恼人的秸秆“消失”了

辽宁日报 2020年03月17日

张炜东 本报记者 吴 镝

农村秸秆乱堆乱放曾是困扰当地政府和群众多年的老大难问题,而在北票市宝国老镇,这一切已经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一幅干净、整洁的美丽乡村新画卷。随着农村全域清洁化工程的深入实施,宝国老镇一改以往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单纯转运生活和建筑垃圾的传统做法,在全市率先深层次探索实践农作物秸秆清理和综合利用的新途径,着力解决困扰农村环境卫生的瓶颈问题,助推农村人居环境再上新台阶。

宝国老镇共有耕地6000公顷,年产各类秸秆5万余吨。“以前秸秆没法处理,房前屋后村头巷尾堆得到处都是,看着心里直发堵。现在干净多了,连心都跟着敞亮了。”宝国老村村民王乃兰说。

为打造干净、整洁、有序、美丽的乡村环境,宝国老镇提早筹划,秋收伊始就积极引导农户对玉米进行大型联合收割机械收割,玉米秸秆直接还田1000公顷。对于不能还田的,由畜牧大户进行机械捡拾,消除了耕地中散碎秸秆,减少了进村秸秆的数量。

特别是今年春节过后,宝国老镇结合抗击疫情工作,以整治已经进入村屯的秸秆乱堆乱放为突破口,采取“接”“扎”“清”“理”等措施,向全镇16个村的积存秸秆宣战,打响了一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攻坚战。

一“接”,即对接。宝国老镇共有畜牧养殖大户300余户,肉牛存栏3000头、肉羊存栏2万头,年需饲草约1.5万吨。针对这一实际,这个镇引导各村、合作社积极与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及镇村临近主干街路农户对接,把秸秆进行粉碎加工和压块处理,由镇畜牧站联系当地畜牧养殖大户、草块经纪人进行销售,不仅增加了群众收入,而且仅此一项就减少秸秆存放量近1/5。

二“扎”,即捆扎。由镇相关站办牵头,各村耐心做好农户工作,把各户作为燃料的秸秆进行机械捆扎,加工成长度40厘米的长方体,由于捆扎块密实、不易进水和返潮,用起来干净方便。

三“清”,即清理。围绕镇政府提出的“三横两纵一路一组”周围区域为重点,采取多种引导方法,将暂时不能捆扎的秸秆全部进行清理或运送到村秸秆集中存放点存放,保证在可视范围内不出现秸秆。

四“理”,即整理。对于离秸秆集中存放点远、自家存放较少而且不影响整组环境的,村委会倡导农户整齐码放,选择坚挺干净的秸秆制作秸秆墙和秸秆围栏,一些村屯还为秸秆码放整齐的农户免费提供黑色塑料布,防止雨水淋湿秸秆,得到了群众积极响应,黑色的秸秆垛也成了美丽乡村的一道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