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迎东(右)介绍自主培育的百合种球。
本报记者 孔爱群 方 亮
提要
在不久前结束的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总结会议上,我省两家单位和两名个人获科学技术部通报表扬。他们是我省科技特派员队伍中的杰出代表,多年来,“科特派”奔走乡村,让科技牵手农业,促农增收,促业兴旺,让广袤的黑土地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开出创新花,结出科技果。
截至去年年末,我省省级科技特派团已累计派驻科技人员4370人,开展服务3万余人次,示范新品种、新技术366项,建立示范点(示范基地)127个,示范面积超3万亩,为我省乡村振兴、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人生地不熟的农村,“科特派”是如何推广新技术的?又是如何让科技在黑土地上扎根的?当科技牵手农业,农村产生了哪些变化?
请看本报调查——
引子
冬日的辽宁,冰封大地,但凌源市宋杖子镇宋杖子村马成功的大棚里却春意融融,成片的百合花郁郁葱葱,含苞待放。
这两天,马成功正忙着销售棚里的百合花,因为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凌源花卉产业科技特派团制定的技术标准,他种的百合优质化率达到95%,每枝花比市场售价高出3元,一亩地比过去增收3万元。
凌源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量集中,日照充足。上世纪80年代,当地农民就借日光优势大力发展保护地花卉和蔬菜反季节生产。如今设施蔬菜和花卉已成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产业,温室黄瓜、辣椒、百合、郁金香、菊花等已发展成为全省有影响力的特色产业之一。
但由于新品种、新技术普及辐射不到位,尤其是优良抗病、抗逆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不健全,加之农民为获取高产量,导致农药、化肥投入增加,造成蔬菜、花卉病害日益严重,土壤出现盐渍化,土传病害、根结线虫等疑难病虫害普遍发生,蔬菜、花卉生产条件渐趋恶化。
为有效解决产业问题,省科技厅于2007年组织下派了凌源花卉产业科技特派团,针对凌源蔬菜、花卉产业状况开展技术攻关、创新与示范推广。
作为示范户,马成功用专家提供的土壤消毒剂和消毒技术对土壤进行改良,解决了温室多年重茬导致的病虫害问题,实现了百合提质增效,看到他种的花长得好,能卖上价,附近花农纷纷跑来取经,一传十,十传百,新技术得以有效推广。
以点带面,多年来“科特派”在凌源市建立多个花卉生产科技示范基地,引进花卉新品种150个、蔬菜新品种12个,推广新技术20余项,为农民和企业解决了百合、郁金香、玫瑰、洋桔梗、切花菊等优质鲜切花标准化栽培技术,果菜类蔬菜优质高效设施栽培模式等技术难题,近几年,平均每年推广设施蔬菜4万亩、花卉2万亩。
示范带动让农民爱上科技
11月23日,岫岩满族自治县下起雨,山区更添了一层湿寒。
虽是周末,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科技特派团团长张季军却没休息,他带着特派团的两名成员驱车两个多小时,来到杨家堡镇团山子村蘑菇种植大户赵广宇的滑菇大棚。
“你看这双层棚里蘑菇出的时间就长,已经第三茬了。”赵广宇边领专家进棚边兴奋地汇报,“这一个菌袋至少要比单层棚多出三两菇,一斤菇3元钱,一个大棚1.5万个菌袋,增收就是1.5万元。”
滑菇是人工栽培食用菌,春种秋收,9月中旬到11月中下旬出菇,一般能出两茬半。但今年赵广宇新建了一个双层棚,情况就不一样了。张季军告诉记者,双层棚能调节温度,夏天太热可降温,冬天过冷能保温,特别适合滑菇这类低温菌种。目前南方部分地区已普及双层棚,但岫岩县的两万多户菇农却还用传统的单层棚。
“多建一层棚就多花一份钱”,菇农不想增加成本的普遍心理,让双层棚的推广遇冷。为了用事实说话,张季军决定用科技特派团项目资金,给种菇大户赵广宇免费建个双层棚,示范推广。
今年夏天,种了8年菇的赵广宇建起了第一个双层棚,仅半年工夫,他就尝到了双层棚的甜头:建一个双层棚8000元,增收1万多元,当年投入当年回本。“明年,我的18个滑菇大棚全部建双层棚,过完年就建!”当初不愿建双层棚的赵广宇这下来了劲头。
眼见为实,跟专家比,农民更相信邻居。常年与农民打交道,张季军深知做好示范的重要。为了推广科技,他带领特派团先后在几个乡镇建立了滑菇示范基地、大球盖菇示范基地和羊肚菌示范基地进行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带动周边地区以每年30%的栽培量快速推广。
示范基地既是“试验田”也是辐射源。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康平县果树省级科技特派团团长吕德国表示,“科特派”的任务是把好的技术送到田间地头,让农民爱上科技,并学会用科技致富,而这离不开技术示范。
过去,辽阳以北不产优质大苹果,寒富苹果之所以能向北推移200公里,由最初的几万亩推广到现在的170多万亩,就得益于全省各类气候区的200多处“寒富”苹果试验示范园的辐射带动。
“示范园按专家的意见整形修剪、花果管理、自然生草、节水灌溉、肥水一体化等,为广大果农提供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样板。”康平县方家屯镇人大主席团主席唐利说,在专家指导下,镇里建成100多亩示范园,土肥水简约化增效技术、高光效树形及简约化修剪技术都在示范园试验应用。
在示范园的带动下,果农纷纷跟进,几年工夫,“寒富”就发展成为康平县优势主导产业之一,产业规模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居领先地位。
在全省,“科特派”通过建立各类示范基地,让科技的星火,在农村渐成燎原之势。
技术培训让农民变身“土专家”
缺人才,是“科特派”到农村后最深的感受。为补齐这个短板,给农村留下一支带不走的专家团队,全省“科特派”把培训当成一道必答题,给出了不同的解法。
义县果树科技特派员王宏每次下乡都带着修剪果树的大剪刀。他培训的第一批学员,是村子里栽种果树较多的“一把手”。这样,专家带的村党支部书记慢慢就成了懂科技的“好把式”。他们又带出几个小组长,成了剪枝、嫁接、育苗能手。没几年,林果种植的人才队伍便在义县迅速壮大起来。
作为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副所长,王宏经常蹬上黄胶鞋往乡下跑。为了提高义县果农的科技水平,他一年四季抓培训,农家炕头、果树园里,风雨无阻,处处都是他忙碌的身影。多年来,他累计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467场次,组织外出参观学习71批次,培养了68名乡村果树专家、236名果树技术员,有412名农民技术员被选送到省内农业高等院校脱产学习。
巩凤龙是义县张家堡镇报恩寺村种果树的“元老级”人物,以前是个固守传统的顽固派,在王宏的培训指导下,他成了知名的乡村果树专家,妥妥的技术派。不仅自己种了200多亩果树,作为经纪人的他还把全村的苹果卖到了东南亚等地区。
在全省“科特派”的努力下,农村“土专家”越来越多。
在康平县方家屯镇东小房身村,有一个50亩“寒富”苹果示范园,每次吕德国下乡都要过去看看。这个管理精细的果园属于于光远,他是最早一批接受培训的农民,2003年就开始栽植“寒富”苹果的他,俨然已成为当地的技术专家。
“专家谈不上,但附近乡镇甚至外县果农有问题都会咨询我。”于光远笑着对记者说。多年的果树栽植经验加上自学和听课培训,让他掌握了从修剪到肥水管理的全套栽植技术。
针对辽宁苹果新区果树从业人员现状,吕德国带领团队成员一年12个月在各地开展技术培训,先后培训果农60万人次,解决了农村100多万人口的就业问题,创造经济效益100多亿元,为辽宁苹果产业发展作出贡献。
乡村振兴最需要的是人才。近年来,我省围绕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组织实施农民技术员培养工程,发展立体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体系。依托沈阳农业大学等9家单位,根据全省农业生产实际需求,每年开设蔬菜、果树、畜禽等十余门专业课程。截至去年年末,累计培养农民技术员2.3万人,返乡学员共成立专业合作社1610个,建立家庭农场330个。
有了一技之长,农民变得更有情怀、有尊严,致富的劲头也更足了。
科研攻关 为产业健康发展把脉
作为我国北方最大的百合切花产业基地,凌源每年种球进口量超过6000万粒,种球完全依赖进口,制约了产业发展。
为了不让产业发展受制于人,相关科研人员一直致力于百合种球自主培育研究。但因培育周期长,从微茎尖培养成商品球最少需要6年,其间除了要克服长不大、长不好、存不住等诸多技术问题,还要做好母球脱毒、田间生产、采后处理等,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让整个培育过程功亏一篑。
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近三年在技术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建立了百合种球繁育三级技术体系,填补了国内空白。
11月25日,在省农科院百合种球采后处理车间,凌源花卉产业科技特派团成员、花卉所的专家正忙着处理刚从庄河基地采收回来的百合种球。
“采后处理是百合种球培育的必需环节,每年进行一次,一般两周时间,这已经是收尾了。”见记者冻得直搓手,花卉所百合研究室主任杨迎东说,这条件算好了,过去全靠人工,今年首次用上自动筛选设备。
“一粒百合种球3元钱”,从筐里拿起一粒拳头大小的种球,杨迎东强调,这么大的才能用于切花生产,周径小于16厘米的籽球冷库存放两个月后,明年还要返回培育基地继续栽培。
“今年,花卉所培育出60多万粒百合种球,现在凌源的个别花农已用上自主培育的百合种球。”杨迎东说,自主繁育的种球有两大优势,即运输距离短,存储时间短。经三年试种比较,质量均达到或超过进口种球。
“解决了百合种球自主培育问题,接下来就是产业化问题了,相信产学研多方合作,百合种球国产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杨迎东充满自信。
除了百合种球,郁金香种球国产化也在进行中。花卉所研究员屈连伟告诉记者,郁金香种球国产化的基本技术如田间种球扩繁技术、花芽分化人工调节技术等已经突破,只差寻找合作企业进行转化。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科特派”不仅把先进技术带到广袤的黑土地,还为农村产业健康发展“把脉”。
岫岩县是食用菌适生区,食用菌已成为当地特色优势产业之一。种菇农户2.9万户,辐射24个乡镇、196个村,香菇作为主栽品种在全国有很大的影响力,近几年每年产量都超过2.5亿袋,很多农民靠种菇致富。
但随着栽培量的增加,林菌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减少木屑消耗量,又不影响产业发展,成为一道亟待破解的难题。
张季军结合当地实际,提出香菇提质增效、合理整合林业资源、选择替代料、多元化发展食用菌和引进珍稀品种等建议,被当地政府采纳,为突破食用菌产业发展瓶颈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此外,在我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广大“科特派”也是重要力量。2016年以来,我省通过加大科技特派员覆盖力度,实现了省级科技特派团对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全覆盖。围绕康平、彰武、北票的设施蔬菜,岫岩、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的食用菌,义县、建昌的果树等30个农业特色产业,选派32个省级科技特派团开展科技扶贫对接,为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涉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本文照片由本报记者孔爱群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