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客运,连接城乡,却面临着“小、散、弱”等问题

畅通微循环 乡村“好运”来

辽宁日报 2019年12月25日

盘锦市大洼区石庙子镇石庙子村开通了公交车。

在沈阳北兴客运站,乘客正在排队安检。

本报记者 李 越 孙大卫

提要

四好农村路,建好是基础,管好是手段,护好是保障,运营好才是目的。

而运营,既需要四通八达的路,也需要专业化的车。此前多年,我省农村交通运营自发形成了多种模式,梳理一下,大多存在“小、散、弱”等问题。

疏解昔日运输“堵点”“痛点”,我省从实际出发,探索制定符合乡情、村情,并与优化城镇布局、农村经济发展和广大农民安全出行相适应的运输模式。

伴随着一条条四好农村路通村畅乡,农村客运网络也在升级。城市公交线路向村镇延伸,客运班线向区域公交发展,农村客运微循环更通达、顺畅。

人们行有所乘:高品质、高舒适度的客运车辆使农民进城容易了,市民下乡便捷了。

货物“跑”得更快:“交通+快递”打通了“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渠道。

乡村增加“颜值”:伴随畅达的路网,游客络绎不绝。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农村路在成为民生路的同时,也在变身产业路、致富路、旅游路。

请看本报调查——

引子

从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到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仅是一条路、一趟车的距离。

对此,盘锦市大洼区石庙子镇石庙子村村民刘国忠感受颇深。“家门口开通了大洼到北窑的公交车,1元钱,可投币,能刷卡,太方便了。”刘国忠竖起大拇指,这样的出行条件,以前想都不敢想!

全省各地,村路硬覆盖,村村通公交已不是新鲜事儿,这样便利的出行条件,也让更多村民搭上入城“快车”,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咱村村民到市内打工,都坐381路公交车。”沈阳市沈北新区兴隆台街道孟家台社区居民温英武说,出行方便,也激发了大家进城打工的热情。

时间倒退几年,农民出村可不像现在这样容易。农村公路或没有硬化,或因重载车辆通行、养护管理不到位等因素影响,多存在路面破损、通行能力差等情况。再加上运营车辆数量少、车隔长、故障多、不准点等原因,很多村民不愿意往外走。遇上着急事儿,更不敢坐客车,怕耽误事儿。

人走不出去,信息“走”不进来,“封闭”的乡村,发展受限。

变化始于修路,始于客运交通的改善。路通了,车来了,加速了城乡间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流通。

新线路新服务 运营提档升级

提起农村道路运营,此前诟病不少。经过多年“自由”发展,自发形成了不少客运班线,又因村民居住和出行习惯不同,线路“冷”“热”并存。同时,农村运营班线淡旺季明显,逢年过节人多,平时人少,客流不稳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运营企业对班次的调配。

“人多时上不去车,人少时车沿途揽客、干等不走。不准时准点,谁敢坐!”采访中,多地村民如是说,车辆不仅老旧、舒适度低,还经常抛锚。

与此同时,运营企业也有难处。农村客运距离短,票价低,客流不稳定。尤其是现在私家车、电动车普及推广,农民出行呈现多样化趋势,这给客运企业带来很大冲击。客源不佳,运营难以为继,企业运营积极性不高,迫于成本压力,不得不相对或变相减少运营班次,更别提更新车辆了。多名农村客运班线负责人表示,“单靠自身,没有补贴,线路基本不会盈利,难以良性运转。”

如何破解农村交通运营供需双方的矛盾,需要勇气和智慧。四好农村路建设,恰如一把开锁密钥。我省坚持“城乡统筹、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客货并举、运邮结合”的总体思路,加快完善农村公路运输服务网络。强化农村公路运营监管,加快淘汰老旧农村客运车辆, 根据各行政村人口分布情况、经济发展水平,选择合适的车型,并全面提升客车性能。强化司乘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在城镇化水平较高地区推进农村客运公交化,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镇域内发展镇村公交。因地制宜选择农村客运站点,充分听取群众意见。

实打实的举措,让已有线路更加规范地运营,也增强了运营企业信心,催生了新线路。

在沈北新区蒲昌路,沈阳北兴客运站已成为区域居民“走出去”的枢纽站。从这里上车,可到通化、白山、集安、鲅鱼圈、新宾满族自治县、桓仁满族自治县等地。

车站新,车况好,还可通过APP在线订票,查询发车时间……延伸服务也不少,提供汽车租赁、周边旅游直通车、校园直通车等,给人们出行多样化提供选择。“汽车干净宽敞,准时准点,司乘人员服务态度好,咱老百姓出门,心里敞亮!”沈北新区兴隆台街道孟家台社区居民金文财说。

进城方便下乡易 村里能刷IC卡

天寒地冻,但孟家台社区居民孙淑媛的出行热情挡也挡不住。“柏油路修到家门口,公交车和小公汽到点儿就来,想上哪儿抬腿就走,咱村人的出行可比以前方便多了。”12月初的一场大雪过后,孙淑媛带小孙子在家门口的公交站点等车,“要到市内买东西,在过去这天儿可不敢出门,现在车多还方便,进城没障碍。”

同样,家住沈阳市内的杨洪军、冯淑英老两口,也切身感受到了城乡交通一体化带来的便利。“以前来沈北新区串门,感觉这儿环境好,再加上便利的交通,我们干脆把市内的房子租了出去,到孟家台社区来租房住。”冯淑英说,想回市内的话,抬腿就走,方便极了。

更多运营车辆跑到村民家门口,打通村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我省各地加大力度完善农村客运网络体系建设,提高城乡客运网络覆盖广度和深度,并因地制宜推进城市公交线路向镇村延伸。

以沈北新区为例,近年来大力发展城市公交,推动客运班线向区域公交发展。已打造连接沈阳市内城区母城、区域运营常规公交、区域微循环公交线路40条,农村道路客运班线37条,农村客运班线中拥有公交化运营线路5条,全区已实现村村通客运班车。

不只沈北,全省各市都在加快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步伐。庄河市已有农村客运班线108条、农村班车246辆,实现日发472班次。抚顺县乡镇行政村班车通达率达100%,年客运量达189.8万人次。盘锦市大洼区大力推进农村客运公交一体化改造,发展“镇村公交”,各行政村已全部通公交,城际、城市、城乡、镇村四级道路客运网络逐步完善,人们出行方便快捷。

“大洼到北窑这趟车刚开时间不长,但乘客不少。”公交司机蔡国林说,农民普遍反映,有了公交车,外出办事效率高多了。

城乡交通一体化,不仅方便了农民进城、市民下乡,也让货物运输“跑”得更快。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电商进村、快递入户等运输服务,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全省各市也在结合自身实际,打造特色物流网。

抚顺县整合邮政、快递、供销网点及农村物流经营者等各方资源,打造农村物流三级网络体系,8个乡镇邮政支局和28家物流企业、95个村级物流网点构建了看不见的“交通网”。

盘锦市完善快递服务网络和终端建设,利用邮政、金社裕农、连锁超市、农村综合服务站等网络资源,探索建立农村末端公共平台,健全区、镇街、村快递服务体系。

沈北新区实施“交通+快递”下乡战略,大力实施“村村通快递”工程,让生产生活资料进城下乡便捷高效。

庄河市形成了以快递配送中心、农资配送中心、21个乡镇连锁配送点、205个行政村连锁放心店为网点的农村商贸物流三级网络体系,并成立了专业的城乡物流车队,实现了人畅其行、货畅其流。

密路网强服务 激活沉睡资源

修一段公路,也为乡村开了一扇致富门。

“这条路,成了附近村庄的致富路。”庄河市塔岭镇副镇长赵正东这样评价塔石线,“来宝沟村、朝阳寺村、福宁村都受益。”

驱车沿塔石线到来宝沟村,远远望去,蓝莓种植大棚鳞次栉比。

“部分蓝莓已经进入盛果期,下果旺季时,采购商和运输车辆进出无障碍,这可多亏了门前的这条路。”大连来宝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春日感叹道。

来宝沟村,在庄河市最北端,翻过山就是岫岩满族自治县,只有门前一条路供当地人进出,人们形象地将这地势称为“葫芦口”。使用多年,路多有破损,运输车辆颠簸,蓝莓损果率高,好容易运出去的蓝莓,因表面的果粉损失惨遭折价。“好东西卖不上好价钱,吃亏!”回忆过去的情形,李春日仍感到惋惜。

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崭新的柏油路修到村里,连采果后进冷库的必经之路也硬化得平平坦坦,蓝莓身价不再因路不平而打折,当地人的蓝莓种植热情越来越高。

不仅来宝沟村,依托这条“致富路”,朝阳寺村家家都在发展项目,养蚕、种榛子,特色经营让当地人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要不是修路,咱这儿的好东西根本运不出去,也不能建特色园区,大伙儿还得苦巴巴地过日子呢!”在蓝莓基地打工的来宝沟村村民蓝淑和由衷地表示。

改变的不止这些,四通八达的农村路网,也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庄河市大营镇四家村,歇马山庄火爆迎客。驱车上山,一步一景,秀美风光与特色民宿、温泉资源相得益彰,吸引了不少来此写生的人记录美景。

“我们这儿风景好,歇马山峰顶还有马蹄印,有景有故事,是天生的旅游胜地。”大营镇副镇长宋元杰表示,但在以前,因为山路不好走,别说游客出入,当地村民出入都成问题。“不管穿什么下山都是一身土,当地女孩儿都往外嫁,小伙儿都娶不上媳妇。”

路直通山顶,车辆出入方便了,旅游资源盘活了。林家大院是当地有名的农家乐,每逢周末不提前预订,想进门有点儿难。“多亏修了路,来来往往的人多了,对吃住有需求,我家正好干起了农家乐。”林家大院“掌门人”李桂莲高兴地说,有了旅游资源,咱们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游客多起来,民宿跟上来。当年无人问津的农家院,如今已价值百万。

为景点服务的配套设施在跟进。塔石线上建起了福宁服务区,像高速公路服务区一样,供来往游客歇脚。同时备有简易针线包、医药箱、充电器、饮水机等,为游客服务。

沈北新区不断完善旅游客运网络,18条线路串联起沈阳国家森林公园、沈阳稻梦空间稻米文化主题公园、沈阳怪坡风景区等精品旅游景区景点,辐射乡村民宿和旅游农家乐63家、农村休闲采摘园70家。畅、洁、绿、美、安的百里精品旅游线路和生态文明景观带,聚了人气,带来财气。

不让任何一个地方的发展因交通掉队,辽宁人信心十足。

本文照片由本报记者李越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