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蓄势待发海天阔

辽宁日报 2019年12月12日

(上接第一版)

颁布实施省级营商环境法规,成立省级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推进不动产交易登记一体化,376项证照即办即取,为重大项目配备“项目管家”……“只许政府等企业、不许企业等政府”,一项项诚意满满的创举,赢得了企业和群众的信任。

恒力炼化先后投资562亿元,是信任的结果;英特尔项目一年内从签约到投产,也是信任的结果;全省平均每天诞生2000家市场主体,“双创”企业遍地开花……

——国企改革涉深水区、啃硬骨头,一些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朋友圈广为流传的“东北制药科研人员招贤纳士帖”得到了这家企业研究院院长刘素娜本人确认:“最高年薪500万元、干好有提成。咱这不论资排辈,院长的收入不是最高的。”

混改使东北制药活力奔涌。“今年VC价格跌到前几年的1/3,上半年公司营业总收入却同比增长9.65%,就是因为改革激发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研发能力提高带动产品结构调整,不再VC一品独大。下一步我们还要布局干细胞前沿领域,打造新的增长点。”刘素娜说。

今年,辽宁本溪钢铁、省城乡建设集团、省旅游投资集团等国企大集团、母公司,纷纷向社会资本发出混改邀请,涉及优质资产总额近2000亿元。用如此丰厚的“嫁妆”跟社会资本“联姻”,表明辽宁这个老工业省份在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将国企改革引向深入。

国企历史遗留问题攻坚取得突破,“僵尸企业”处置任务完成94%,盘活资产109.88亿元,妥善安置职工2.1万人。截至9月底,全省189户重点国有企业实现营收和利润同比增长8.2%和13.3%,省属企业营收和利润连续33个月实现双增长。

——对外开放加快步伐,开放范围和层次不断拓展。

“我喜欢中国诗歌。”日本电产(大连)有限公司总经理五十岚一嗣说,他来大连已有一年半时间。

日本电产主要生产汽车马达,公司计划未来几年在中国投资7亿美元扩张产能。“大连金普新区建设新日本产业园,又给我们20万平方米厂房用地,我正在邀请上下游企业入驻。”他笑着说。

率先在省级层面创建“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加快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建设、为重特大产业外资项目开辟“绿色通道”……今年前三季度,辽宁全省新设外资企业460家,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中东欧17国进出口增幅分别为3.2%和23.4%。

辽宁东盛集团这几年投资节奏明显加快,董事长文起东幽默爽朗:“咱辽宁是关外一条龙,蓄势待发海天阔,再不来可就赶不上趟儿喽!”

发挥优势

开创发展新格局

如何把改革开放激发的活力,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推力?辽宁人找到要诀。

——强化工业制造看家本领。

没有火花灼眼,没有切割声刺耳。长近三米、最薄处只有5毫米的大型核电叶片,在大连光洋科技集团五轴铣车复合加工中心,被一次装夹、铣削成型。

今年上半年,我国中低档数控机床市场出现下跌,而及早转型主攻高档五轴数控机床的大连光洋,订单猛增250%!董事长于德海反复强调“抱团创新”。“机床是‘工业母机’,要冲破国外技术封锁,凭企业一己之力,不行!”

2009年起,大连光洋给无锡某公司做核电叶片机床的应用验证,前后研发四代、用了8年多时间。于德海说:“国家支持重大科技专项研发资金近700万元,我们自己投入5000多万元,用户拿出近1亿元资金用于切削试验耗材。后来跟客户的专项合作,基本上都是这个模式。大家劲往一处使,只为装备制造业早日实现国产化,不再受制于人。如今,大连光洋已拥有全技术链、全产业链,开始有意识地采用其他企业的国产零部件。大鸟带着小鸟飞,国产装备必须成雁阵……”

辽宁提出,牢牢抓住制造业当家优势,把实体经济家底做厚实。今年以来,全省持续推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三篇大文章;围绕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特色化、绿色化,滚动推100个智能制造重点项目。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何庆预测,到2020年,全省先进装备制造业主营收入占全行业比重将达到60%以上。

——做好产业结构调整加减法。

辽宁省内发展不平衡,腹地沿海各有短长。如何在千方百计扩大投资的同时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力争“无中生有”。虽然钢铁、水泥产能全球萎缩导致耐火材料需求下降,但生产高炉耐火砖的三华集团先人一步,将产业链延伸至设计、建炉、安监等全套服务,不仅在国际市场技高一筹,也将传统产品利润提高两成。

把握“后发机遇”。资源禀赋差、产业底子薄的朝阳市,今年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民间投资增速在全省均排名第一。市委书记蹇彪道出个中缘由:“利用土地优势高标准布局产业体系。白纸一张露锋起笔,好戏在后头!”

舍得“有所不为”。“招商引资绝不‘挖到筐里就是菜’,三高一低、傻大黑粗的,眼前效益再好也不要。”丹东招商局负责人如是说。

——下好区域协调发展一盘棋。

大连市长兴岛经济区藏龙卧虎!

0.6平方公里的精细化工创新园区内,有7位院士、400多名科技精英,他们主导的一大批优质项目已入驻岛上创新平台及产业园。

PVC环保催化剂项目负责人姚伟告诉记者,项目已进入中试测验阶段。“新材料成本仅为含金替代剂的1/5,国家要求2025年之前淘汰含汞催化剂,这是个巨大的市场。”在岛上,类似的“金种子”眼下有数十个!

长兴岛经济区管委会主任杨广志谋划科研、产业“双链齐舞”,旨在布局精细化工产业集群。而在辽宁省委常委、大连市委书记谭作钧眼中,长兴岛的这步棋,是将大连打造成“能源科学城”“能源谷”的关键一招。“立足自然禀赋、人才优势,大连正在进行未来30年国土空间规划,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张蓝图绘到底。”

沈阳铁西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庄河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本溪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各市区县因地制宜,延“链”聚“群”连成“带”,区域协调发展有了产业支撑,辽沈大地舒筋活骨,跃动起来。

招才引智

撑起发展“人”字梯

“人往高处走,不怨‘雁南飞’。我一直在用两倍、三倍于南方同业的薪酬待遇把高端人才吸引过来。”沈阳富创精密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广文说。

“幸福来得太突然!”获评副高职称9年之后,辽宁天意石油装备总工程师李伟今年终于评上正高,“这是一种认可,咱创新更有劲头了。”

今年以来,辽宁继续改革人才管理评价制度,鼓励支持大型民营企业开展自主评审,加大对高科技人才的奖补培养投入,进一步精简高校录取新生和毕业生的户口迁移程序。前10月,沈阳累计投入1298.9万元培养和引进高技能人才,人才引进保持正流入态势……

一场细雪,将长兴岛包裹在晨雾中。大连造船厂的泊位上,30万吨油轮改装工程热火朝天,叮叮当当的击打声在海面回响。

从造船转向改装,两年来营业收入翻着番往上涨。这样的好日子,让冷清了几年的港口骤然忙碌,也让船厂生产部部长张赫有了新的“烦恼”——他一点都不担心订单,而是操心上千工人的后勤保障问题。

“最难的时候已经过去,小岛就要热闹起来了!”

(转自12月11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