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大毅
在26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国网辽宁丹东供电公司东汤镇供电所11名职工担负着15985户居民和873家商户的供电服务,以及176公里长10千伏线路和201公里长低压线维护,每天的忙碌程度可想而知。他们结合实际,总结提炼出“偏远山区常帮扶,温泉住户常电话,大棚种植常上门,温泉酒店常拜访”的“四常”优质服务工作法,用心点亮每盏灯,深受用户称赞。他们因此荣获国家电网五星级供电所、2019年全国工人先锋号等荣誉。
东汤镇是以温泉闻名,省内外来此买房的人不少,高档新建小区住宅里90%以上的住户是外地人,收电费、催电费、供电维修的麻烦事儿也随之而来。
“越是节假日,外地人回来交电费的人越多,常年没有休息时间”,供电所职工栾月萍告诉记者。她是唯一负责营业窗口的工作人员,平时就起早贪黑,周末和过年过节时更忙活。外来户入住无规律,抄表员催费往往要跑好几次也不一定能碰上。家里啥时没电,也是没准儿的事。前不久,宏景小区3号楼2单元305户主人后半夜从外地回来,发现家中没电。值班员接到电话,没有半句托词,立即从床上爬起赶了过去,很快找出原因送上了电,让用户感动不已。
“像这样深更半夜找你是家常便饭,而且很多都是自维线路出的毛病,不关咱们的事儿。可人家大老远回来就黑灯瞎火的于心不忍,大家也就当作分内的事儿,帮助维修好。”供电所班组长于润浦说。
东汤镇三面环山,群峰连绵,为雷雨多发区。由于供电线路穿越在崇山峻岭之中,雷雨灾害常常给电力设施带来威胁和损害。“有雷雨就有险情,故障就是命令”,每当雷雨天气,供电所所有员工“全天候”待命,时刻准备抢修战斗。
2015年7月的一个深夜,在连续的强烈雷击后,东汤镇4条10千伏线路主供电线路停电、倒杆、接地、断线……险情不断发生,1700多户居民家中一片漆黑。供电所员工就顶风冒雨进行抢修。由于受灾地区道路冲毁,车辆无法通行,他们就沿着泥泞的小道徒步走了30多公里,满身泥水到达故障现场,经过两个昼夜的奋战,终于恢复线路供电。
从农网改造等常规性施工,到突发性故障抢修,不间断的工作让11名职工忙碌而充实。“劳累是暂时的,睡上一觉,第二天就恢复体力了。”每天面对重新升起的太阳,职工又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用满腔热忱践行点亮每一盏灯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