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么衡量世界

辽宁日报 2019年11月19日

洪兆惠

现在一有热点事件发生,在互联网上就会出现非白即黑、非正即邪的情绪撕裂。反对或赞成,不加辨别,更缺少思考,严重影响了人们对复杂事件的审视和判断。

遇到这种撕裂,我总是提醒自己:警惕极端。但是,我不回避,愿意带着一种好奇,在网上浏览那些充满撕裂感的帖子,琢磨它们的特点。它们的表达者,在看似正确和正义中,透露着偏执和专横、简单和夸张。特别是当他们感觉自己占据道德优势对他人指责时,往往扣帽子、标签化,有明显的暴力倾向。在信息时代,这种表达好像更容易“占领注意力”,容易引发众声喧哗,最终伤害的是人们的独立和理性判断力。

非白即黑是一种认知惯性,我感兴趣的是:这种认知惯性如何被激活,左右人的意识和情绪。某个事件成为热点,有极化思维惯性的人,最容易无视事件的复杂和多元性,根据自己的想象对事件进行曲解,把事件极端化。单个极化通过互联网演化成群体化。而制约这种认知惯性的唯一途径,是保持独立,坚守理性。我有位朋友,他的儿子在新世纪之初到国外留学。走前,他让儿子带上两本书,其中一本是歌德的《浮士德》。他对儿子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读懂读透这两本书。他认为,读懂了《浮士德》,儿子就会明白追求和行动是一个人生命活力所在;读懂了后一本书,儿子遇事就会独立和理性,就会警惕轻信和盲从。

互联网这个虚拟空间并不“空”,它是一张庞大的话语之网,社会热点事件在这张话语之网中往往被夸张或变形,与事件的本来面目相去甚远。对于热点事件,知不知道真相,从哪一个角度去看,认知会截然不同。所以,我对热点事件始终保持距离。这不是冷漠,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保持距离和警惕,是要追问事件的真相。追问真相的欲望就是理性。只要有走近真相的欲望,我们看事件就会有一种客观、审视、批判的姿态,就会摆脱非白即黑的思维定式。

理性还来自于自己的价值立场。我坚守的价值,是我衡量这个世事的标准,也是我如何认知热点事件的根据。一个人没有自己的价值立场,他就很难有定力。不管世事怎么复杂,我有我的一定之规。当然了,我的价值取向要端正,价值取向不端正,我对热点事件的认知就会偏执,就难以符合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