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狄文君
11月9日,在西丰县凉泉镇德胜村的中草药种植示范基地,刚挖出来的中药白薇根堆满了田间地头,务工农户正忙着将白薇根装袋。
见到记者,德胜村“第一书记”韩荣算了一笔细账:“种苗、地租、人工,再加上农药、化肥,一亩地需要投入6900元。药材去年种、今年收,每亩单是白薇根就能卖7650元。再加上两年可产出15公斤白薇籽,还能卖4500元。算下来,亩均年收益能达2600元,比种玉米至少翻了四番。”
贫困户李德民告诉记者:“去年,我把家里的土地流转给村里,一年净得流转金1200元。平时在基地干活儿,一天工资70元,年底还有分红,一年下来能有5000多元收入,俺轻轻松松就脱了贫。”
凉泉镇位于城子山脚下,药材资源十分丰富,品种有150多种。德胜村去年春天被镇里列为精准扶贫中草药产业种植示范区,同时成立了合作社。“有镇里的支持,村集体将50万元扶贫项目资金投到中草药种植项目上,种了1.33公顷白薇、6.67公顷苍术。今年,苍术的价格达到每公斤3元多。来年,单凭苍术就能让德胜村打个漂亮的翻身仗。”韩荣信心十足地说。
目前,凉泉镇中草药材种植面积达366公顷,全镇有5个村种植中草药。凉泉镇党委书记郭福钧告诉记者,未来5年,凉泉镇将把中草药材种植面积发展到666.7公顷,同时成立8个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以每股50万元加入联合社,分红收益归村集体所有,全部用于发展公益事业和民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