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名年轻人组成宣讲团,把党的政策转化成乡语乡音

做“理想邮递员”传播党的声音

辽宁日报 2019年12月06日

本报记者 王卢莎

在丹东市振兴区汤池镇有一群年轻人,他们组成一支“理想邮递员”青年理论宣讲团,将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转化成“理想的包裹”,以面对面和零距离的宣讲方式,用乡音传播到广大农民的心坎儿里。

12月3日,记者来到汤池镇,“理想邮递员”们正在排练一堂微宣讲。“我们坚持用红色宣讲扮靓绿色村庄,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声音。”团长高潘说,他们要用小角色传递大能量,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蓬勃力量。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这支年轻的宣讲队伍——“理想邮递员”应运而生。“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农民对新思想的关注度空前提高。如何让新思想真正走进农民的心坎儿里,成了我在工作中思考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回想当初的情景,高潘的心情很激动。由高潘牵头,14名省委选调生、大学生组成了“理想邮递员”青年理论宣讲团。别看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6岁,但其中有熟悉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硕士生,有具有丰富播音主持经验的“超级演说家”,还有拥有多年乡镇工作经验的“三农服务员”。“理想邮递员”们常常早上五六点钟就骑着自行车出发了。他们把书本上的政治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群众语言,转化为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快板、三句半等文艺形式。为让宣讲接地气、聚人气,“理想邮递员”们创新宣讲方式,搭建“农家院党课”“集市流动党课”新平台,让理论宣讲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将理论宣讲从会议室搬到了农家院落、田间地头、农场集市、大棚车间、学校、部队等地方。“现在,我们镇有许多来自农村的小朋友,也能背上几句‘人人播洒绿色美,处处享受好风光’,这都是我们宣讲的人居环境主题快板的内容。”高潘的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两年来,“理想邮递员”始终坚持用“最小的自己”去做“最实在的事情”,始终坚守着“以青春之名,奏理想之歌,赋宣讲新义”的团队初心。截至目前,他们累计开展“走好中华传承路”“红色宣讲扮靓绿色村庄”“礼赞70周年”等巡回理论宣讲活动110余场。其中,专场宣讲60余场,线上线下惠及党员干部群众14万余人次,用乡音传党音,让宣讲得民心。

近日,“理想邮递员”青年理论宣讲团荣获中宣部办公厅2019年“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