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鹏颖
雷锋名字,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雷锋故事,人人传颂,耳熟能详。雷锋精神,接力传承,发扬光大。雷锋名字何以铭心刻骨,雷锋故事何以历久弥新,雷锋精神何以薪火相传?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照鉴了现实,揭示了雷锋精神的传承逻辑。
国家和社会需要是雷锋精神得以传承的时代前提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呼唤雷锋精神。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紧密结合的统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就特在其发展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保障、精神力量。显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一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雷锋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既是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只有传承雷锋精神,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基础,才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呼唤雷锋精神。作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已经成为激荡全国人民精神世界的高昂旋律,奏响中华民族整体利益交响曲。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因此从根本上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就是让每个人都能获得发展自我和奉献社会的机会,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这在客观上要求我们把自己融入社会,把小我融入大我,把小家融入国家,从而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物质和精神力量。“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着你生活的岗位?”这一“雷锋之问”不仅是道德之问,而且是哲学之问,不仅是历史之问,而且是时代之问,深刻启迪:每一个中华儿女不仅是中国梦的享有者,更是中国梦的创造者,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
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呼唤雷锋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点燃革命理想、焕发斗争精神,必须传承雷锋精神。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任务之繁重前所未有,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之严峻前所未有。这些风险挑战,有的来自国内,有的来自国际,有的来自经济社会领域,有的来自自然界。因此,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凡是危害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种风险挑战,都需要我们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只有发扬雷锋革命精神、焕发革命斗志、永葆革命锐气,才能增强进行伟大斗争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消解人类社会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的现代性悖论呼唤雷锋精神。现代社会日新月异,既带来社会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又带来生态危机;既给社会机体注入活力,又带来利己主义的张扬……市场经济的逐利性和自主性,容易诱发唯利是图的拜金主义思想和损人利己思想,等价交换原则容易诱发权钱交易、权权交易思想,也容易导致一些人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精神上缺“钙”。因此,克服现代性悖论,使市场经济服务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法律、制度,但更需要信仰,需要(先人)后我、忘我、无我的精神力量。只有像雷锋那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才能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程中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景展现共产党人“我将无我”最鲜亮的精神底色。
理论和制度创新是雷锋精神能够光大的现实基础
社会基本矛盾学说的创新发展为雷锋精神传承提供理论支撑。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支配着整个社会发展进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它们的共同作用构成整个社会的矛盾运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有着十分复杂的关系,有着作用和反作用的现实过程,并不是单线式的简单决定和被决定逻辑。”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断,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以来单线决定论逻辑的思想困扰,不仅是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新发展,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拓展和升华,为雷锋精神传承提供了理论支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为雷锋精神传承提供制度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充分展现了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等多方面显著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蕴含着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根本性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着雷锋精神的文化元素和传承环境,特别是“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为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发扬光大做了最好的注脚。
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根本领导制度为雷锋精神传承提供政治保障。在21世纪的今天,政治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进步的作用愈加强劲。“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这不仅是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新发展,而且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新境界。最本质特征就是决定其他一切特征的特征,最大优势就是决定其他一切优势的优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当然包括思想文化领域。因此,传承雷锋精神不仅是一种政治要求,而且是一种制度安排。
应对风险和挑战是雷锋精神得到检验的实践坐标
从“一大二公”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从按劳分配到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从单一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雷锋精神都没有缺席,雷锋精神都青春永驻。且不说20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主义建设风雨洗礼,也不提40多年改革开放惊涛拍岸,单就抗击非典、抗震救灾,特别是正在进行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就充分证明雷锋精神具有永恒魅力。
把疫情当命令。疫情发生后,哪里有危急状况,哪里就有共产党员冲锋在前、顽强拼搏,把一面面党旗插到战“疫”第一线。凭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和信念,把方便留给别人,困难留给自己;把幸福留给别人,痛苦留给自己;把健康和安全留给别人,危险留给自己……用鲜血和生命筑起一道保护人民群众的血肉长城。
以防控为责任。疫情发生后,全国各地前往湖北和武汉支援的广大医务工作者、人民解放军指战员以及各方面人员,特别是广大党员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闻令而动,坚韧不拔,不怕牺牲,攻坚克难,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
舍小家为大家。疫情发生后,从城市到乡村,从机关到企业,从社区到校园,人们群策群力、守望相助,构筑起一道抗击疫情的“防火墙”。特别是为建设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数千名工人放弃休假、不计报酬、昼夜奋战……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时代壮歌。
风浪试舵手,沧海见英雄。从广大党员到解放军指战员,从白衣天使到社区干部,从人民警察到普通群众,都在重大风险和挑战面前,赋予雷锋以“志愿者”的时代别名,让传承雷锋精神成为新时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人乐章。
(作者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