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抗疫文明史”展在省博物馆开展

多视角呈现人类与传染病抗争历程

辽宁日报 2020年05月20日

此展负责人(左一)在现场为观众讲解。

本报记者 杨 竞 文并摄

核心提示

5月18日,由国家文物局支持,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和辽宁省文化演艺集团(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辽宁省博物馆和辽宁省图书馆承办的“启示——人类抗疫文明史”主题展览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展,此展全面地梳理了人类抗疫文明史。这是省博物馆继“文物系荆楚 祝福颂祖国”接力海报展之后,在“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中,推出的又一个战“疫”主题展览。

5月18日,经过省博物馆“两码一证”,即预约码、健康码和身份证安检后,记者走进辽宁省博物馆一层1号临时展厅,看到《黄帝内经》《山海经》、彩陶双耳罐、仇英的《清明上河图》等古籍文物及早期的光学显微镜图解等图文展板。

人类与传染病的 抗争经历

省博物馆展览策划部主任、此展负责人刘韫向记者介绍,“启示——人类抗疫文明史”主题展以展板展示为主,分为“暗影中的同行者”“道阻且长”和“新的考验”三个单元,共75块图板、7部古籍和40件文物。展览梳理了人类社会自农业革命至今与传染病的抗争历程,讲述了人类与传染病长期斗争的复杂故事。

记者在“暗影中的同行者”单元看到,“早期认识”“科学认识”“那传染病又是怎么发生的呢?”“全球化背景下的传染病事件”等讲述了传染病数千年来一直蛰伏在人类身边,宛如暗影中的同行者,尾随着人类文明的脚步。每一次流行和暴发必定给人类带来冲击,甚至影响人类文明的发展。

展览中介绍,通过考古发现,最早的人类传染病很可能在8000至1万年前就出现了。因为20世纪初,考古发现的死于公元前1145年的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五世)的头骨上有瘢痕,很可能是疱疹遗留的痕迹,从而判断这可能是目前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天花病例。

将7部古籍与相关文物一起展示

在第二单元“道阻且长”中,观众从中可以了解到古时人类难以了解传染病的真正面目,多以求神拜佛的方式应对。如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大傩图》,就是描绘民间驱除厉疫的风俗画。16世纪末,随着第一批简易显微镜被制造出来,1670年前后,安东尼·范·列文虎克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的一滴水,发现了水中布满会动的微小生命体,这是人类第一次通过肉眼看到病原微生物。从此打开了微生物研究的大门。

我国东晋时期的葛洪是中国古代第一个记载天花病情并提出治疗方法的人。唐宋时,民间发现凡是得过天花又痊愈的人,终生不会再患此病,即使复发,病症也轻且不会致死。于是发明了以毒攻毒接种人痘的技术,成为预防天花的主要方法。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包含很多神话传说的古老奇书。《山海经》中不少关于瘟疫的着墨之处,常与各类异兽紧密相连。在古人对医学的有限认知下,这部有很多神话传说的奇书中,各类能够抗击疫情的异兽在现代人的眼里显得神乎其神,而描写食用异兽是古人对凶兽猛禽的征服,是人类对自然动物最初的探索。

为了给观众提供更为丰富的展览内容,省图书馆将馆藏《黄帝内经》《温疫论》《引痘略》《山海经》等7部古籍与展览主题相关的文物一起展示。

多位专家加盟把关

在第三单元“新的考验”中, 图文并茂地讲述了中国人民如何团结奋战,在疫情暴发初期,医院床位紧缺的情况下,在极短时间里建成火神山、雷神山两座医院,这是“中国速度”,更是中国实力的展示。

此展从筹备到展出历时两个月,为更具学术性、权威性,辽宁省博物馆会同中国文物交流中心邀请了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政策与管理系教授冯文、北京大学医学部人文学院博士生导师甄橙、故宫博物院原常务副院长李季等专家把关。

谈到举办此次展览的宗旨,辽宁省文化演艺集团(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副主任王筱雯说,博物馆是肩负重要社会责任的文化机构。储存和呈现历史记忆,既是博物馆所具有的职业传统,也是博物馆需要履行的社会责任。因此,通过举办此次展览,铭记战“疫”历程,传递抗击疫情的正能量,展现博物馆的精神面貌和责任担当。

该展计划在国内多家文博单位巡展,辽宁省博物馆是第一站,展出持续至7月19日。与展览有关的线上学术讲座正在筹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