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富了茳草村

辽宁日报 2020年05月15日

本报记者  葛传东

培垄、施肥、剪枝……5月12日,本溪满族自治县草河口镇茳草村村民异常忙碌。村民董艳华笑呵呵地告诉记者:“我一年有10个月在草莓大棚里间苗、摘果,守在家门口就把钱赚了,年收入2万多元,不仅脱了贫,今年还准备为儿子张罗婚事呢!”

地处辽东腹地大山深处的茳草村是省级贫困村,4年前,村集体负债1000多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不到6000元。“现在,我们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富民产业发展起来了,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这得感谢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驻村扶贫工作队,是他们帮我们村摘掉了省级贫困村的帽子。”茳草村党总支书记廖华东高兴地告诉记者。

找准“穷根”,才能对症下药。2016年2月,省水利设计院公司扶贫工作队投入10万余元,修缮了村部的会议室、党员活动室,人畜饮水工程、河堤治理工程、村组路改造工程等项目也全面开工,从根本上解决了饮水问题和河道治理问题。

与此同时,扶贫工作队积极参与茳草村“美丽乡村”建设,投资100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115盏,新建文化广场1个,新建垃圾分类投放点40个。道路宽了、河水清了、路灯亮了,昔日的贫困村面貌焕然一新,文化墙、文化广场彰显着新农村的气息。

更重要的是,村民的思想明显转变,干劲儿十足。2018年,经过积极争取和协调,投资216.8万元的9栋高标准草莓大棚建成。茳草村村级集体经济每年可以多收入20余万元,一部分用于贫困户的补助,一部分用于村级集体经济再发展。全村每年有1万余人次参与草莓种植生产,给村民带来直接收入70多万元。

到2019年年底,茳草村7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现在,我们村年人均收入达8800元,比4年前增长了近3000元!”廖华东兴奋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