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余昌在舞台上朗诵。(王余昌供图)
本报记者 赵乃林
核心
提示
“长歌慷慨,是灌顶醍醐;韶华易逝,唯戏不落幕。让我的声音能走进灵魂,让我的故事能震撼心灵,我是传颂者王余昌。”11月8日,在“南海潮头又春风”——2019第二十届深圳读书月经典诗文朗诵会上,伴随着这样的画外音,一身戎装的王余昌走上舞台,慷慨激昂地朗诵起来……
王余昌,69岁,原辽宁人民艺术剧院演员,国家一级演员。十几年来,他以革命英烈事迹为主线创作诗歌,到全国各地朗诵表演,用声音塑造一个个可歌可泣的革命者形象,尤以平凡而伟大的战士居多。他的诗朗诵,是传承红色基因的一道风景线。
没当过兵,却是知名“老战士”
《今夜星光灿烂》是王余昌创作的第一首诗歌,也是参加演出朗诵最多的节目,社会反响强烈,网络视频点击量已逾几千万次。
记者了解到,这首诗创作的起因是王余昌见到一位部队的老首长,他患有阿尔茨海默病,问他家在哪儿及家人的名字,他说不出,但若问他早年参军时班长的名字、在某次战役中哪位战友牺牲了,他都记得清清楚楚,革命的印记已经刻在了他的生命里。王余昌很感动,他综合自己所了解的一些革命史料,在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相结合的原则下,创作了这首诗歌。
诗歌讲述了一个老兵晚年追忆到,1949年9月30日晚,他在天安门广场站岗值勤时幸运地见到了毛主席,这使他想起此前解放天津的时候,他们班开过一个会,大家表示一定要发扬我军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并与战友们约定“打这仗谁都不许死,等胜利了,咱们好一块儿进北平见毛主席”,可这仗打下来以后,全班就剩下他一个人了……他深情地面向苍天对战友们说,他是代表全班在天安门广场站岗值勤,明天咱们全班一起迎来新中国的第一个早晨。
王余昌的朗诵声情并茂,这情既来自内心,也来自表演功底。生活化的吐字、细腻的表演,使他的节目成为朗诵界一绝。他站在舞台上,仿佛就置身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用浑厚的发音、有张力的表演和富于感召力的传递,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战火中的青春。
王余昌没有当过兵,但英勇无畏的战士形象却在他脑海里顶天立地,更是一个积淀在心底取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他说,多少战士为祖国、为人民九泉含笑,今天祖国脚步铿锵、人民生活幸福,但在我们的记忆深处,永远是鲜红的颜色。
舞台上的“多面手”,独爱上诗朗诵
1968年秋,16岁的王余昌下乡到新民,年底参加了县里举办的文艺会演。他被县文工团相中,次年4月便被调入县文工团。他以说快板书为主,还唱歌、跳舞、吹笙,什么节目缺人,他随时替补顶上。
不知不觉,9年的光景过去了。1977年秋,王余昌考入辽宁人民艺术剧院,成为一名专业的话剧演员。话剧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其主要叙述手段为演员在台上无伴奏的对白或独白。这个职业、这样的表演方式,日积月累、厚积薄发,王余昌爱上了诗朗诵并一发而不可收。
退休后,王余昌索性钻研诗歌的创作和朗诵。截至目前已创作出《今夜星光灿烂》《鲜花盛开的坟茔》《旗帜》《丰碑颂》《一颗没有射出的子弹》《英雄本色》《山谷的回声》《猪肉炖粉条儿》等40多首诗歌,共计4万多字。这些诗歌,实践了小中见大、大中藏小的辩证艺术思维。每年,他要奔赴全国各地演出三四十场;每首诗歌,他都要全情投入地朗诵五六分钟。
忘我的付出总会有甘甜的收获。2015年11月,王余昌荣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四届“夏青杯”朗诵大赛朗诵成人组一等奖。
家住烈士陵园旁,多半作品在这儿构思
王余昌的家就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附近,他每天都要到那儿走一走、转一转。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在那儿获得灵感构思出来的。
今年清明节前夕,王余昌在陵园的烈士纪念馆看到一支锈迹斑驳的“上海”牌金笔,笔帽套在笔杆上,14K金的笔尖还透亮。他端详着这支笔,泪水夺眶而出,这是哪位烈士留下的遗物呢?他牺牲时正在写着什么?那些天他就像丢了魂儿似的夜难成寐、食不甘味了,每每想起这支钢笔,就会陷入沉思……
恍惚之中,王余昌似乎看见那支钢笔的主人迎面走来——战士是那么的年轻,是个连20岁都不到的小伙子,部队的战地记者。那名战士对他讲:“战争真的很残酷,眨眼间就会阴阳两隔,他说他想家、想娘、想吃家乡的小鱼儿炖豆腐。他说他不怕死,就怕被人忘记……”战士就像是当年他邻居家的小哥哥,那么鲜活地和他唠着嗑儿。
创作中,王余昌就是战士、战士就是他……当写下这首诗的最后一句“此生无悔入华夏,若有来世,我的户口还落在咱们中国”的时候,他已经泪流满面,失声痛哭……
王余昌的父亲是一名共产党员,王余昌与兄弟姐妹9人也都是共产党员,这是他今生感到最为荣耀的事。“共产党员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奉献、意味着牺牲、意味着责任、意味着为了人民的利益宁愿献出自己的一切。”王余昌说。
王余昌所创作的都是歌颂革命英烈的主旋律题材作品,他的朗诵总是饱含深情,浸润着听众的心灵。他告诉记者,他的余生会这样一如既往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