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新平
今天是2020年的第一个工作日。未暇感慨时光荏苒、岁月不居,我们就忙碌在各自的岗位上,奔波在匆匆的生活里。
此时北国,虽朔风阵阵、寒意浓浓,但冬的沃土之下,正在蓄积春的希望。
时间的年轮,一圈又一圈;奋斗的足迹,一行又一行。倏忽间,我们已经推开了21世纪第三个十年的大门,站在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
面向未来,总要深情回望。
刚刚走过的2019年,我们需在国家民族的宏大叙事中审视“辽宁篇章”。
2019年,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0华诞。“祖国”二字,让我们眼里含着泪水、心中热血奔腾。在这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辽宁人似大海的赤子,汇入复兴的浪涛。穿过成就展的时空隧道,我们为老工业基地曾经的辉煌而骄傲、为今天的巨变而自豪。尤为可贵的,我们并没有沉浸于昨日的精彩,立于新时代的坐标系下,更看到了差距与不足、学会了反思和自省。不吃老本、不忘根本,4300万辽宁人,整行装,从头越,再出发!
这一年,有一道“光”在指引着。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和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为我们拨开了重重迷雾、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的重要文章《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用四分之一篇幅谈东北振兴,再为我们掌舵领航、把脉开方。一次次的殷殷嘱托、谆谆教诲,始终在我们的耳畔回荡,不断在我们的脑中扎根,逐渐在我们的手下结果。思想的伟力,正化作火热的基层实践,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壮美画卷上“飞针走线”。
这一年,有一股“劲”在涌动着。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经济下行压力有增无减。这一切的现实背景,让辽宁充满了风险与挑战。然而,我们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用“触及灵魂”的改革为经济列车铺平道路、扫除障碍,靠“在难中进”的拼劲闯劲韧劲挥洒汗水、闯关夺隘。终于,继2017年筑底企稳、2018年稳中向好之后,我们在2019年基本跟上了全国步伐。爬坡过坎、滚石上山,又入一境、再进一程!
这一年,有一种“魂”在滋养着。深藏功名的张贵斌、辽宁中医的好人群体、火场救人的“吊车侠”兰郡泽……2019年,辽宁的道德天空,再添耀眼新星。雷锋说,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如今,他这滴“水”,在辽宁早已化作向上向善的汪洋大海。然而,在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的深度调整期,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多元期,雷锋所留下的精神遗产,应以何种方式、何种载体更好地去传承与弘扬,同样是我们必须要思考与回答的时代命题。2019年,省委为此出台意见,就新时代如何学雷锋进行顶层设计、作出安排部署,辽宁人的价值标杆更高耸立、文明之花更加绚丽。这,是承载振兴航船驶向彼岸深沉、博大、雄浑的精神力量。
这一年,“我太难了”,登上了流行语榜单。可是,从一人的成长,到一地的发展、一国的伟业,哪有什么一帆风顺、万事如意呢?这世上,好走的路都是下坡路。于辽宁来说,同样如此,有风有雨已是常态。但2019年,我们以风雨无阻的心态、风雨兼程的状态,努力奔跑、勇敢追梦,用汗水浇灌收获,用实干笃定前行,用过程的“苦”换来了果实的“甜”。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