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宝林
唐代在中国历史上虽然享国不足300年,但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它同汉代一样,因其强盛而成为中国的代称。如迄今海外华人居住的地方仍称为唐人街。唐朝政治稳定,经济、军事、外交、交通乃至文学艺术都达到了空前的发展和繁盛。迄今仍对中国和世界的一些地区有着深刻的影响。生活在唐朝的人也很自信,他们每每自称“大唐”。李阳冰《上李大夫论古篆书》云:“愿刻石作篆,备云《六经》,立于明堂,为不刊之典,号曰‘大唐石经’。”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元结的《大唐中兴颂》,都显示出一种强烈的自信。唐代的人物、文化等都有一种格局,能够展现一种独特的姿态和韵致,表现出一种精神,呈现出一种气象,这就是大唐气象。这种气象在诗歌中的表现是雄壮、浑厚、飘逸和高亢。在书法上则是颜真卿的雄壮、柳公权的风骨、颠张醉素的浪漫。在辽宁省博物馆举行的“又见大唐”书画文物展是原汁原味的艺术盛宴,让观者切身感受了珍品中的大唐气象。
唐代是楷书的天下,楷书大家林立。这次“又见大唐”书画文物展中,唐代名家的楷书佳拓本占的比重不少。唐代名家楷书虽各有其特点,但真正能代表大唐气象的唯颜真卿莫属。严羽《沧浪诗话》称赞盛唐诗歌:“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颜体楷书,雍容大度,结字宽博,堂堂正正,凛然不可犯。“又见大唐”书画文物展中共有两件颜真卿楷书:《大唐中兴颂》和《东方朔画赞》。《大唐中兴颂》书于大历六年(771年)六月,是颜真卿书法成熟时期的作品,为摩崖石刻。该石刻为元结撰文、颜真卿书。该文略述平定“安史之乱”的经过,以及平叛后对大唐中兴的欢欣鼓舞。该文义正词严、风格高古。从书法上说,点画圆劲、结体朴茂、气势恢宏,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感召力。杨守敬《学书迩言》说:“《大唐中兴颂》雄伟奇特,自足笼罩一代。”此刻石足以彰显大唐气象。
颜真卿的楷书堂堂正正,亦如其人,忠义贯日月,凛然不可犯。书品即人品在颜真卿身上得到了统一。
唐代的草书也成就非凡,但草书的巅峰应该是张旭和怀素。“又见大唐”书画文物展中,有张旭的《古诗四帖》、怀素的《论书帖卷》。在各种书体中,草书是抒情性最强的书体,张旭的《古诗四帖》为稀世珍宝,在“又见大唐”书画文物展中最为耀眼。《古诗四帖》书写的内容为庾信和谢灵运的诗。《古诗四帖》是古代书法狂草的代表作。整幅作品恣肆奔放、豪迈不羁,充满了浪漫主义精神。从细处看,字字相连、线条刚健、气息流贯、神完气足。有激情、有理想、有豪迈,正与大唐气象合拍。唐文宗将张旭的草书、李白的诗和裴旻的舞剑诏称“三绝”。
怀素与张旭齐名,这次展出的是他的小草《论书帖》,但怀素对后世影响大的却是极其夸张、大小参差的大草,如《自叙帖》就以其夸张奔放的浪漫主义书风为世人所称道。
张旭和怀素的狂草以其饱满的精神、热情奔放的气势而垂范后世。
“又见大唐”书画文物展中有唐人行书,但最吸引人的是《兰亭序》和《万岁通天帖》。这两件作品传世都与唐代的帝王有关。唐太宗赚到《兰亭》后,让朝廷上善书的大臣临摹,并分赐给近臣。唐太宗称王羲之书法“尽善尽美”,确立了王羲之书圣的地位,完成了以王羲之为楷模的唐代书法范式。
《万岁通天帖》为唐摹本,由王导第十一代孙王方庆于武则天万岁通天二年(697年)献上。武则天让名家双钩摹写,原件奉还,使王氏一族书法更广为人知。武则天本身就是书法名家,收集“二王”法书不遗余力。她的《升仙太子碑》,朱关田先生认为该碑“已萌盛唐气象”。
王羲之及王氏一族书法能够影响后世并成为书坛主流,与唐代帝王的鼎力支持是分不开的。唐代书法鼎盛,是与学“二王”分不开的。
唐朝是开放的国度,与许多国家来往。“又见大唐”书画文物展序中的相关碑拓片,其意义不在书法怎么好,而在于其文献、文物价值,以实物证明了唐代大度和包容的胸襟。
书法中的大唐气象足以让当下中国书坛反思:增强文化自信的今天,如何继承传统?如何彰显我们的时代精神?我们应该向唐人学习什么?唐代书家文化水平都很高,他们都是士大夫,都是文人。古代书家都文墨相兼,大多数人都书写自己的作品,故而有浓浓的书卷气。而当下书家是文墨相离。当下书家必须多读书,缩短与古人的距离,才能接续文脉。唐人取仕标准是“身、言、书、判”,“书”讲“楷法遒美”。唐代楷书家都学“二王”,笔法遒劲,有力度。行草也都效法古贤。今人虽学古却不到位,主要是跟风,追时尚。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唐代是一座高峰。“又见大唐”书画文物展在省博物馆展出,是辽宁的荣幸!辽宁书法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有《好大王碑》《元景造像记》,有韩择木、王庭筠、耶律楚材、铁保等。现当代有沈延毅、霍安荣等。尤其是沈延毅,以魏体行书饮誉书坛,成为一座丰碑。这些都是我们的财富,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我们既立足于本土,又从“又见大唐”中汲取有益的东西,同时找出不足,取长补短,辽宁书法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作者为沈阳师范大学书法教育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