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卢莎
隆冬的暖阳张开臂膀,将凤城的山川、田野温柔地揽入怀中。在蓝旗镇蓝旗村18组的山坡上,比朝阳更早醒来的是一片桃林的主人黄春梅,这名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今活出了朝气蓬勃的精气神儿。
本该“猫冬”的季节,黄春梅却每天上山剪枝、看护,围着桃树忙得团团转。“去年这片桃园就开始见果了,算算账,赚了两三千元。”黄春梅掰着手指跟记者细数,“眼下到年底了,卖桃钱、低保钱、教育扶持资金,还有俺们镇、村给贫困户的分红钱,都拿到手了。算算这一年的收入,有两万多元,能好好过个年了!”
“家里的年货置办得差不多了,闺女的新衣裳也买完了。”如今的好年景,是几年前的黄春梅想都不敢想的。跟女儿相依为命的黄春梅,以前唯一的收入来自养的十几只母鸡。“2014年,家里的鸡染上传染病全死了,俺的眼泪哗哗地流,最困难的时候,连女儿每天1元钱的伙食费都交不起。”
“扶贫干部给俺送来了教育扶持资金。女儿上学的问题解决了,家里的生活负担减轻了不少。”黄春梅长舒一口气。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考虑到黄春梅尚有劳动能力且家中有山地,帮扶责任人帮助她发展栽种了0.67公顷桃树。“5年后,果树进入盛果期,估计每年有10万元收入,那时候,生活会更好。”黄春梅腼腆地笑着。
最让黄春梅感到生活有依靠的是镇里的扶贫产业项目。跟着蓝旗镇扶贫办主任董荣军走进扶贫大棚,只见满眼葱郁,凤城市永祥小浆果合作社负责人王永祥正在大棚里忙着检查果实的成熟情况。
董荣军说,4年来,蓝旗镇累计集中使用扶持资金88.88万元,从合作社购置了7栋高标准温室大棚,出租用于贫困户分红,建起蓝旗镇产业扶贫项目基地,形成“合作社+贫困户”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到2019年,累计为全镇贫困户发放分红款30.04万元。
听说今年镇里计划再投入56.4万元购置4栋温室大棚,黄春梅觉得更有底气了。“我现在已经脱贫,党的这些优惠政策让我感觉更有奔头了。”手里有了余钱的黄春梅,筹划着过了春节也弄个温室大棚种植小浆果,可她算算启动资金,觉得还是不够。
“我们可以帮你申请每年5万元的政府贴息扶贫小额贷款。”凤城市和蓝旗镇的扶贫干部当场给她出谋划策。“这下妥了,资金问题解决了,俺过了春节就开建。”黄春梅越说越兴奋,“加上6月份俺闺女考大学、8月份桃子大丰收,今年俺家可就是‘三喜临门’了!”昔日的寒门再不见愁苦泪水,憧憬未来好日子的欢声笑语满屋洋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