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卫平
核心提示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新部署,是谋划中国之制、中国之治的系统思考和整体设计,这对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使命担当,思考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回答了“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的重大政治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聚焦、谋划什么问题决定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前途命运。
改革开放新时期,党中央先后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根本问题进行认真思考,以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作出回答,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前面三个根本问题具有综合意义,体现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升华。
聚焦国家治理问题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新实践的亮点。我们党领导改革开放这项史无前例、前无古人的创新事业,必须解决好国家治理如何现代化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各领域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要取得“立治有体,施治有序”的整体结果。中国的国家治理既面临着国家大、人口多、发展不平衡等传统性难题的困扰,又承受着快速发展带来的矛盾集中尖锐呈现的现代性问题的压力。怎样应对巨大挑战并战胜严峻风险,我们党必须对此作出回答。
十九届四中全会肩负起这个使命,旗帜鲜明地回答“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从而以明确的发展步骤和前进路线图为党领导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指明了方向。
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时代要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吹响新时代党领导人民砥砺奋进的集结号
国家治理不是简单的行政事务,从根本上说是政治大局。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长期实践积累了国家治理的丰富经验,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创新探索打造了国家治理的鲜明中国特色。
选择什么样的治理道路,采取什么样的治理方式,国家性质和社会制度具有决定意义。一个国家治理道路和治理方式好不好,本国人民群众感受最真实最准确,因而最有发言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以这一制度体系为依循形成的国家治理道路和方式,在当代世界发展和全球治理中充分显示出比较优势。十九届四中全会以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进行概括,第一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出全面论述,并指出这些显著优势是我们坚定“四个自信”的基本依据。
十九届四中全会用“三个是”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定位,从性质属性、生命体征和价值意义的层面,揭示了我国制度和国家治理具有的中国特色,奠定了坚定“四个自信”和增强战略定力的思想基础。十九届四中全会以全面的部署、创新的举措和系统的安排,积聚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而不懈奋斗。
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系机理,推动制度优势向国家治理效能转化
制度的规范功能表现国家的治理效能,国家治理离不开制度建设。改革开放深入推进过程中,我们党的认识不断深化,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互动,为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提供了保证。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制度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大命题,并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紧密相结合,清晰地显示了制度建设与国家治理的内在关系。
制度建设作用于国家治理的机理集中表现为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从党中央与时俱进的思想发展轨迹看,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认识最初主要侧重在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上,逐渐又拓展到代表人民利益和发展民主政治上。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制度建设,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有极其丰富而深刻的论述。十九届四中全会系统总结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鲜经验,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角度全面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并要求“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证”。
把制度优势与国家治理效能相联系的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大创新成果。这表明,制度优势是个综合概念,不能停留在某个方面的认知上。经济效率固然重要,但治理效能更加重要。从一定意义上说,制度是国家发展最为重要的“软实力”,制度在提高国家治理效能上彰显优势,是我们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定力秉持和路径依赖。
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部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战略支撑
如果说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主题侧重在部署全面深化改革上,那么,十九届四中全会的主题则集中在部署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上。我们可以从一个细节来看两次全会的区别。前者明确“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后者提出的则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本身的总体目标。虽然都从总的目标进行定位,但内涵是不一样的。前一个总目标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发展方向,后一个总体目标则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指向。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总体目标,实际上已经包含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
发挥制度的整体优势要求制度体系化。无论是全面深化改革,还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制度建设不仅要求覆盖各个领域,而且要求方方面面的制度形成合力作用。一项项制度如果互不相关,就会影响制度优势向国家治理效能的转化。因此,发挥制度整体优势,必须着力加强制度的体系化建设。
十九届四中全会又一个重大创新就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全会聚焦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分13个部分作出工作部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突出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体现把党领导一切的重大政治原则贯穿于各项制度建设中,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按照党中央的全面部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制度体系化建设成为实现民族复兴的有力保证。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