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毕业后,我要继续留在辽宁

辽宁日报 2020年01月21日

郑少钦说,他会在科研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01民生实事

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实行兜底帮扶。

2019年3月,省人社厅、省扶贫办、省教育厅等部门明确了2019年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数据,并将数据统一集中在辽宁省大学生智慧就业创业云平台上向各市发布,指导各地就业部门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重点指导、重点推荐,实行就业援助。目前,我省有就业意愿的2019年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全部实现就业。

1月12日,考试周结束,东北大学的寒假开始了。

校园里,随处可见拖着行李箱启程返乡的学生。不过,郑少钦回家的车票比其他同学晚了整整十天。

今年是郑少钦到辽宁求学的第五个年头。因为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生活贫困,五年来,只有春节时,郑少钦才会回河南老家呆上一周陪陪父母。

寒假开始前,郑少钦早早就整理好了行李箱,箱子里放着一个大包装袋,里面装着一双新皮鞋和一件新毛衣。那是他用自己的奖学金给爸爸妈妈买的新年礼物。不仅如此,今年春节,郑少钦带回老家的还有一个让全家人都感到自豪的礼物——

2019年9月,郑少钦获得东北大学直博资格,并获校院级优秀生源奖学金2.5万元。记者了解到,直博期间,郑少钦的学费全免,每个月还有2300元的生活补助。

这是东北大学为贯彻执行教育部、辽宁省相关资助政策,优先吸纳贫困家庭毕业生参与教师的在研项目,优先安排贫困家庭毕业生做科研助理的一次具体实践。

郑少钦说:“我把奖学金全部用于偿还本科期间的助学贷款。现在,父母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就业问题了。我一定会珍惜来之不易的直博机会。”

成长源于好政策

郑少钦的老家在河南,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们省吃俭用供两个孩子读书,还要赡养家里多病的老人。

因为家境贫困,报考大学志愿时,郑少钦内心很纠结:“我最想考的是东北大学,但当时弟弟也在读高中,很快也要高考。我们兄弟两个同时上大学,父母负担很重。”因此,他心中暗暗决定报考一所能够免学费的大学。父母知道他的想法后,坚决不同意。“爸爸妈妈说,不管家里多困难,也要全力以赴供我和弟弟读书。”在父母的坚持下,郑少钦还是报考了东北大学,并且如愿被东北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录取。

让郑少钦没想到的是,来到辽宁,进入东北大学后,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帮扶政策为他铺平了求学路。

郑少钦告诉记者:“拿到录取通知书不久,我接到一个电话,是东北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老师打来的家访电话。”这次通话让郑少钦终生难忘。

“管理中心的老师跟我聊了很长时间,很细致地了解我的家庭情况,还将入学后学校的帮扶政策进行了全面介绍。”郑少钦说,老师告诉他,入学前不用愁,学校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会实施“绿色通道”。入学后也不用愁,可以通过助学贷款解决学费问题。而且也能通过勤工俭学等方式,解决大学期间的生活开支。这通电话解除了郑少钦上大学的后顾之忧。

100%兜底帮扶

东北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王威介绍说,长期以来东北大学不断完善“物质资助、精神培育、能力提升”三位一体的资助育人体系,打造困难学生成长成才系列计划,实施“励志助学计划”“学业腾飞计划”等项目,并且全额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走出国门开展短期访学交流,帮助受助学生拓展国际视野。

“刚上大学时曾有过迷茫,自己未来能做什么?”郑少钦坦言:“在学院苗圃计划的培育下,我从大一下学期便开始进入实验室。在老师的鞭策下,从那时起我便开始明确自己未来的努力方向,我觉得自己更适合做科研,便决定在科研的道路上走下去。”成功获得直博资格后,郑少钦感觉更有动力了,更想加把劲努力前行。除了直博生,郑少钦在2019年又增加了一个新的“身份”,担任学校成长发展指导员。“我希望通过这个岗位,帮助跟我一样的贫困大学生。”郑少钦说。

记者了解到,2019年,东北大学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实现了100%兜底帮扶,全年共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4254名,全年资助总额超过5000万元,实现困难学生物质资助100%全覆盖。

另外,学校为低年级困难学生专设了500余个勤工助学保障性岗位。2019年评选“自强之星”及标兵、自立自强先进个人118名,1人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打造困难学生成长成才系列计划,实施“励志助学计划”“学业腾飞计划”等11个项目,惠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000余人,并全额资助10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分赴日本立命馆大学开展短期访学交流。

为振兴发展作贡献

在政策的支持下,在学校的关怀下,郑少钦倍加珍惜自己的求学机会。

大学四年来,郑少钦几乎没有在晚上12点前回过寝室。1200余个日夜,他用实验填满了课余时间,没有休过一个周末和完整的寒暑假,只有过年时会回家歇上一周。

说起自己的科研路,郑少钦也曾感到气馁。实验失败一次、两次、三次、四次,无数次得到的无效数据,连续几个月的原地踏步,差点让他放弃。“再努力一次,再坚持一下”,郑少钦时常鼓励自己。因为,他觉得自己不能辜负帮助自己的人。

对于未来,郑少钦有一个理想目标:要在科研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为自己的第二故乡辽宁的振兴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