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晨宝马大东工厂升级项目新增用地91.2万平方米。本版图片由大东区委宣传部提供
本报记者 金晓玲
核心提示
2月12日下午,备受瞩目的重大项目——华晨宝马大东工厂升级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土地成功摘牌,当天即拿到16个开工前审批要件。
从摘牌到拿证,一气呵成,堪称完美。但在此前,外界预判却并不乐观。
这是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人员交流、物资流动、工作安排受到影响,且该项目规模庞大、关涉复杂,需前期办理的事项横跨十余个部门、纵贯数个层级,耗时之久耗力之巨可想而知。确保项目按约进场施工,难上加难。
这是一项必须高质量完成的任务。
作为我国利用外资的标志性项目,该项目承载着中德两国务实合作的诚意与信心,是我省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新一轮扩大对外开放决策部署,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的重大成果,其分量和意义不言而喻。
大东区委书记王新北表示:“作为项目承载地,我们深感使命在肩,为项目保驾护航是大东区必须尽到的责任。”
以打破成规之举,攻克超乎寻常之难——大东区用行动改写一系列“不可能”,用实干兑现诺言,如期推进这一重大项目落实落地。
精准到分 创造“大东速度”
12日下午,2点刚过,占地91.2万平方米的大东区东望北街1号以东地块刚一入市,即摘牌成交。
沈阳市和大东区自然资源、财政、税务等部门立即行动,流程高速运转,一刻不耽误……《成交确认书》《市场供地收款证明》等16个要件陆续开具,当天全部送至地块所属项目方华晨宝马手中。
在这条服务的“高速路”上,跑的是分秒必争的“大东速度”。
这背后,是大东区委对各项工作的超前谋划和缜密安排,是区政府在每个环节、细节上的全方位应对和精心准备。王新北说:“我们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采取容缺受理、并联审批、强化预审等创新方式,把工作做在前面,提前预演、提前解决,确保企业摘地当天拿到全部要件。”
向更深层追溯,奇迹与速度源于使命、始于担当。
2018年7月,华晨汽车集团与宝马集团就双方合资企业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的长期发展签署长期框架性协议。华晨宝马大东工厂升级项目是该框架性协议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4月26日,华晨宝马大东工厂升级项目奠基。
按计划,该项目将于今年4月1日进场施工。区长李刚介绍:“项目达产后,华晨宝马沈阳生产基地产值预计将达到2500亿元,为我们直接带动就业1万人、间接就业能达到2万人。”
为确保项目如期推进,大东区在全面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前提下,与市直相关部门、企业方多次深入对接,市主管领导、区委主要领导十余次赴京推进、解决问题,各职能部门无缝衔接、开辟“绿色通道”,提前做好预审工作。
在12日的审批服务现场,记者看到一份“项目清单”。清单中,所有审批要件涉及的各个环节全部定人、定时、定点、定流程,每个环节的责任人都上了“双保险”,时间设定精准到分,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堪称“大东速度”的最好印证。
思路创新 彰显务实精神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向大东区如期推进项目进程发出了严峻挑战。
抗击疫情刻不容缓,谋划发展关乎长远。王新北向全区党员干部提出要求,必须发扬攻坚克难、敢打必赢的精神,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努力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个“战场”取得全面胜利。
在全力以赴抓实抓细、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前提下,大东区主要领导亲力亲为、下沉一线,全面梳理影响项目推进的关键因素,建立问题清单、任务清单、措施清单、责任清单,明确路径、要求和时限,及时协调解决各类问题。全区上下勠力同心,为项目提供保姆式服务,确保各个环节安全、有序、高效推进。
按照华晨宝马大东工厂升级项目2020年重点工作内容,大东区制定工作任务“鱼骨图”、实行“挂图作战”。铁路专用线施工及监理进场、临时电工程项目接引送电、相关地块履行招拍挂程序等各项工作推进的每一个时间节点、责任部门都明确标明,压实责任,倒排工期。对照“鱼骨图”,区主要领导对各项工作每周调度、实时跟进。
严守疫情防控底线,大东区创新工作方法,全力以赴推进项目相关各项工作。1月31日,采取“视频+微信”的会议形式,召开项目专家论证会,目前已开始项目批前公示;当日,通过视频会议方式,又组织召开了项目规划方案专家评审会。
创新的工作方式,变“两难”为“两全”,既避免了人员聚集、降低了疫情传播风险,又确保了市重大项目按计划、按程序合规推进,得到企业方高度赞誉。
因时因地制宜,不断创新思路,大东区营商、自然资源、税务、财政、人社、建设、人防等各部门联手开展项目审批筹备工作,采取“容缺受理”“并联审批”“视频审批”“线上模拟演练”等方式,排除一切可能出现的“堵点”。
更为重要的是,一系列具有大东特色的创新工作方式,为特殊时期同类事项的推进和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打造了样板。
复制模式 统筹推进各项任务
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全国各地切实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贯彻好,抓细抓实、落实落细,疫情终将过去,春天正在到来。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抓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关乎当前、影响长远。
大东区委明确,全区上下要进一步增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的高度自觉,进一步绷紧工作体系、强化责任担当,切实做到主动担起更大责任,把疫情防控工作这条主线抓得更牢、把振兴发展各项工作抓得更好,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扎实做好经济运行、项目建设等工作。
早做打算、早有行动、主动作为。一系列经过“实战”检验的大东式创新工作模式,正在发挥出更大效能。
疫情暴发之初,大东区了解到,辖区内餐饮、酒店经营者春节期间囤积的食材面临腐烂变质的危险,在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组织监督下,协调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以及干部职工,帮助驻区餐饮酒店分销库存食材,既送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又实现了供需双赢,减少浪费,降低损失。
深化“万人进万企”服务,大东区充分发挥15个行业协会、14个地区商会微信工作群作用,及时了解企业诉求,解决企业现实问题,为区域经济发展清障排忧;积极拓展各类网上办、预约办、电话办、邮寄办等“非接触式”服务途径,更加便捷高效、不间断地服务企业和群众。
随着企业陆续复工复产、项目建设有序展开,大东区在推进华晨宝马大东工厂升级项目过程中形成的工作模式将被进一步复制推广,应用于更多项目建设的“实战”当中。
发场务实精神、提升大东速度、彰显家国情怀,大东区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止战、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两个战场”“两场战役”的实际行动,践行嘱托,回应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