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芦苇”工程 “导师制”模式

辽宁文学创作出实招补短板

辽宁日报 2019年12月27日

获奖作品书封

本报记者 赵乃林

核心提示

12月19日至20日,辽宁省作家协会第十届全委会第三次会议在沈阳召开,其间为获得第十届辽宁文学奖、第十一届辽宁优秀儿童文学奖的28部作品颁奖。记者注意到,在获奖作家中,70后、80后占半数以上,被誉为“铁西三剑客”的80后作家双雪涛、班宇、郑执的3部作品同获辽宁文学奖特别奖。

文学的成长没有什么速成法,但种种迹象表明,辽宁文学创作正迎来蓬勃的新生力量。

据介绍,除了年轻作家的成长令人瞩目,辽宁文学长篇小说创作这个短板正在补齐,我省文学创作呈现出各门类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

“金芦苇”助力 长篇创作补短板

长篇小说创作一直是我省文学的短板。2017年,省作协以“思想的芦苇”为立意,开始启动实施“金芦苇”长篇小说重点作品出版推介工程,按计划每年重点推介两部优秀长篇小说,努力补齐我省长篇小说创作的短板。

今年,这一工程有了重大收获。截至目前,6部列入“金芦苇”项目的作品中,《战国红》获第十五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孙惠芬的《寻找张展》位列中国长篇小说2017年度排行榜榜首,入围第十届茅盾文学奖提名奖;刘庆的《唇典》于2018年获得香港“红楼梦文学奖”首奖,并被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列为瑞典文版的重要推介项目;周建新的《王的背影》获得第十八届“百花文学奖”。即将问世的长篇小说《十月的土地》《锦西卫》等值得期待。

2019年,省作协在北京召开两次“金芦苇”作品研讨会、一次文学概念推介会。记者曾在10月底参加了由省作协、《当代》杂志社共同主办的“金芦苇”重点作品《锦西卫》研讨会,这是省作协第六次“金芦苇”工程的出版前研讨,以期通过研讨修改作品的不足,力求呈现更完美的文学作品。《锦西卫》是辽宁作家周建新的新作,在今年《当代》杂志第五期重点推出。会上,专家学者畅所欲言,一致认为《锦西卫》是近年来抗日战争题材长篇小说中,一部非常独特、有历史分量的重要作品,并从作品的文学创作、社会意义等方面展开研讨,深刻挖掘作品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与会专家学者在对《锦西卫》的创作予以充分肯定的同时,也从故事的完善、丰满,一些价值定位需要明晰,有些细节要进一步推敲,主人公的“天眼”特异功能问题等不同方面提出异议及修改意见。

记者感到,这样一场研讨会如同掀起头脑风暴,从写作手法、思维拓展到内在精神都会为作家提供有力动能,为作品提供有益借鉴。

“导师制”造就新生力量

长期以来,作为文学大省的辽宁,作协会员中年轻会员数量少,作家队伍面临后继乏人的窘境。为切实加强文学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辽宁著名作家的经验与智慧,涵养辽宁文学的未来,拓宽辽宁文学的高原,2017年省作协引入高校研究生导师制的模式,启动并实施“青年作家导师制”,用以老带新、具体指导的方式,培育辽宁文学后备军。导师制三年为一届。目前,首届已选定了64名有基础和潜质的青年作家,并以省作协名义聘请17名有实力和影响力的知名作家为导师,对青年作家进行全方位的传承式指导,造就新军。

导师制实施两年来,双雪涛、班宇、李伶伶、姚宏越、罗维、庞滟等青年作家的作品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华文学选刊》等文学期刊转载。双雪涛的《北方化为乌有》获得首届“汪曾祺华语小说奖”,班宇的中篇小说《逍遥游》名列《收获》2018年度排行榜榜首、《双河》获得第十届茅台杯《小说选刊》奖。省作协还特别推出了“铁西三剑客”概念,召开研讨会、组织推介文章、策划专辑等,培养80后作家双雪涛、班宇、郑执。目前,“铁西三剑客”已成为影响华语文坛的文学现象,引起广泛关注。

30岁的李伶伶告诉记者,她是青年作家导师制的受益者,这一做法为她的文学创作打开了一片新天地。她之前写了十多年2000字以下的小小说,尽管作品获得诸多奖项,但仅此而已。省作协给她安排的导师是著名作家孙春平。在孙春平指导下,她尝试中短篇小说的创作。作品写出后,孙春平帮她反复修改,觉得可以了,又帮着往杂志上推荐发表。就这样,她的第一部短篇小说《不肯妥协》发表在《北京文学》2019年第3期,第一部中篇小说《春节》发表在国家级期刊《民族文学》2019年第5期头题,并被《小说月报》杂志转载。现在,她已成为省作协的签约作家。

辽宁文学呈现地理特色

“金芦苇”工程、“导师制”模式从不同侧面展现了辽宁文学由高原迈向高峰的新突破。而当下辽宁文学的生长,正呈现出愈加鲜明的“河海江土”文学地理特色。辽河流域各市以沈阳为发散点,铁岭、辽阳、鞍山、营口、盘锦等地的作家以工业题材创作为主,关注现实、书写基层,作品充满人文关怀和工业气势;大连文学具有明显的现代都市气息,面向深蓝,兼收并蓄,作品充满海派的洋气;丹东、抚顺、本溪的辽东作家,在鸭绿江、浑江水系的滋润下,对唯美的追求孜孜不倦,作品隽永秀丽;锦州、朝阳、阜新、葫芦岛辽西四市,文化土壤深厚,创作底蕴扎实,新辽西派乡土散文已成气候。四种文学现象既相互激荡,又相互补充借鉴,形成了较为宽广的辽宁文学现象。

据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金方介绍,这一年来,文学创作在助力辽宁振兴上有了新突破。这主要体现在七本书的创作上。第一本书是《驻村“第一书记”》,30名作家通过现场采访撰写了反映30名驻村“第一书记”事迹的报告文学,结集成书;第二本书是《再振雄风》,选派报告文学作家深入工业企业,书写辽宁振兴的生动实践;第三本书是《辽疆之恋》,组织9名作家深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书写辽宁援疆干部的感人事迹和援疆成果;第四本书是《循吏千年——百名清官启示录》,组织百名作家撰写历史上百名清官的事迹,编成廉政教育学习参考书;第五本、第六本、第七本书分别是《发现辽宁之美》《感受辽宁之好》《我在辽宁等你》,这是为提升辽宁形象而组织创作的文学作品,将成为我省重要的外宣品。金方说,令人欣喜的是,这些书的创作,让更多的年轻作家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