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为提高产业含金量,近年来,东港市在适度规模经营、推进绿色发展等方面做足文章,同时“借梯登高、借智兴市、借力兴业”,成立草莓研究院,建立东港草莓院士专家工作站及辽宁草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国外多位草莓专家及国内多所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保持技术合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使东港成为全国草莓产、学、研科技成果推广中心。
与此同时,政府不断加大对草莓产业的扶持力度,调动农民发展草莓生产积极性,设施建设规模逐步由零星分散向集中连片发展,种植结构由过去一家一户为主向专业化、特色化、集约化转变。目前,全市拥有草莓专业合作社324家,家庭农场49家。
上下联动增强品牌综合实力
走进十字街镇赤榆村圣野浆果专业合作社的草莓大棚,拿起手机扫描大棚里的二维码,棚内草莓从育苗、施肥、用药,到采摘、出售,整个过程都被平台监控、记录,小草莓有了自己的质量“身份证”。
“除了供应国内市场,我们的草莓已走出国门。今年草莓冷冻果已出口400多吨,元旦过后,还将有四五十吨的鲜果陆续出口。”圣野浆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马廷东介绍。
近日,东港成功获批我省唯一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央财政将提供奖补资金,用于支撑东港草莓产业发展。
“我们将以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契机,在坚持品质优先的基础上,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草莓品牌宣传与市场推广体系,进一步提高公众对东港草莓品牌形象的认知度和美誉度,扩大东港草莓的市场份额,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东港市市长刘洋说,园区通过建设仓储、深加工等项目,将对东港草莓延伸产业链发展起到完善和稳固作用。
记者了解到,东港市已规划前阳、长山、椅圈、十字街、马家店5个乡镇及新城街道作为产业园发展区域。在产业园项目规划中,将重点建设草莓分选工厂、交易市场、深加工工厂、配肥工厂、育苗工厂及发展草莓科技项目。产业园建设将有力推动东港草莓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现代草莓产业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提升东港草莓产业综合效益和产业竞争力。
11月13日,由省政府主办的2019辽宁优质特色农产品华东地区推介会在第十二届亚洲果蔬产业博览会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东港草莓惊艳亮相,吸引众多“粉丝”。同月,在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评审结果对外公布,东港草莓榜上有名。
从引入品种到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草莓生产基地,如今,东港草莓已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链条,品牌价值达77.5亿元,位列全国第一。
小小浆果不仅为农户打通致富渠道,还兴起一批草莓加工企业。东港现有草莓深加工企业42家,通过HACCP认证企业4家,亿元规模以上企业4家,已形成以广天食品、菀丰食品、港岛草莓酒业为主的加工产业集群。精深加工产品16个系列共30多个品种,包括草莓罐头、草莓酒、草莓酱及冻品颗粒等,主要出口至欧洲及日、韩、俄罗斯等国家,深加工产品出口额占全国同行业90%以上,每年加工草莓制品近4万吨,出口创汇3500万美元。
电商销售给草莓产业插上翅膀
随着产业不断扩张、产量逐年攀高,销售方式急需不断变革创新,东港草莓产业如何借助“互联网+”的东风,实现品牌拓展与效益提升成为重要课题。
2015年,东港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有利契机,采取一系列措施,全面启动电子商务工作,成立了电商推进工作领导小组,以五大地理标志产品为主,草莓产业先行,带动其他产业农产品快速发展。
“通过各种电商平台,加强与电商、微商的合作,销售形势一路向好。近期,我们基地每天采摘3000公斤左右草莓,90%是通过线上销出去的。” 马廷东告诉记者。
草莓果壁脆弱,磕碰受损后容易腐烂,运输途中自然温差变化也易造成草莓变质或冻损。针对这一问题,一些物流企业从产地采包、物流配送、产销对接等方面对东港草莓寄递进行革新升级。
依托淘宝、京东等电子商务平台,积极发展“互联网+”业务。电商的发展,不仅解决了草莓难卖的问题,而且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草莓平均单价提高约30%,农民平均增收超过25%,推动了全产业链的转型升级和加快发展。目前,东港草莓电商销售占销售总量60%以上,设施草莓90%鲜果采用精包装销往全国大中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