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忠鹤
兴趣使然,笔者每到一座城市,喜欢逛一逛当地的历史博物馆。最近几年,随着国家对文化设施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各级各类博物馆建设标准和展陈水平逐年提高,参观人数也在不断增加。此事令人欣喜。然而,笔者在参观过程中经常会听到身边或观众之间,或观众向博物馆讲解员打探的声音,“这件文物是不是很值钱?”“这件文物能值多少钱?”
无独有偶。笔者日前在与一位资深考古学者聊天时,他也表示一些人知道了他的职业身份后,在问到博物馆里陈列的某件文物时,也常常会开门见山地提出“文物值多少钱”之类的问题,这让他不知如何作答,“因为很多文物——无价”。
虽然很多文物无价,但它却有价值。一般来说,文物的价值包括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学术价值、社会价值等。观众经常问起的“这件文物值多少钱”,即“文物价格”这类问题,只是文物价值中的一小部分。
既然文物价格囊括在价值之中,那么,诸多观众为何只问价格、少问价值呢?
不得不承认,这与一些人的市场经济思维定式有一定关系。在这部分人的意识里,可能用金钱衡量一切来得更便捷,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文物。不仅如此,拍卖行对文物拍卖常常爆出天价,这样的新闻闪亮眼前,也对“金钱可标价一切文物”的认识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此为原因之一。
相较于实用器物,文物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价值判定的复杂性与专业性。对普通大众而言,文物的历史、文化等价值远非在博物馆参观的几个小时内就能学会弄懂,故而,面对正在参观的一件文物,他们无法在短时间内自行判断到底应该走马观花,还是下马看花。价格则可让众人一目了然。按照常人理解,价高者,珍贵;价低者,普通。有了“价格”这个参考标尺后,自己的参观时间会得到合理调配,这也是观众热衷问价的原因。
再一个原因是,有的博物馆展陈方式和展示说明过于专业化,这也迫使有些观众不得不“知难而退”,回到问价的路子上来。博物馆展陈工作专业性很强,因涉及文物及其背后的文化历史阐释,必然要求严谨、规范。但在坚持这一原则的同时,怎样兼顾普通受众的知识水平与理解能力,让展览方式更生动、展板文字更浅白、展示效果更吸引人,既考验着博物馆的功力,也考验着博物馆的服务意识。
当然,破解“观众追问‘文物多少钱’”这类问题,决不能仅靠包括博物馆在内的文博系统这一支力量。就观众而言,观展时少一些功利心与得失心,多一些“陌上花开缓缓归”的平和心,日常多做人文知识积累,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只问价格、不问价值的尴尬。
对社会各界而言,多机构联合,多渠道推进,多方面引导,增加公众历史文化知识普及力度,提升公众艺术鉴赏水平和公众历史文化素养,则可有助于减少观众把博物馆单单视为“藏钱馆”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