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个人兴趣

辽宁日报 2020年04月28日

田 松

看着这个题目,我蓦然意识到,我穿越了。我竟然写出两个陈旧的词。什么文学哦,又不是80年代,写在征婚启事里,高亮加粗,焦虑的当下,谁还阅读文学。又是一个旧词,现在叫滑屏了。

不久前听到一位学者在一个群里讲教育的音频。学者大概是说:培养兴趣,这对吗?好像很对,是吧?可是,兴趣是培养出来的吗?兴趣是天生的。生下来是个土豆,怎么培养,也变不成地瓜。一个孩子,只要她/他正常生长,大概率就会对什么东西着迷,那就是她/他的兴趣。现在很多孩子对什么东西都提不起兴趣,恰恰是因为家长使劲儿地培养兴趣。从幼儿园开始,各种规定动作,各种班儿,占满了她/他的时间,耗掉了她/他的精力,她/他已经没有时间、精力和机会生长自己的兴趣了。这位学者还说,他以前总爱问新入门的研究生有什么个人兴趣,慢慢地不敢再问了,因为学生的表情分明是:什么叫“个人”,什么叫“兴趣”?

我在面试研究生的时候,也有过类似的困惑。我经常问的问题是,说一说对你影响比较大的一本书,什么书都可以,小说也行。然而,很多学生说出来的,都是教材。这就意味着,他们大学4年,甚至加上高中3年,除了教材,竟然没有读过“书”!当然,他们也疏远了文学。我当时的困惑只是,他们的思想资源是什么呢?问题不在于思想是否贫瘠,而在于自性是否存在。

知道自己是谁,能够把“我”与他人区分开来,这是自性的起点。有自性,自然会有自己的兴趣。自性生长,就会成为一个有独立思想、有自主意志、有情感、有判断力的生命个体,并且能够把这些能力用于自身——自我反省。我原以为,这是自然现象。现在才意识到,这竟然是件奢侈的事。

很多家长在“培养兴趣”上做得成功,但是很可能,孩子并不是被培养出了兴趣,而只是为了让家长满意。作为一个小小的动物,他们已经把讨好家长作为自己的兴趣了。他们就会讨好老师,讨好更有权势的人。他们的自性,则失去水土,早早萎缩了。

中国人爱茶,西方人爱咖啡,有的人能品出万种滋味,也有人喝什么都是一个味儿。人生亦然。有的人能活出万种滋味,也有的人,没有自己的兴趣,连“我”都说不出来。他们惯用的第一人称代词是“我们”,我很相信,他们是有独立人格、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判断力的一个生命个体。

文学首先是个人的,它要表达你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说得直白一点儿,就是写日记。这样的文字又会成为桥梁,让其他人能够通过你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分享你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自性的成长需要营养,其中最丰满、最丰富的是文学。孩子们是通过文学预演了这个世界的。我在青少年时代读了《约翰·克利斯朵夫》,对于成长道路上将要发生的反叛,就有了精神准备。说来可笑,我的爱情启蒙,竟然是《射雕英雄传》。很多人终其一生,所能体验到的最激烈的最美好的情感,是在文学之中,最大的精神榜样,也是文学中的人物。现在人文学术不断细分,反倒是文学家、小说家,能够讲述关于这个世界的完整的故事。在文学中,有悲悯,有精细入微的情感,有人生的全部滋味。

一个人在童年就有机会阅读伟大的文学,她/他的自性,才有充足的营养,才有生长的空间。她/他会生出纤细的、敏感的、坚韧的触角,她/他的悲悯与喜悦,都发自内心,感同身受,而不是接受指令。

(作者系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