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口岸检疫防线 维护国门生物安全

——大连海关落细落实海关总署各项工作部署
辽宁日报 2020年04月15日

王 耀 本报记者 王荣琦

核心提示

大连海关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筑牢口岸检疫防线”等重要指示精神,落细落实海关总署各项工作部署,全力维护国门生物安全。2019年累计检出进境植物有害生物557种、20280种次;实施进出口食用农产品和饲料安全风险监控取样1284个、检测项目29085项次,监测不合格样品分别为12个、12项次。

本文从大连关区各口岸查发典型案例中,选取具有宣传教育意义的案例进行集中刊发,以期社会各界予以关注,共同维护国门生物安全,建设美丽生态家园。

鲅鱼圈海关检出检疫性有害生物

2019年1月至3月,鲅鱼圈海关对两船境外进口油菜籽开展查验检测,扦取的样品经大连海关技术中心检测和上海海关技术中心复核,确定货物中携带有害生物51种158种次,包括检疫性有害生物4种,即油菜茎基溃疡病菌、十字花科黑斑病、长芒苋和假苍耳,其中,十字花科黑斑病菌是辽宁口岸首次检出。

大东港海关确保出口产品安全

大东港海关追溯源头、严抓防疫、科学监控、合理监管,确保货值超过4700万元的不带有对虾白斑病毒、甲肝病毒的活杂色蛤苗顺利出口韩国,使得大连海关成为连续六年全国唯一接受并通过韩国派遣官方兽医检疫的关区。

大连机场海关检出多种水稻病害

2019年4月,大连机场海关从伪报品名食品/聚碳酸酯的快件中查获356个品种水稻种子,经送样大连海关技术中心检疫鉴定,检出新月弯孢霉、稻条斑尾孢霉、稻小球腔菌、茎点霉、赤霉菌等多种有害生物。

大连邮局海关检出谷斑皮蠹

2019年7月,大连邮局海关查获1批4包由境外邮寄进境的含动物源成分预包装宠物食品(猫粮),依法截留后开包查验,发现其中有虫卵和幼虫活动迹象,经送样至大连海关技术中心鉴定,确认为有“仓储粮食头号杀手”之称的我国检疫性有害生物——谷斑皮蠹,这是全国首次从网购邮递物渠道、首次从预包装宠物食品中检出该检疫性有害生物。

北良港海关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

2019年3月,北良港海关对4船次进境大麦进行查验,在锚地检疫和中下层检疫过程中,查验人员有针对性地扦取麦麸等病毒易感染样品,后经技术部门鉴定,确定截获检疫性病害小麦线条花叶病毒,该病毒为大连关区首次截获,已按相关要求对货物进行检疫处理。

旅顺海关严格隔离检疫种牛

2020年3月,由援疆扶贫项目引进的2795头安格斯种牛通过旅顺海关顺利完成隔离检疫,交付新疆喀什麦盖提种用肉牛繁养殖基地,作为第一代优质种牛用于改良品种和科研工作。本次隔离检疫中,共检疫出23头疫病呈阳性种牛,包括国家规定二类动物传染病牛副结核病、三类动物传染病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及双边议定书规定的赤羽病、蓝舌病等,按照规定对阳性牛已进行集中扑杀销毁。

大连港湾海关查获红豆杉枝条

2019年3月,大连港湾海关从定期班轮“飞龙号”入境的旅客携带物中查获红豆杉枝条200余根,总重8千克,未向海关申报。现场按规定对所涉红豆杉枝条予以截留,并做进一步处理。

大连长兴岛海关截获检疫性大小蠹

2019年期间,大连长兴岛海关在进境原木的检疫查验中共截获有害生物29种次,包括检疫性有害生物12种次,其中美云大小蠹(粗点大小蠹)、红脂大小蠹均为辽宁口岸首次截获。大连长兴岛海关已按照相关文件,及时对进境原木进行熏蒸处理,全年共检疫处理原木17批次,2.1万立方米。

大窑湾海关检出松材线虫

2019年5月,大窑湾海关对一批来自境外的货物的70个木质包装托盘进行查验发现,托盘IPPC标识不清晰,且存在潮湿、发霉等现象,随即针对性取样,送大连海关技术中心鉴定,确认检出松材线虫,此案例系辽宁口岸2019年首次检出,也是2019年全国第二起在木质包装中检出松材线虫。

大连邮局海关查获活体昆虫

2019年5月,大连邮局海关查获以玩具小汽车为品名伪报的装有大量活体昆虫及昆虫标本的进境邮递包裹。经初步鉴定,共涉及活体昆虫19件,昆虫标本6件,包括花金龟、巨扁锹甲、长牙大天牛等24种53只昆虫。此次截获活体昆虫和标本种类之多、原产地之广、数量之大,均属罕见,是全国海关邮递渠道单次截获有害生物种类之最。

大连机场海关检出新菠萝灰粉蚧

2019年7月,大连周水子机场海关在进口的82箱鲜菠萝货物中检出7种活体有害生物,经送大连海关技术中心鉴定,其中一种为检疫性有害生物——新菠萝灰粉蚧。这是大连机场进口水果指定口岸2014年获批以来首次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同时截获的还有黄猄蚁、弓背蚁、果蝇、衣鱼、书虱、蜘蛛六种一般性有害生物。

大东港海关检出细茎野燕麦

2019年2月,大东港海关在境外进口大麦的表层发现多种杂草种子,其中一种经鉴定为检疫性有害生物——细茎野燕麦,为辽宁口岸首次截获。

丹东港口岸是东北地区主要的进境粮食监管场地之一,年进口量可达150万吨。丹东地区农林资源丰富,一旦有害生物传入定植将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威胁。

丹东海关截获野生动植物制品

2019年,丹东海关严厉打击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走私,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在旅检、邮检渠道截获象牙项链、手串、手镯等象牙制品6件,共计299克,熊胆两枚,熊骨酒11瓶,虎骨酒100余瓶,一级保护植物苏铁10余柱,并通过各类平台进行及时宣传,呼吁“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人人有责”。

共推线上岗位虚拟体验活动

4月15日是第五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

想知道在国门一线投身战“疫”的感觉吗?大连海关携手大连市精神文明办、大连市教育局共同推出了“今天,我为祖国守国门”线上岗位虚拟体验活动。该虚拟体验活动借助新媒体手段,运用H5的载体,带领全市中小学生变身海关工作人员,利用虚拟场景体验水果检疫、邮件检疫以及卫生检疫这样几个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的岗位,并且在体验过程中还能了解到检疫过程中的知识和相关案例。

4月15日,到各学校的微信公众号里去体验,去大显身手吧!同时,大连海关、大连市精神文明办、大连市教育局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也同步上线。

名词解释

JIESHI

十字花科黑斑病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菌界、变形杆菌门、假单胞菌科、假单胞菌属,为丁香假单胞菌的变种之一,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十大病原细菌之首,是我国进境检疫性有害生物和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在田间可为害萝卜、白菜、甘蓝、花椰菜、芜菁、芥菜、油菜等多种十字花科植物,也可为害辣椒、番茄等茄科及百合科、葫芦科等植物,严重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甚至导致贮藏期腐烂。

细茎野燕麦:又称裂稃燕麦、髯毛燕麦,是禾本科、燕麦属,原产地中海沿岸, 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澳洲和非洲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尚无分布,是我国检疫性有害生物。该杂草生命力强、生长快,具有极强的竞争性,一旦进入农田将很难防治,对作物特别是小麦影响极大,可造成减产、质量下降,是麦田的危险性杂草之一。

新菠萝灰粉蚧:属同翅目、蚧总科、粉蚧科、灰粉蚧属。寄主广泛,主要为害菠萝、柑橘、番茄、香蕉等农林经济作物,以卵、幼虫和成虫寄生在寄主植物表面,可造成寄主植物营养不良,树势衰弱,严重时引起植株死亡,是热带和亚热带农林经济作物的重要害虫,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中规定的重要检疫性有害生物。一旦传播入境,将会对我国适宜温度地区的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造成严重危害。

红脂大小蠹:小蠹科,大小蠹属的一种昆虫。原产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等美洲地区,在中国现分布于山西、陕西、河北、河南等地。1998年在我国山西省阳城沁水首次发现,推测引入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山西从美国引进木材有关。与北美洲发生情况不同的是,它不仅攻击树势衰弱的树木,也对健康树进行攻击,导致发生区内寄主的大量死亡。

松材线虫:又被称为“松树癌症”,可以危害70种针叶树,其病害可导致松属树种遭遇毁灭性灾害,具有易传播、发病速度快、致死率高、防治难等特点,是世界级别的森林病害。松材线虫原产北美洲,在美国、加拿大均有分布,但北美洲的松树经过与松材线虫的长期协同进化,很多树种对该病害免疫或具有高度抗病性,在当地属于常发性森林病虫害,未对森林造成严重破坏,但对于北美以外的松种打击则是致命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