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传统建筑这部立体“中国史”

辽宁日报 2020年01月06日

本报记者 史冬柏

提示

历经数千年的传衍展拓,中国传统建筑早已与山河大地融为一体,卓然屹立于东方。一塔一楼,一庭一园,无不是传统“工匠精神”的体现,无不是匠意营造的结果。中国传统建筑到底有多美?一本《匠意营造》,14位建筑学专家,为你细细道来。

生命力更加顽强

法国巴黎市中心塞纳河畔,卢浮宫在这里静静伫立了800多年,漫长岁月丝毫没有磨损它的古典美与尊严。二十世纪80年代,法国政府对卢浮宫进行大规模整修,其中就包括华裔设计师贝聿铭设计的玻璃金字塔入口。这座玻璃金字塔顶高21米,底宽34米,其侧面和背面是喷水池,还有3个5米高的小金字塔相护,共占地约1000平方米,与卢浮宫原有建筑构成具有反差审美效果的空间格局。尽管当时颇受争议,但经过时间检验,玻璃金字塔已经成为现代建筑史上的一个经典。

三角形具有天然的稳定性,稍有数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一原理。建筑的首要原则当然是坚固,否则实用也好、美观也罢,恐怕便都没有了现实支撑。因此,“在西方建筑文化中,三角形的持续性和生命力非常顽强”。本书介绍,在西方建筑结构中,以斜梁和斜柱加固的办法十分常见。三角形结构的材料用得相对较少,坚固性却不受影响,因此优点十分明显。其实不限于三角,在西方建筑中,“角”本身就深受人们喜爱,比如美国五角大楼。

然而,在中国传统建筑中,三角形显然有些“边缘化”。这是中国人认识水平的问题吗?作者显然不认同这种结论。北京大学教授方拥结合考古研究指出,中国早期建筑中三角形的构架很常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三角形的作用趋于消失。通过考察中国建筑史,他认为:“其中必然存在一种意识形态,让我们的祖先为了某种更崇高更伟大的目标,将某些看上去合理有用的东西扔掉。”对此,可能有很多富于启发性的解释,比如在民间观念中,尖角带有煞气。尽管这种认识在现代眼光看来未必科学,但作为习俗或习惯的确客观存在,并一直影响着人们的行为。

那么,作者所说的那种“意识形态”究竟是什么?方拥以福建土楼为例,尝试揭示中国建筑蕴含的深层东西。福建土楼主要建筑材料是土和木,但从外观上看是土,从内部看则是木,且不用斜向的构件,因此时间一久,便会出现歪歪斜斜的情形。方拥认为,这是一个问题,但也恰恰是中国建筑的特点,“在西方建筑结构中,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恐怕很危险,而在中国至少短时间内问题不太大,稍微支撑一下就可以维持很久”。在考察湖北的一处民居时人们发现,其中没有多少柱子,一根柱子倒了,整座建筑却没有倒,甚至在房屋出现倾斜后,居民只拿小木棍斜撑一下就解决了屋檐可能出现的问题。“这和西方不一样,欧洲建筑若是柱子断掉,那么随之整个建筑都会倒塌。所谓三角形的稳定性,好处是不会歪斜,但如果出现歪斜了,那就会在瞬间破坏。”作者据此认为,富有弹性和安全性的圆融无碍,正是中国古代建筑追求的“更崇高更伟大的目标”。

形成独特的建筑体系

在这种价值追求下,中国古代建筑便孕育和发展了一些独特的结构、技术、形态等,斗拱和榫卯就是最有代表性的实例。

斗拱是中国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上一层层探出呈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斗拱既可承托屋檐和屋内的梁与天花板,具有鲜明的实用功能,又具有较强的装饰效果和审美价值。

据媒体报道,位于西安市的小雁塔自建成以来,历经1300多年,共经受70多次地震,曾几度崩裂,但却危而不圮。民间有句俗语说“墙倒屋不塌”,实际上就道出了斗拱结构的优点。斗拱可以把巨大的震动能量减震在弹性很强的接合点上,大大提高了木构建筑的安全性。

俗话说,“榫卯万年牢”。斗拱构件之间的接合点用榫卯相接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榫卯,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他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接合的一种连接方式,其凸出部分叫榫,凹进部分叫卯。

今天的人们常惊叹于中国古代建筑的抗震能力,科技进步如此之快,为何现代混凝土建筑在古代建筑面前反而显得有些“弱”?北京市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的马炳坚指出,一方面,中国的古建筑本体与其基础没有连接,地震的力能使它整体挪动,但不会使之损坏,甚至其挪动本身对地震的力还起到一定的消解作用。混凝土建筑则不同,它的结构主体与基础是一个整体,而且深埋地下,混凝土建筑与地震相当于“硬碰硬”。另一方面,中国古建筑构件的接合点都是榫卯结构,榫卯就像人活动的关节,遭遇大的震动,可以活动以削弱地震影响,其本身不受什么损害。

“榫卯是中国传统木作行当之魂。一榫一卯之间,一转一折之际,一凸一凹之巧,一阴一阳之妙,凝聚着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精粹。”文化学者罗杨这样概括和评价。

价值观的有形表达

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其实,这样比喻恐怕还是过于狭窄了。应该看到,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是用土木砖瓦表达的中国传统哲学,是立体的中国历史。几千年来,中国古代建筑一脉相承,一以贯之,形成博大精深的独特体系,成为东方建筑文化的代表,在世界建筑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比如,榫卯连接的大量使用就是“以柔克刚”“刚柔相济”思想的主要体现。木材这种有机材料具有一些“柔”的特性,包括一定的柔韧度、善于传递拉压力、允许出现某种永久变形等,构件之间不用坚硬的钉子连接固定,而是通过勾连搭嵌形成咬合作用,这就使得传统的木石房屋建筑成为具有特殊柔性的结构体系,在遭遇震动时,可以通过弹性变形等耗散地震传给结构的能量,从而大大减小地震响应。其中蕴含的含而不露、相生相克、以制为衡等思想,传达出古人对世界的理解,恰是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一种体现。

建筑绝不单纯是站立在地上的物理实体。中国建筑蕴含的深层东西究竟是什么?清华大学的李秋香说:“乡土文化为乡土建筑的发展、成熟提供着丰沛的文化滋养,而乡土建筑也为乡土文化提供不同的物质载体,建筑就如同历史的舞台,演绎着历史的一个又一个曲目。”从乡土建筑扩展开来,所有的建筑都诠释着物质与精神、空间与时间的辩证关系。建筑可见的材料是土木砖瓦,无形中的材料则是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可见的结构是斗拱榫卯,背后则是一个族群、一个社会的结构和秩序。

在本书中,作者提出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方拥认为,西方建筑具有实用、坚固、美观等特点是看得见的,也容易理解,而中国建筑从外观上不容易看出这些优点,但真正意义应该是看不见的,隐藏在建筑背后。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相比,看起来可能不那么壮观,不那么具有纪念性,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建筑背后的思想和意义。中国文化持续了几千年,在长期的经验积累中,我们的祖先有很多非常深刻的思考,这些思考可能在今天仍然有用,甚至非常符合今天有关生态环境的很多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