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画 董昌秋
肖复兴
几天没去天坛,银杏树的叶子全黄了。进北门的二道围墙内,大道两旁的两排银杏树的叶子遮天盖地,一片金黄。大自然在这个季节里,才如此奢侈地将这样炫目的色彩,通过银杏树,挥洒在人间。
其实,秋风一刮,大多数树的叶子会渐渐变黄,但哪一种树的黄叶,也无法和银杏树叶相比,其他树叶只能说是黄,甚至是枯萎的黄,而缺少了银杏树叶黄中透亮的金色。只有银杏树叶,才有这种金黄色,用绘画中独有的“提香色”,可以与之媲美,透着晚秋初冬时节一种依然旺盛的生命力。
在天坛,为银杏树拍照,或者以银杏树为背景拍照的人很多。这是这个季节里天坛最常见的景观。大多数是外地游人,他们刚进天坛,一眼撞见这样蔚为成阵的金黄色,自然要叹为观止,忍不住拿出相机或手机。北京人,尤其是经常来天坛的北京人,一般不会在这里和外地人抢镜头。这里的银杏树固然漂亮,但这里的银杏树长得高大,叶子浮在半空,照出的照片,叶子显小,没有看到的那样壮观。
走过这两排银杏树,往右拐个弯儿,到了祈年殿大门前,再往右拐个弯儿,丁香树丛边的绿草坪上,并排长着两株银杏树,长得高矮合适,枝繁叶茂,北京人会选择到这里拍照,让这里成了网红打卡地。每年这个季节,路过这里的时候,我都会看见不少北京人拍照。一组人马,又一组人马,排着队,有次序地分别跑到那两株银杏树下,手机、相机,“啪啪”一个劲儿地照。树上树下,都是金光闪闪的银杏树叶,叶子厚厚地铺在绿色的草坪上,黄绿相间,更是鲜艳夺目。照相的人,会弯腰捧起满满一把银杏树叶,然后伸直了胳膊,朝天空撒去,纷纷如金雨飘落,照相的人不失时机地按下快门。每年,都会看到这样的“金雨”飘飘落落,都会听到这样的快门声响起,还有随之而起的笑声朗朗。
今年立冬那天路过这里,看到一群女人在树前换装。在这里照相的女人换上漂亮的外衣、披上漂亮的头巾,是经常出现的事情,不足为奇。这天,这群女人不一样,她们不是换件外衣、披条头巾,而是光着胳膊露着腿,换上了旗袍。脱下了皮鞋或靴子,光着脚穿上了船鞋,然后,次第跑到银杏树下拍照。虽然,这天天气不错,阳光很好,但毕竟已是立冬节气,这样一身装扮,还是冻得她们有些哆嗦。
这是一群50多岁的女人,芳华已逝,但还没有到老年,抓住人生后半程的好时光,为自己拍下这个年龄段最漂亮的照片,留一份纪念,冷一点儿,也算不了什么。秋末冬初的银杏树,和她们人生的这个时辰正相配,那一片金黄,是她们最灿烂的金黄。
一个身穿红色旗袍的女人,袅袅婷婷地跑过去,倚在银杏树旁,左腿弯起,脚后跟蹬在树干上,双手背后,昂首挺胸,等着拍照,阳光透过头顶的银杏树叶,斑斑点点洒落在她的脸上和身上,碎金子一样光芒跳跃。在这一群女人中,她的个子最高,身材最好,穿上这一袭红色旗袍,俨然模特,格外打眼。我忍不住拿出手机,抢拍下一张照片。
等她从树下跑过来,路过我身边的时候,我把手机打开给她看这张照片,夸奖她:看,多漂亮啊!
她拿过手机,仔细看了看,笑着回头冲女伴叫了起来:快看啊,这位大哥拍得真好看!
我对她说:不是我拍得好,是你长得好。
她的伙伴们围上来,看后,纷纷说:真是好看,把你拍成18岁的姑娘了!
她笑着直摇头:还18呢,都50多了。然后,她转头对我说:都53了!
伙伴们怂恿她,还不把这照片发到你的手机里?她便要加我的微信,我说,不用这么麻烦,我用你的手机再给你拍几张,不就得了!
她把手机递给我,又跑到银杏树下。我为她拍了几张,她一张张看,不住夸我拍得好,她的伙伴也凑过来看:这张拍得最好,风把旗袍都吹起来了。
风把旗袍的下摆吹得很飘曳,她在一地金色的银杏树叶的衬托下,如玉雕一样,很是秀美。
这是一群刚刚退休的同事,约好了到天坛银杏树下拍照。她们一起工作多年,彼此熟悉,和我虽是素不相识,但在那一刻,却一起聊了很多。银杏树,在这里默默站了多少年,只有到这个时候,让人们向它走近,也让人们彼此走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