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兆业用画笔留住矿山记忆

辽宁日报 2020年01月21日

本报记者 侯悦林

1月19日下午,退休矿工杜宝山走进阜新市群众艺术馆油画教室,和指导老师王兆业打过招呼后,支起画板,端起调色板,一丝不苟地画了起来。“我和王老师学了9年,没花一分钱。我这挖煤的手,现在也能画出心中所思所想,画出家乡美景了。”杜宝山说。

王兆业1987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一出校门就被分配到阜新市群众艺术馆,成为了一名专职画家。从2011年开始,艺术馆开展形式多样的公益培训,培训内容涉及绘画、摄影、声乐等。王兆业的公益培训班办了9年,免费培训数百人。杜宝山自打培训班开班就来了,是学员中的“大师兄”。“在王老师手把手地传授之下,我从零基础学起,现在画得有模有样。学习绘画让我的退休生活更加充实。”杜宝山说。

公益培训之余,王兆业潜心油画创作。他的油画创作涉猎题材十分广泛,既展现家乡的山川形胜、地域风貌、人文习俗,更关注宏大叙事和重大历史题材绘画。在他的画室里,长1.8米、高2米的巨幅画作《我们正青春》占据了大半面墙,十分抢眼。王兆业说:“阜新因煤而兴,矿工曾是这座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主力军。矿山人以‘苦累我一人、温暖数亿人’的奉献精神,撑起阜新百里矿区的天地,他们是这座城市的丰碑,是艺术创作不竭的源泉。”在新邱露天矿区长大的王兆业对矿区十分熟悉,对矿工怀着深厚的感情。从2010年起,他创作了大量展现矿山历史和矿工群体形象的精品力作。他领衔创作的《天地间》长6米、高2.8米,用现实主义手法表现了矿工在结束井下一天的劳作后,带着满身满脸的煤灰走出井口,傲然挺立于天地间的群体形象。这一作品因此获得辽宁重大历史文化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优秀奖。此外,《砥柱——阜新矿工》《远去的痕迹》等作品近年来也屡获大奖。

王兆业说:“画者要以一种对历史负责的心态去创作。随着煤炭资源枯竭,‘煤电之城’的城市记忆正在淡去。我要继续用画笔触摸家乡的人文历史,用画作铭刻矿山主人的风骨,留存住矿山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