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柳在《学习时报》撰文认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增加“科技支撑社会治理体系”表述,表明应充分利用创新社会治理的智能手段。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不仅是医学领域的事,其冲击的是社会体系,特别是话语舆论场会影响公众的认知、心态和行为。而科技创新支撑社会治理体系的表述,更加明确和凸显了新时代社会治理智能化的重要性。
有助于集中力量净化话语舆论场进而推动创新社会治理有机性。疫情面前,“多种叙事”往往呈现出多源头、层次性的特点。多源头是指信息化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媒体,这导致舆论信息数量呈几何级增长,进而形成一个信息话语场域。层次性是指舆论场域里的话语信息,其真实性、科学性、有效性这三性呈现的形式不一,难以辨认。因此,应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特别是信息化、大数据等手段,集中力量统合各种舆论,并甄别、筛选进而有效利用相关信息,从而净化舆论场,引导群众真实、科学认识疫情,以增强社会治理的系统性和有机性,众志成城一起抗疫。在这场疫情中,我们是命运共同体,没有谁能置身事外。将相关技术特别是大数据技术应用于疫情防控的社会治理之中,确实对人数、流动性,甚至追踪到实名者起到了作用。
有助于第一时间精准话语舆论场进而推动创新社会治理高效化。面对疫情的快速蔓延趋势,如何在第一时间发布官方消息、精准话语舆论场进而平息不当、不实消息,从而与武汉第一线进行联系、援助,并对全国其他出现确诊病例的省份进行指导,成为抗疫紧迫而关键的步骤。同时,信息科技也呈现出对群众的认知思维、生活方式甚至是整个社会发展模式的改变与重塑的图景。科技创新,特别是信息技术支撑下的社会治理,应不断加强预警和风险排查能力,特别是精准话语舆论场,这可有效发挥遏制恐慌同时全面重视疫情的作用。特别是连线、直播等科技的运用,不仅达到公开透明的效果,更为关键的是可实现第一时间对疫情所产生的言论,诸如紫外线杀病毒、空调升温杀毒以及不实言论带来不当认知而抢购囤积物资等社会层面的影响进行高效化治理。第一时间精准话语舆论场,还意味着充分运用科技手段,提高治理前瞻性,变被动为主动,将应对机制由事后不断前置并形成常态化的治理模式。
有助于打造负责任的话语舆论场进而形成社会治理的“中国之治”。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快速及时地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情况。同时,我们在此次疫情战斗中形成的快速化、科学化、高效化的社会治理,呈现出更加专业化、智能化、系统化的治理之象,充分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不仅得到其他国家的好评,还可为全球的社会治理提供经验和借鉴,打造社会治理的“中国之治”。何为负责任的话语舆论场?除集中力量在第一时间给出真实、科学、准确的疫情信息之外,能够心怀世界、以人为本并提供相关援助,这是大国、强国敢于发声和敢于担当的风范。中国的治理理论以及相关模式的发展,必然带有中国特色等本土化烙印。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实行上下联动,同时,注重科技创新支撑社会治理。特别是抗疫战斗,将科技创新注入社会治理,其优势就在于打破静态的国内范围疫情研究的社会治理模式,更注重与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其他国际医疗专业组织机构展开联合研究,这恰恰是负责任大国社会治理形成“中国之治”的亮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