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信仰之光照亮青春之路

辽宁日报 2020年03月29日

(上接第一版)

思政课教师队伍也在不断壮大。截至2019年底,全省高校专职思政课教师较上一年增加401人。“一年里,通过干部和辅导员转岗、引进人才等办法,专职思政课教师增加了35%。”提起这样的数字,沈阳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许晓辉很兴奋。与此同时,思政课教师受到更多优待。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省内率先实施教师职称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政策。

讲好思政课,还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我省高校创新方式方法,让思政课更具亲和力。

为改变学生对思政课的刻板印象,大连理工大学创建了全国首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情景教室”,融文字、图片、声光电、视频演示、人机交流于一体,让学生在情境中浸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思政课不仅有料,而且有趣。

大连海事大学思政课挖掘具有时代特点的歌曲、音乐和影片,运用艺术表现形式,成为校园中最受欢迎的一堂课。辽宁师范大学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堂,“搬”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场。

大连艺术学院依托大型剧目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使剧目的创作、排练和演出过程成为生动的“大思政课”。2019年6月,以思政课为主题的原创大型音乐剧《追梦·青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演出,先后有上百万名大学生观看。

强化实践融合

“云端”思政课入耳入脑入心

思政课教学既要探索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还要不断探索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模式。

东北大学围绕东北老工业基地“劳模文化”课题,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提升了思政课出勤率、抬头率和点赞率。

沈阳建筑大学开展校园景观体验式教学模式,将思政课堂延伸到校园景观当中,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入耳入脑入心。

沈阳农业大学请农业专家学者等走进思政课堂,通过讲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等课程,培养学生学农爱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依托雷锋第二故乡的地缘优势,把雷锋精神融入思政课……

内化于心,方能外化于行。通过实践融合,我省各高校不断探索将思政课上的知识逐步变为青年学生想问题、做事情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助力青年学子把远大抱负落实在实际行动中。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省高校探索将思政课教学优势转化为抗击疫情的强大力量的总体规划,迅速部署疫情防控期间思政课程的教学组织工作。于是,结合疫情,思政课教师变身“网络主播”,一堂堂精彩的 “云端”思政课产生了。中国医科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大连医科大学、锦州医科大学等把身边的抗疫英雄事迹搬到课堂,作为教学案例融入思政课教学之中。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等将雷锋精神与抗击疫情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相联系展开教学。

“把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好,把思政课办好!下一步,我省高校将继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继续努力。”省委教育工委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