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东
刘大先
贺绍俊
孟繁华
阎晶明
“金芦苇”工程“铁西三剑客”研讨会现场。
本报记者 赵乃林
核心
提示
近几年,从沈阳铁西走出的80后作家双雪涛、班宇、郑执,以“铁西三剑客”冠名享誉文坛。他们用自然流畅的笔法、朴实粗犷的语言、虚构现实的手法记录了东北经济转轨时期的改革大潮,以及人们对明天的美好向往。众多读者渴望通过他们的叙述了解当下和过去的东北。
10月31日,由辽宁省作家协会主办的“金芦苇”工程“铁西三剑客”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北京、辽宁的十余位专家学者、文学评论家畅所欲言,从这个创作群体产生的文学源流、社会背景、文学特色、社会意义等诸多方面展开研讨,深刻挖掘作品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
辽宁文学正在崛起,时代新人正在走来。他们不仅是中国当代文学的星辰,也是现实主义在中国文坛的新收获。他们将以新的精神气象,书写崭新的辽宁故事、中国故事。
追溯源流,“铁西三剑客”跟现代文学史的“东北作家群”在文脉上、精神上有着内在关联,与近几年辽宁文学的崛起、中国文学的活跃息息相关
对于双雪涛、班宇、郑执的创作,著名文学评论家阎晶明认为,他们既是辽宁文学的希望,也是中国文学创作领域非常重要的一支新生力量。他们被定义为“铁西三剑客”,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其必然性则与近几年辽宁文学的崛起、中国文学的活跃息息相关。
三位作家以群体的形式促成一个新的文学现象。东北作家以群体形象出现是有历史的。从现代文学史看,从萧红、萧军那代就叫“东北作家群”。从文学创作本身来说,东北作家群体也有自身特点,像萧红、萧军,无论他们走到哪儿,他们都有东北情结,他们不仅在艺术感觉上给人留下很多影响,更为重要的,他们的题材、他们的主题都是在写东北那片土地。就“铁西三剑客”而言,应该说,从他们的创作,包括他们个人过往谈创作所表达的内容,也可以看出,不管他们在不在沈阳、在不在铁西生活,他们的创作对象仍然是那片土地,是那里人们最现实的生活,这一点是跟现代文学史的“东北作家群”在文脉上、精神上有一种内在关联的。
著名作家滕贞甫认为,“铁西三剑客”的萌生、成长绝非偶然,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辽宁文学与时俱进所涌现出的时代新人。诚如新中国成立初期辽宁作为共和国长子所创造的工业辉煌,曾造就了那个时期辽宁文学的辉煌,而改革开放转型时期出生的双雪涛、班宇、郑执,他们的成长经历同样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他们的出现也是时代造就的结果。在《小说选刊》主编徐坤看来,举行这个“铁西三剑客”研讨会,不仅是辽宁文坛也是中国文坛的一件大事,这是继上个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以萧红、萧军、端木蕻良、舒群、骆宾基为代表的东北作家群体出现后,时隔将近一个世纪,辽宁的中青年作家老藤、孙惠芬、周建新、双雪涛、班宇、郑执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东北作家群又一次集体出现,书写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新的光辉一页。
作为一个新的文学现象,他们活力澎湃,关注现实、书写现实,呈现出辽宁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烙印
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应红认为,双雪涛、班宇、郑执都是80后,成长的环境也大致相似,作品表现的东北经济转型期的改革变化、老工业基地厚重的底蕴,创作的时代感以及创作中体现出的质朴粗犷的气质,已经代表着新一代东北作家的群体形象。
《当代》杂志社社长孔令燕认为,中国文学正处在新老交替时期,新一代作家在哪儿、后续在哪儿,这是令人关注的事情。令人欣喜的是,现在辽宁出了一批作家。一个作家、一个独立的现象形不成群体式行为,不能成为一种态势,所以“铁西三剑客”的出现让我们看到辽宁文学的未来,这片土地给文学提供了原料,这里适合文学的成长。可以说,他们的出现不仅是一个地方文学生态的希望,也是整个文坛的希望。作为新生力量,他们活力澎湃,关注现实、书写现实,呈现出辽宁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烙印。
《中华文学选刊》执行主编徐晨亮从“铁西三剑客”的创作上看到了强烈的美学特质。他说,双雪涛、班宇和郑执不约而同地写过全家聚在一起对话的场景,这样的场景让读者充分感受到三位小说家对话写作的魅力,可以强烈地感觉到他们赋予人物对话以流动的生活气息。让小说人物发声是三位作家共有的特点,这一定和辽宁地域文化有一定的关系。
三位作家可能不常生活在东北,但是他们的作品都用这样或者那样的方式与辽宁或者东北的文化传统发生着连接。
他们笔下的工人形象应该是在繁荣发展时代里不能被忘记的一群人,是非常宝贵的文学形象
徐晨亮认为,双雪涛、班宇、郑执都来自沈阳铁西,他们的作品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跟铁西有着密切联系,但是他们的作品从文学价值、文学意义上讲决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地域,而是为当下整个文学生态提供了特殊的值得讨论的现象。我们把“铁西三剑客”放在一起来讨论的时候,并不是取他们身上的共同点去谈最大公约数,而是他们三个人身上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学特色。
在《小说选刊》副主编李晓东看来,三位作家都是80后,他们成长的时代正是东北企业转型时期,他们成长的时代伴随着父辈辉煌的过去,他们笔下的工人形象应该是在繁荣发展时代里不能被忘记的一群人,所以他们小说里的工人群体是非常宝贵的文学形象。李晓东说,我们看到好多小说里写工人,大多是知识分子写的,写出来的是知识分子心理。“铁西三剑客”在工人家庭长大,现在成为知识分子,他们是用工人的感受写产业转型过程中的人,这是他们非常宝贵的生活资源。他们的出现不仅是中国当代文学的星辰,也是现实主义在中国文坛的新收获。
李晓东认为,“铁西三剑客”的小说写得非常精彩、非常精致,语言运用、人物形象的构造,都是中国小说特别宝贵的尝试。就中国文坛来说,不缺精致的小说,但是真正把工业产业转型时期的人的生活状态、心理动向,包括他们对人生的感慨用艺术形式表现出来的,恰恰是“铁西三剑客”。这些现实,如果文学不记录,历史正史也不会记录,这是文学应该承担的责任。
沈阳师范大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所长孟繁华认为,辽宁文学在上世纪80年代曾经灿烂辉煌,金河、刘兆林、王忠才、邓刚、谢友鄞、马秋芬等一代作家先后获得很多全国中短篇小说大奖,后来是老藤、孙惠芬、马晓丽这些作家,还有马原、徐坤等一批从辽宁走出去的作家,他们是先锋文学非常重要的成员,对先锋文学和后先锋时期作出很重要的贡献。“铁西三剑客”不一样,他们用非常现实主义的方式来表达铁西生活走过的坎坷,而且写得非常生动,非常具有文学性。我们要面对问题、揭示问题,写转折时期遇到的矛盾和问题,这对于作家提出的挑战非常巨大,三个80后作家能够勇于面对我们曾经经历过的一些困难,确实是非常了不起的事,他们得到全国文学界的尊重和肯定,得到各大刊物的支持,这都在情理之中。
“铁西三剑客”作为辽宁文学的新兴力量、后备力量,他们的出现有助于提升辽宁形象。文学的希望就是文化的力量,文化的力量就是持久的力量
沈阳师范大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副所长贺绍俊认为,铁西区对这三位年轻作家来说决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名称,不是说他们出生在铁西区,他们写的内容就是铁西区的生活,他们的小说语言就是铁西区的语言,更重要的是应把铁西区看成是一个历史符号和一种时代精神,这决定了他们的生活态度,决定了他们的世界观。一个地方对一个作家的影响,主要是精神上的东西。所以,“铁西三剑客”尽管各自风格不太一样,但是能够感受到相同的铁西味道,这个铁西味道又与铁西人有关系,这个铁西人就是普通人,他们三个年轻人的小说基本都是写普通人物,这能够更加准确地触摸到铁西的实质。因为铁西的世界是由众多的普通人敲打出来的,铁西的辉煌也是由众多的普通人创造出来的,这恰好是大工业的一个实质。大工业就是流水线上作业的一个个工人生产出来的,如果没有众多普通人的努力,这种辉煌创造不出来。
在贺绍俊看来,铁西实质代表的就是大工业精神,而且这种大工业精神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大工业精神,从“铁西三剑客”的小说中能够感受到那种冷静的观察、宽广的胸襟、世俗的情怀,这些都跟铁西的大工业精神有关系。由此,贺绍俊特别强调这个命名中“铁西”两个字的意思,就是当他们触及小说题材的时候,深深烙印在他们心里的那种铁西精神绝对会影响到他们的叙述、他们对事情的观察,这是“铁西三剑客”的意义所在。也许,那些厂房不在了,但铁西区的浩荡之气还在。
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大先认为,改革开放中,东北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中也涉及价值观和世界观的转型,如何写出大变革当中历史的真相,个人的经验、个人的记忆经过时间的发酵写到文学里面,怎样才能产生一种普遍性的认知和体验,很多时候,其实无法给出一个清晰的、明确的、完整的解释或者规划,所以很多小说是戛然而止,没法给出一个答案。“铁西三剑客”也是,他们需要面对的是一个20世纪以来的大问题,怎样书写这个时代的历史真相,怎样书写社会变化当中的真相?文学应该起到什么样的功能,或者认知作用,或者娱乐作用,或者其他什么样的作用。
滕贞甫提出,新时代的现实波澜壮阔,现实主义创作道路无限宽广。东北振兴,文学起到引领时代风尚、铸造民族灵魂的作用。“铁西三剑客”作为辽宁文学的新兴力量、后备力量,他们的出现有助于提升辽宁形象。文学的希望就是文化的力量,文化的力量就是持久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