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雷锋”筑起抗疫防线

——记活跃在弓长岭疫情防控一线的志愿者们
辽宁日报 2020年03月05日

郭明义爱心团队辽阳雷锋纪念馆分队队员为抗疫一线工作人员送去爱心水果。杨 兰 摄

本报记者 严佩鑫

核心提示

作为雷锋的第二故乡、雷锋精神孕育和形成的地方,近年来,辽阳市弓长岭区坚持把雷锋精神融入到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各个层面,为地区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弓长岭区两万余名学雷锋志愿者主动担起疫情防控责任,挺身而出。他们不惧危险、勇于担当,在各自领域为抗击疫情奉献爱心;十余支志愿者团队有组织、有纪律,深入到各堵卡站,排查疫情,慰问抗疫一线工作人员……

守望互助 在抗疫中传承雷锋精神

在雷锋曾经工作、生活、学习过的地方——辽阳弓长岭,数以千计的党员干部、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在雷锋精神的鼓舞下,顶风冒雪,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守护着这座近十万人口的小城。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雷锋”。在抗击疫情的岗位上,随处可见保护家园、守护群众健康的“雷锋”。郭明义爱心团队高桂芬爱心小分队数十名成员,冒着大雪清扫路面,监测出入人群体温,积极宣传防疫知识……他们以实际行动抗击疫情。

成立于2019年2月的弓长岭区巾帼雷锋志愿服务队,现有志愿者近百人。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她们冲锋在前,足迹遍布小区的每一个角落。

疫情无情人有情,志愿服务见真情。2月13日,郭明义爱心团队辽阳雷锋纪念馆分队发出倡议,组织专项捐赠活动,以实际行动学雷锋。倡议发出后仅2小时,队员们就踊跃捐款。弓长岭区旅游文化服务中心机关和弓长岭区广播电视台的工作人员也纷纷捐出善款,并加入辽阳雷锋纪念馆爱心团队。

2月14日清晨直至中午,纪念馆分队队员们顶着寒风,踩着结了薄冰的路面,走遍安平街道、苏家街道45个堵卡站,为值守在那里的工作人员送去水果。一箱箱水果凝聚着每一位爱心团队队员的爱心,在抗击疫情中传递着雷锋精神。

弘扬经典 《永远的雷锋》鼓舞群众抗疫士气

自弓长岭建立雷锋纪念馆以来,尤其是纪念馆整体搬迁扩建后,工人雷锋的形象日益丰满并为大众所知晓。

辽阳雷锋纪念馆于2003年筹建,经过初建、搬迁、改扩建,逐步从最初只有200平方米的展览室发展为如今10080平方米的现代化展馆。

17年间,辽阳雷锋纪念馆相继荣获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级“工人先锋号”、国家级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国家级学雷锋示范基地及辽宁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辽宁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等30余项荣誉称号,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工人雷锋”品牌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唱响。

近年来,弓长岭区坚持工人雷锋为主题的原则,依托全国学雷锋“两会”平台,开展合作共建活动,宣传推介辽阳雷锋纪念馆和弓长岭学雷锋活动成果;主动走出去举办“工人雷锋”大型主题巡回展览,再现工人雷锋在辽阳弓长岭工作、生活、成长的史实,以及弓长岭弘扬雷锋精神创建雷锋城的成果,提升弓长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疫情防控期间,为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坚定人民群众抗击疫情的决心和勇气,辽阳雷锋纪念馆微信公众平台推出一系列线上服务,满足公众足不出户在线观展的需求,通过网络将雷锋文化传递出去。目前,辽阳雷锋纪念馆已推出四期网上观展——《永远的雷锋》,受到群众好评。

典型引路 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志愿者行列

2017年以来,弓长岭区注重发挥先进的典型示范引领作用,与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学雷锋基金管委会、中华志愿者协会弘扬雷锋精神促进会合作,邀请雷锋精神研究者、传承者走进弓长岭,开展交流活动。

2018年8月21日,弓长岭区成功举办全国学雷锋先进典型走进弓长岭先进事迹报告会,来自全国各地的学雷锋先进人物作专题报告,实现雷锋精神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

近年来,弓长岭区把学雷锋活动重心向基层街道和社区倾斜,聚焦人民群众、基层职工,采取自下而上推荐,自上而下甄选的典型评选方式,在已有的31名“身边雷锋”基础上,又挖掘培育出22名学雷锋典型,如社区里的“活雷锋”马国成,穿行在志愿服务大路上的谢恩拥等。八家子社区居民马国成荣获“辽阳好人标兵”称号,陈家社区居民谢恩拥等21人荣获“辽阳好人”称号。

在抗击疫情期间,弓长岭区第四届“身边雷锋”、区高级中学教师杨凤,坚持每天在小区卡点做两个小时的志愿者;退休党员、苏家街道陈家社区志愿者团队队长王守刚组织志愿者参与值岗堵卡,用自己的光和热温暖着身边的人,感动着周围的人。

在一批批学雷锋先进典型的引领和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弓长岭群众自发投入到学雷锋志愿者的行列之中。目前,弓长岭区学雷锋志愿者已发展到2.35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