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派北京记者 杨忠厚
围绕一个问题,从联络酝酿到实地调研,从研讨梳理到提笔成文,19名在辽全国人大代表“写”了10个月!这是一件怎样的建议呢?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近两年来,李宗胜代表一直关注着“三农”问题。去年8月,他和李桂杰等几名代表商量,能不能围绕乡村振兴,从问题入手,搞个深度调研,结果大家一拍即合,而且队伍越来越大,最后形成了一个19人的微信群,群名叫“家国情怀、乡村振兴”。
这19名人大代表中,郭凯、唐廷波、朱朝治、庞辉、吴艳良代表本身就来自农村基层,王作英、韩秋香、张艳代表来自农业科研战线,他们个个对“三农”问题“门儿清”。
尽管他们是一群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真把式”,但对这次联合调研,代表们仍丝毫不敢轻视和怠慢:调研、梳理、论证,再调研、再梳理、再论证,九易其稿,精益求精。
今年3月15日,李宗胜执笔完成了建议稿。大会期间,代表们继续深入思考、借鉴完善,最终向大会提交了这份5300余字的《关于乡村振兴有关问题的建议》,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提出了36条意见,聚焦问题,干货满满。
通过调研,代表们见证了辽宁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同时也看到了短板、弱项和差距。李宗胜说:“我们的发展空间也就在这里,乡村振兴前景一片光明,这次调研让我们更坚定了信心。”
乡村兴则国家兴。李宗胜说:“我们就是要通过深度调研、履职尽责,推动形成更精准更有效的具体政策措施,把农村的潜力和后劲挖掘出来、释放出来。”
在这次会议间隙,郭凯、李宗胜等代表已经商量好,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继续围绕乡村振兴开展调研,把这个题目持续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