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双轮驱动”加速工业经济提质增效

预计201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4%,连续22个月两位数增长
辽宁日报 2020年01月03日

国内首套自主研制的单机容量最大海上风机铸件在大连重工下线。刘振邦  摄

本报讯 记者杨丽娟报道 以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龙头企业、战略项目为牵引,聚焦动能转换、提质增效,盘活存量、做大增量,大连工业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2019年,预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4%。这也是大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连续22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继续位居15个副省级城市首位,预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利润增长15%,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效应凸显。

制造业是立市之本、强市之基。2019年,大连市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双轮驱动”,有序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重大技术装备战略基地和国家新型原材料基地建设,全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盘活存量,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大连市持续推动装备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和品牌化方向转型升级,培育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助力打造“大国重器”。

大橡塑成功生产出我国首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年产35万吨聚丙烯挤压造粒机组,不仅填补了我国石化行业同类大型装备的空白,还打破了国外技术与市场垄断,加快了石化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进程。中船重工大船集团为招商轮船建造的全球首艘30.8万吨超大智能原油船成功交付,填补国际智能VLCC空白。瓦轴集团围绕工业装备轴承、轨道交通轴承、汽车轴承和风电轴承领域,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做竞争力强的中高端轴承“加法”,推出一批高精密、高市场占有率、高附加值的产品,国际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大连重工自主研制的最大型号港口集装箱装卸设备首次出口欧洲发达国家市场;自主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首套容量最大8兆瓦至10兆瓦海上风机铸件成功下线,技术水平与欧美发达国家比肩。着力做优石化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推进恒力石化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全面投产和150万吨/年乙烯项目建设,推动石化产业迈向中高端。

做大增量,不断壮大新兴产业。大连市大力发展高档数控机床及功能部件、核电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新材料产业,推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向高端化迈进,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推进精细化工、生物制药、清洁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打造新引擎。

大连光洋高端数控机床已掌握100多项核心技术,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核能等高端领域;自主研发制造的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组建了国内首条航天核心产品生产线。大连机车研制的首列新一代中低速磁浮车开始动态调试,自主研制的D180-16型大功率高速柴油机通过中国铁路总公司型式试验,产品的设计理念和整体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可以满足未来国内外高速内燃客货运机车、节能环保型调车机车、高端船舶动力及发电等领域市场的需求。2019年,预计大连市规模以上工业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均增长25%。

为切实抓好工业经济运行,推动工业稳增长。大连市强化经济运行调度机制,建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服务秘书”制度,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秘书服务全覆盖,将重点监控企业数量扩大到200户,定期对企业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会商,一企一策解决问题、一对一精准服务。重大项目“服务秘书”保障制度,搭建政府与企业的“连心桥”,打通服务项目“最后一公里”,为项目提供全流程、全周期、零障碍、零距离的优质服务。

大连市还进一步完善资金政策体系,继续实施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工业强基等五项工程,优化产业发展环境,连续两年被国务院评为“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实施技术改造成效明显的地方”,金普新区(智能)装备制造示范基地获评全国五星级产业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