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铁英
身板笔直、嗓门洪亮,今年64岁的高洪军是个典型的东北汉子。从部队到地方,从务农经商到成为远近闻名的企业家,多年来高洪军唯善是举、慷慨助人。
1984年,高洪军从驻丹东某部队复员回到吉林老家,不久经朋友介绍来到抚顺市顺城区河北乡龚家村,进入橡胶厂工作。在这里,为人真诚、乐于助人的高洪军很快得到乡邻的认可。1995年,高洪军筹集50万元买下濒临倒闭的橡胶厂,又挨家动员招回40多名外出打工的村民,修缮厂房、改造车间。经过近一年的打拼,终于让橡胶厂起死回生。
从此,高洪军生意越做越大,热心公益、善待乡邻的事也越做越多。
开办华美洗浴,他把第一份福利送给龚家村160余名70岁以上的老人,让他们终身免费洗浴;开办华美旅店,每年他都收留严重智障或痴呆走失、无家可归的流浪人员,帮助他们换洗衣服,联系家人,送他们安全回家;为方便群众出行,累计出资40余万元先后建了3座桥,修路300余米;出资20余万元,为村民建起了文化娱乐广场……
2014年,高洪军又建起抚顺市锦辉养殖场,引领村民发展养殖业。2017年,高洪军再次投资2000余万元,建起占地50余亩的高家庄旅游度假村,为村民开辟新的致富渠道和就业岗位。在河北乡群众眼里,高洪军就是“活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