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主要产油国 达成史上最大规模减产协议

辽宁日报 2020年04月14日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4月12日晚宣布,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当天达成石油减产协议,将从5月1日起日均减产970万桶,首轮减产为期两个月。

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12日举行部长级视频会议并达成协议。根据协议,今年5月至6月的减产规模为日均970万桶,7月至年底减产规模将降至每日770万桶,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减产规模将降至每日580万桶。沙特和俄罗斯以日均1100万桶为基准计算减产额度,其他各国以2018年10月原油产量为基准。

欧佩克秘书长穆罕默德·巴尔金多当晚在社交媒体上发表声明说,此次减产协议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具有历史性意义。声明说,协议有利于产油国、消费者和全球经济,是国际合作和多边主义的胜利。

路透社报道,12日达成的原油减产规模创纪录,是欧佩克2008年减产协议规定额度的4倍多。

俄罗斯总统普京、美国总统特朗普和沙特国王萨勒曼12日就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和俄罗斯等非欧佩克产油国达成石油减产协议通电话。

据克里姆林宫网站当天发表的声明,普京、特朗普和萨勒曼在通话中对减产协议表示支持。声明说,该协议旨在稳定全球石油市场并从整体上确保世界经济的可持续性,三国领导人同意将继续保持接触。

特朗普12日下午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说,他刚与普京和萨勒曼通过电话。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的减产协议已达成,“这是对各方都有利的协议”。

本月9日,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曾初步达成协议,计划在今年5月至6月日均减产1000万桶。由于墨西哥反对为其分配的减产额度,当天未能达成最终协议。根据12日达成的协议,墨西哥的减产额度为每天10万桶,而不是此前建议的每天40万桶。

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上一轮减产谈判破裂后,沙特等国大幅增产;而全球原油需求量因新冠疫情蔓延减少大约三分之一,原油市场供需失衡。

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定于6月10日召开视频会议,商讨是否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稳定原油市场。

减产协议有效期至2022年4月30日。会议公报显示,达成协议的各国打算2021年12月作出评估,可能延长减产协议的有效期限。

综合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