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随着时间推移,疫情形势出现积极变化,公众心理随之发生变化,必胜的信心越来越足、防控的意识越来越强,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非健康情绪,必须引起重视,迅速进行疏导,做好人文关怀。
疫情对不同群体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影响。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基层干部、科研人员,工作任务重、节奏快、压力大、负荷高,日积月累,难免会焦躁。内心脆弱的被感染患者,可能会悲观绝望,加重病情。有的人长时间“憋”在家里,人际关系疏离,也容易焦虑不安。这些,如果不及时消解,都会对防控大局甚至社会稳定造成影响。所以,某种程度上,心理疏导也是抗疫的重要一环。
心理疏导,要做到全面覆盖。目前,省心理咨询师协会、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省青年志愿者协会、社会工作服务团队等均开通了援助热线,成果日益显现。面对庞大的需求,应继续统筹各类资源、整合各方力量,把“供给”做优做强,努力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心理干预和疏导机制,做到便捷高效、有问必答,确保电话打得通、问题说得清、答复讲得透。
心理疏导,要切实精准有效。给思想“解扣”,服务对象千差万别,不可能凭一把钥匙打开所有“心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加强舆情研判和信息收集,及时掌握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进而从“个性”中梳理“共性”,区分不同群体进行“画像”,以提高工作针对性、实效性。而具体到个人,对待每位来访者,“心灵工程师”们应带着耐心和爱心,认真倾听、深入了解、及时抚慰,帮助其实现心理的再平衡。
此外,各地各部门要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群众关切,认真做好增信、释疑、解惑工作,加强对健康理念和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帮助百姓提升科学素养、增强防控能力。对于冲在一线的“逆行者”,要充分考虑他们的承受能力,统筹安排、科学调配,合理安排轮休,做好后勤保障,以最大限度缓解身心压力。
当然,心理疏导终究是外力,自我心理调适才是更强大的力量。疫情虽然凶猛,只要每个人都以积极健康的态度去应对、去战斗,就一定能打赢这场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