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翰博
开放,辽宁的兴省之要。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将全面扩大开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进行部署,提出要着力构建“一体两翼”开放新格局,提升开放平台能级,加强区域交流合作,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这也成为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之一,大家认为,如何充分认识自身优势,强化现有优势,发掘潜在优势,是辽宁扩大开放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最为根本、更为关键的,在于各级干部的思想观念。
置于空间坐标系下,辽宁开放的地缘优势非常明显。地处环渤海和东北亚两个经济圈中心地带,是中国面向东北亚国家的唯一陆海双重门户,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
但也要看到,目前,同沿海发达省份相比,我省对外开放能级和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地理优势尚未充分转化为发展优势。其短板,说到底在于思想观念。在改革进入深水区、开放迈向高水平的形势下,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个别干部仍然存在视野不够宽、视距不够长,“闯”的勇气、“试”的魄力、“拼”的劲头不足等问题。这些,都是辽宁打造开放新前沿所必须要解决的“老毛病”。
开放就得放开。辽宁拥抱世界,要先打开干部群众的心理之门。
扩大开放,要“以天下之目视”,提高眼界和标准。辽宁正构建“一体两翼”开放新格局,这就要求各级干部要跳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自觉地把本战线的工作放到全省、全国、全球坐标中去谋划、去定位、去布局,放眼世界寻标对标,认清差距,才能获得推动发展所必需的资金、技术、资源、市场、人才乃至机遇和理念。
改革与开放,实践证明是一对“孪生兄弟”,改革任务重的领域往往开放不够,开放难度大的领域常常是改革痼疾。这就要求我们应该拿出更大的勇气,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看远半步、适度超前,敢于拿出新的、高水平的、实质性的开放举措,解放生产力、增强吸引力、提高竞争力。
开放的思想,腾飞的翅膀。在全球化新时代,我们的格局与心态,决定辽宁的今天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