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日常生活有着复杂的规范

辽宁日报 2019年12月10日

本报记者 王云峰

提示

现代人阅读古文时,常常发现,句法、字词都懂了,但对原文的理解却还隔着一层。究其原因,还是今人对古人的生活情况缺乏了解。要想真正理解古人,有必要对古人生活习俗的方方面面有系统性的了解。《中国古代衣食住行》专论古人服饰、饮食、宫室、车马等生活的情况及相关文化现象,作者从古代文献语言中尽可能最大限度地还原其原貌。虽然这是一本小书,但对我们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

中国古人日常的衣食住行中有很多讲究,本书作者详细而又清楚地讲解了相关物品的类别、材质、款式、做法和用法等知识,还主要介绍了这些物品在使用过程中的礼仪。许多地方与今人的理解大相径庭。

上古时,一日两餐,吃饭用手抓

民以食为天。与今人一日三餐不同,古人是一日两餐。第一顿饭叫朝食,又叫饔。古人按太阳在顶空中的位置标志时间,太阳行至东南角叫隅中,朝食就在隅中之前,那个时刻叫食时。依此推测,大约相当于上午九点。

第二顿饭叫餔食,又叫飧。一般是申时(下午四点左右)吃。飧,“食之余也”。古代稼穑艰难产量不高,取火不易做饭费时,因此晚餐一般只是把朝食剩下的(或是有意多做的)热一热吃。现在山西、河南、河北几省交界的山区还保留着这种每日两餐、晚餐吃剩饭而不另做的习惯,且多为稀饭。

饔飧既然是一天中的两顿正餐,因而也就可以泛指饭食。《孟子·滕文公上》:“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饔飧在这里即指自己烧饭吃。

因为一日两餐,因此古人没有睡午觉的习惯。因为“昼寝”必在两餐之间,吃了睡,醒了又吃,不久日落又该就寝,一天什么也干不成了。

上古吃主食时主要用手捏。《礼记·曲礼上》:“共饭不泽手,恐为人秽也。”其实吃肉时,用刀割开后也是用手抓着往嘴里送的。正因为手与直接进口的食物接触,所以古人饭前要洗手。

裆原属上衣,类似背心、马甲

说完了吃,再说说古人的穿。在古代,当衣与裳并举时,衣指上衣,上衣又叫襦。以襦相对的是深衣。深衣长至踝部,很显然,襦与之相比是短衣。襦是一般人(包括奴仆)平时所服,深衣则是贵族上朝和祭祀时穿的,庶人以深衣为礼服。裳,在《说文》为“常”的异体字。“常,下裙也。”

贴身穿的上衣又称为“亵衣”。古代的罩衣叫裼。裼衣外还可以再加上一层外衣,谓之正服。

“裤”字在古代写作绔、袴。《说文》:“绔,胫衣也。”《释名》:“袴,跨也。两股(大腿)各跨别也。”这说明古代的裤子没有裆,只有两个裤筒,套在腿上,上端有绳带以系在腰间。所以那时的裤子其实比较像我们现在儿童穿的开裆裤。因为裤子是没有裤裆的,人们就会在裤子外面围一些类似今天的围裙的裙子——蔽膝。

裤子没有裆,人们骑马或者跑步时自然感觉不便,于是从军营开始渐渐的就改变了,游牧民族发明的有裆的裤子,到了汉朝时在中原也开始流行。这种裤子在汉代叫穷裤,与今天的低腰裤类似。

既然相当长一段时间,古代的裤子没有裆,那么裆在古代又作何解?裆在古代属上衣类,也写作当,又称公式裆、两当,类似今天的背心、马甲。

与裤子相关的一个词——纨绔,我们今天还很常用。纨是织造较为细致的生绢。纨绔就是有钱人的裤子,所以后来专用以指富贵人家不务正业的子弟。

古代作品中常常提到缙绅(搢绅、荐绅)也与穿相关。缙绅原是古代官员的装束,因而也作为官员的代称。《集解》:“李奇曰:‘缙,插也。插笏于绅,绅,大带。’”缙、荐是搢的假借字。笏是古代君臣朝见时手里拿着的狭长板子,用来说话时指指画画或记事。

床是坐的,几是靠的,椅和凳由胡床而来

许多人也许不知道,中国在南北朝以前是没有桌椅凳的,坐时就在地上铺张席子,所以说“席地而坐”。睡觉也在席子上面,所以又有“寝不安席”“择席之病”的说法。稍讲究一点的,坐时在大席子上再铺一张小席,谓之重席。

竹席最初叫箦。《史记·范雎列传》:“雎佯死,即卷以箦,置厕中。”这和后代以席裹卷尸体草草埋葬是一样的。

古代室内设几。几为长方形,不高,类似现在北方的炕桌或小茶几,但作用却与炕桌等不同,主要是为坐时凭倚以便休息。《诗经·大雅·公列》:“俾筵俾几,既登乃依。”意思是让人给宾客铺设好席、几,客人们登上了筵席,靠在几上。

古代的床也与现代的床不同,较矮,较小,主要是供人坐的而不是用来睡觉的。大约到南北朝时期床才是坐卧两用了。

东汉末年出现了一种“胡床”,这是北方游牧民族为迁徙方便而创制的,中原地区在民族交往中将其引进。胡床可以折起,类似今天的马扎,所以又称绳床、校(交)椅。因为胡床轻巧便于搬动,所以常常移至室外使用。后来的木质交椅、今之折叠椅、凳,就是由胡床发展而来。

康、庄、间道与长亭皆与出行的道路有关

古代有关道路的名称要比今天多。凡人、车常走的地方都叫道或路,比较宽阔的叫康、庄(康、庄都有大的意思),岔路多的叫衢、逵。街与衢也没有什么分别。

此外还有一些道路的名称。小路叫径。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度秦王虽斋(斋戒),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径又称间道。《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萆(同蔽)山而望赵军。”

现代人也常说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蹊也是小路,桃、李树下的路自然是小路。

冲是交通要道,冲要则通常专指军事上重要的地方,也可以说要冲。《后汉书·南匈奴传》:“连年出塞,讨击鲜卑,还复各令屯列冲要。”

古人早就知道大路两旁应该植树。《国语·周语》:“列树以表道。”可见古代路边确实栽树。

为了行人,当然首先是为了君王的使者和官员走在路上能及时得到休息,主要道路上通常会设有馆舍,有人看管,备有粮柴。大约秦汉之际这种路上的馆舍就叫亭。亭者,停也,意即供行路者停下休息的。汉高祖刘邦未起事前就是一位亭长。后来又有长亭和短亭的区别,据说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这时的亭似乎已经纯粹是供人歇脚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