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动能带动大连工业经济加速跑

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6%
辽宁日报 2019年11月12日

本报讯 记者杨丽娟报道 大船集团自主研发的全球首艘30.8万吨超大型原油船(VLCC)顺利交付;大连重工集团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首套容量最大海上风机铸件成功下线; 冰山集团依托5G技术的远程服务正式投入商用;大连亚明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轻量化汽车关键压铸件及模具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国家智能制造项目通过验收……今年前三季度,大连工业企业亮点纷呈,捷报频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6%,增幅居全省首位,增速创年内新高。

高增速来源于新动能。今年以来,大连市以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动能转换、提质增速,通过建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服务秘书制度,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秘书服务全覆盖,深入实施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工业强基等工程,开展服务企业活动,出台专项资金、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等措施,切实抓好工业经济运行,盘活存量,培育增量,激发民营经济活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双轮驱动”,大连市有序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方面,加快推动装备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迈进,做优石化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大机床重组、中车旅顺基地等项目加快推进,恒力石化2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全面投产,150万吨乙烯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在电子信息制造业、新能源汽车、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产业领域,大连大力培育增量,推动激光电视、蓝光存储、汽车音响等产品创新研发及产业化,推进伊科能源、达利凯普等一批重点项目。此外,大力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集群,带动和培育集成电路装备、原材料等配套产业快速发展。

据统计,前三季度,大连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8%,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45.6%;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9%,快于规模以上工业18.3个百分点,上拉规模以上工业增速6.3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达43.4%,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成为全市工业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民营经济是大连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连市充分释放民营经济的发展活力,不断完善政策,引导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帮助企业解决融资等发展难题。前三季度,全市民营控股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9%,分别快于国有控股、外商控股企业48.5和29.4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6.8%,比上年同期提高5.3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达66.2%,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