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小云溪耳中的世界和我们一样

辽宁日报 2020年01月21日

舒云溪通过人工耳蜗听到声音。

李阳老师认真辅导小云溪。

舒云溪在笔记本上画下自己的心愿。

06民生实事

为贫困家庭新生儿免费实施疾病筛查,为贫困家庭适龄儿童免费实施口腔窝沟封闭和接种流感疫苗、水痘疫苗,为贫困残病儿童实施康复救助,为60岁以上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手术治疗。

截至2019年11月底,我省贫困家庭适龄儿童水痘疫苗接种完成率达99.51%;贫困家庭适龄儿童流感疫苗接种完成年初目标的114.96%;贫困家庭适龄儿童口腔窝沟封闭完成率达99.43%;全省共完成贫困家庭新生儿免费疾病筛查354例;为60岁以上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手术1669例。

2019年12月4日,清晨5时,窗外还是漆黑一片,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务欢池镇舒家洼子村村民毕秀文家的烟囱里,早早冒起了炊烟。每周的周三,是毕秀文6岁的小孙女舒云溪最盼望的日子,因为奶奶要带她去沈阳做听力语言康复训练。准备好路上孩子要喝的温水、食物,将近6时,毕秀文拉着孙女出了门。当她们坐上头一天预约好的网约车时,天还没有亮。

小云溪期盼的康复训练,实际上已经做了半年多。去年3月18日,小云溪接受了免费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手术后就开始进行康复训练。过去,小云溪最多只能两个字、三个字不清楚地发音,现在她可以与人整句话交流,还能流利地背诵儿歌。孩子的进步让全家人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孩子的未来。而这一切都得益于政府的好政策。

不愿相信的结果

小云溪长相秀气,大大的眼睛、白白的皮肤,当她那双乖巧的眼睛望着你时,让人不忍相信这是一个有着先天听力障碍的孩子。

小云溪出生4天时,家人带她做了听力筛查。筛查结果显示,孩子听力有问题。全家人不愿相信这个结果,坚持认为孩子不可能有问题。

小云溪的爸爸妈妈都在外地打工,照顾孩子的任务落在了奶奶毕秀文身上。由于没怎么和其他小朋友比较过,再加上农村有句老话“晚说话的孩子有福”,家里人一直没把之前的检查结果放在心上。

然而,等到小云溪长到13个月左右时,有一天,毕秀文带着她到院子里和其他小朋友玩,别人家的孩子在后面一喊就知道回头找,毕秀文在远处使劲喊小云溪的名字,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邻居们投来异样的目光,毕秀文赶忙联系小云溪的父母,全家人带上所有的积蓄,来到沈阳做检查。

治疗费让全家犯难

医院的诊断结果让全家人心灰意冷——小云溪被诊断为重度感音性耳聋,医生建议给孩子植入人工耳蜗。当时,全家人对“人工耳蜗”这个词很陌生,一脸困惑地询问医生。医学术语听不懂,只听懂了“人工耳蜗”能让孩子听见声音,但需要20多万元的费用。

走出诊室,看着孩子天真的笑脸,毕秀文不禁流下眼泪,“这可怎么办,这么多钱我们根本负担不起。”几经商量,全家人决定给孩子买一对助听器。然而,2018年,小云溪的听力再次下降,即使佩戴助听器也起不到作用了。

经过多方打听,毕秀文了解到有植入人工耳蜗的国家救助项目,她立即催促儿子返乡,一起到辽宁省残疾人联合会咨询。“工作人员很耐心地给我们讲解了申请的流程,我按要求回到阜新提交了申请,3个月后审批合格了。”毕秀文说。

想不到的变化

免费的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为小云溪的世界和她的家庭带来了阳光。让小云溪在阳光下尽情欢笑的,是政府提供的免费听力语言康复训练。因为有专业老师的指导,如今小云溪已经能够融入正常孩子的世界了。

李阳,是辽宁省残疾人服务中心听障儿童康复科的一名老师,她在这里为听障儿童进行康复训练已经有11年的时间了。记者采访当天,在小云溪来上课的前半个小时,李阳开始准备教具。“从6个月前小云溪的耳蜗开机起,我们专门为她制定了康复训练计划。”李阳回忆说,小云溪刚来时,能简单地问好,但说得不清楚,和她说话需要很大声她才有反应。李阳告诉记者:“小云溪耳朵里的世界,跟我们是不一样的。重新训练她,让她学会聆听不同的声音,让她学会用耳蜗去听,把语言说清楚,能和正常的孩子逐渐融合在一起,这就是我们的工作。”

在车上坐了4个多小时,小云溪和毕秀文10点准时来到教室。一见到李阳,小云溪就从毕秀文的包里掏出酸奶、小蛋糕往李阳的手里塞。

在训练课上,小云溪很积极地配合李阳的指令,认真回答问题,反复练习标准读音。记者了解到,训练课开始后的4个月,毕秀文带着孩子在沈阳租房子住,每天到康复中心训练;4个月后,每周只需从阜新来沈阳上一次课。经过半年多的时间,小云溪的听力、表达能力都进步飞快。去年10月,小云溪终于可以入读普通幼儿园,毕秀文说,孩子在幼儿园不仅学到了知识,还交了几个好朋友。

“我孙女也能像别人家的孩子一样了!” 毕秀文红着眼圈说,如果没有政府的民生惠民政策,给孩子免费植入人工耳蜗并进行术后康复训练,训练期间还给予2万元的生活补贴,小云溪现在的生活会怎样,她想都不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