与现实重叠,真相与迷雾混杂,鬼怪与人类难以辨识,这一切的一切,靠的就是想象力。被唤醒的防风氏的白骨将洛阳城连根拔起,然后给洛阳套上鞍子、肚带、缰绳和笼头,拖着这座城一路向西。迁徙的洛阳城每时每刻都在坍塌和瓦解,而且一直置于夜幕笼罩之中。也只有在夜幕里胡商迦毕试才有可能见到他深爱的女人朱枝,一个死去的女鬼。禅师相依为命的亲人——抓鬼婆婆波波匿耗尽一生在抓朱枝,抓朱枝是为了让迦毕试左臂的心回到心脏里,这样白骨才会停步,阳光才会照进洛阳城。在禅师的梦里,朱枝就是波波匿,就是迦毕试臂上那只朱红色的鸟;云休方丈就是迦毕试,两人的左臂都文有那只朱红色的鸟。行文玄妙、刺激。
科幻小说作家王晋康说:“我的作品在当下的中国科幻作品中,应该是中国味儿最浓的作品之一,我自嘲为‘中国味红薯’。”他的作品《有关时空旅行的马龙定律》建构了一个为友谊而奋不顾身的中国故事。研制出时间舱的杨书剑为救铁哥们大马妄图修改历史,结果赔上性命。而“我”48岁时,通过对时空的较小干预,用时间舱成功接回了杨书剑。
《达尔文的夜莺》关注人类在瘟疫横行状态下的生存态度。文中隐含了勇于牺牲的中国精神。澳洲达尔文市简氏人格修复诊所主人“简薇”是一个“人格移植专家”。“她”利用自己的能力对那些“宿主”进行抗排异治疗,并帮助当地警方破案。而真实的简薇却为了救未婚夫韩宇,把韩宇的灵魂移植到她的身体里。韩宇代替她从事着对造成瘟疫的“新政府”的反抗活动,力图打破技术垄断来拯救人类。
《斑鸠》的作者墨熊是位80后,他写文擅长渲染气氛。这篇小说情节曲折、险象环生。讲的是一个从事走私的卡车司机为了自己许下的诺言,保护能力超群的“代偿者斑鸠”并爱上她,两人终成眷属的故事。
这部科幻小说中,地域空间设定只有第一篇是中国洛阳,但主人公都是中文名字,让我们读起来没有距离感。
对未来的中国式思考
科幻小说是思考未来生活的。这部科幻小说的四个故事,用中国式思维,把人类作为整体来描写。读这本书不必过于关注情节,只需把关注点放在作品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思考即可。
科幻小说常见题材包括架空历史、大灾难、超远程宇宙航行、外星文明、近未来战争等。《有关时空旅行的马龙定律》关注的是时空旅行题材,现在与未来可以穿越,历史可以改写。研制出时间舱的杨书剑可以回到25年前,修改历史,把大马救回来。但由于大自然的自限法则,发生了灾难,不但未成功,还赔上了自己的性命。通过这样的情节设计,告诉人们要“慎用科技技术”“让每一次时空震荡都回落到‘改变最小’的安全位置,不会造成大的灾难”。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尊重自然的“天人合一”理念是相吻合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用的就是中国式思维。
这本科幻小说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来思考世界和人类问题,放眼未来,展现了中国人的独特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