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和责任守住一道门护好一街人

辽宁日报 2020年02月13日

黄宇(左)到辖区内企业现场排查。 资料片由沈阳市委组织部提供

本报记者 王云峰

“妈妈相信你的智慧和能力,同社区班子成员团结一致,一定能完成任务,打赢这场战争。妈妈祝你和你所服务的居民们平顺康泰。”这是沈阳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沈阳市文化演艺中心)派驻辽中区茨榆坨街道第六社区第一书记黄宇的母亲,在女儿返回工作岗位后给她发送的一条信息。“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大年初二,黄宇在家人的牵挂中义无反顾踏上疫情防控第一线,主动进入“战斗模式”。“我是党员,责无旁贷,茨榆坨就是我的家,我愿用我的一切保护这方土地百姓的安康……”动员会上,黄宇这样说,眼神中充满了坚毅。

在第六社区防疫物资短缺、资金不足的情况下,黄宇自掏腰包为排查人员购买口罩、护目镜、酒精等防护用品,使用私家车在社区内流动宣传,循环播放《致茨榆坨第六社区全体居民的一封信》,用爱心和责任守护着居民的安康。黄宇制作的特色条幅和宣传板,让邻村干部纷纷前来借鉴。她还发出《第六社区党支部致全体党员的倡议书》,招募了很多年轻党员志愿者加入排查队伍。

第六社区共有居民1830户、5486人,其中仅有956人为本社区户籍人口,其余大部分都是外来人口,外省人口更是占到85%左右。任务艰巨,形势逼人。黄宇没有多想,深入社区严格排查,仅用两天时间就排查出省外新流入辖区内人员19人。查出后,她每天都电话跟踪。由于长时间佩戴口罩,每每摘下时,黄宇都发现脸颊上留下深深的压痕,局部还泛起了红疹。但她依旧无怨无悔,带领排查组顶着低温严寒加班加点,在辖区居民与病毒之间,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

“哪里需要我,我就在哪里。”茨榆坨街道辖区企业种类繁多,人员流动性大,极难排查。街道党工委明确指示:“决不能让茨榆坨700家企业成为盲点,成为防疫死角,决不能让流动人员成为有可能流动的病源。”街道发挥第一书记作用,组建“茨榆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企业排查突击队”,黄宇主动请缨,带领由4名成员组成的第二小组,站在抗击疫情的最前列,负责所辖区域内156家企业全部防控工作。“两天之内,保证完成任务!”黄宇立下军令状。在排查过程中,黄宇带领突击队第二小组全体成员,统筹区域任务,分成4个小分队,全面深入企业,自己每天抽查20家企业。他们一方面宣传防疫知识,监督开工时间及流程,传达文件,严令阴历正月十五之后必须经街道同意,消杀、检验合格之后方可复工。当她发现一家玻璃制品厂无视要求偷偷生产后,果断勒令其停工,绝不留情。另一方面,黄宇积极帮助调配解决防疫物资缺口问题,手把手指导企业单位科学消杀控防,为企业解忧,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果然,黄宇说到做到,仅用48小时,156家企业就排查完毕。乾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晓兵深有感触地说:“她身上的那股子劲感染了我们,让我们有了信心,坚决按照文件要求去做。”

茨榆坨街道党工委书记冯东昌向记者表示:“作为市直机关下派的为数不多的女同志,黄宇的细心程度和吃苦能力,着实让我们这些长期在基层工作的同志们感到吃惊。毕竟疫情严重,她能够挺身而出、勇敢坚守、深入排查,这是要有相当的勇气和使命感的。”

“我也想我的家人,可责任让我必须冲在第一线,我的任务,就是守护好茨榆坨的老百姓,我相信,肯定有人如我这般,在守护着我爱的人……”2月10日,黄宇对记者说,“作为第一书记,在关键时刻,就应该把自己的青春和热情献给人民,以一己之力,守住一道门,护好一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