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名画描述精彩故事

御史萧翼智盗《兰亭序》

辽宁日报 2019年11月03日

浙江绍兴建的兰亭碑亭及康熙临写的《兰亭序》碑。商 越 摄

图中主角萧翼。

萧翼身后的书童细节。

图中主角辩才。

图中两侍者煮茶细节。

《萧翼赚兰亭图》中两段跋文。上为文嘉写,下为文徵明写。

辽博展出的《萧翼赚兰亭图》。

本报记者 商 越

核心

提示

《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为了将其据为己有,唐太宗李世民精心导演了一出“特工暗战”。在“又见大唐”书画文物展中,国家一级文物《萧翼赚兰亭图》再现了这段历史故事:有一天,御史萧翼假扮贩卖蚕种的书生,带着小童来到老僧辩才的面前……

描画萧翼与辩才智斗场景

辽宁省博物馆展出的唐初宫廷画家阎立本所画的《萧翼赚兰亭图》,纵26.5厘米、横75.7厘米,画中讲述的是唐朝初年,监察御史萧翼从会稽(今绍兴)永欣寺高僧辩才处,为唐太宗李世民赚取王羲之书法《兰亭序》的故事。

记者细细端详这幅经典名画:全幅共画了5个人,右边安坐在方凳上的书生,应为乔装改扮的萧翼,只见他两手拱于袖间,右肩微向前倾,目光机敏,面容沉静,正在虚心倾听。在他对面,盘腿坐在高背根雕椅上的是老僧辩才,脸上布满皱纹,右手持一字帖放在腿上,左手打着手势,动作内敛而又颇为自信地讲述自己的观点,神态安详。两人相对而坐,均是身体前倾,可能是正在激烈地交谈着。

再看萧翼身后站着的书童,一手在胸前抱书包,另一手在头上挠痒,嘴歪向一侧,貌似也参加了这一辩论,但并不理解主人谈话的内容,有些想不明白的样子。辩才和尚座后,还有一老一少两位仆从,在忙着备茶,神情专注淡定:老仆正持火箸在炉上烧水,小仆一手端茶杯等着倒茶,另一手握着抹布按在方桌上,桌上有一只茶杯。细致的描画显示,他们是在给宾主两人备茶,忙碌的情景衬托出画面安然舒适的气氛。

“又见大唐”书画文物展策展人之一、省博物馆学术研究部主任董宝厚向记者介绍,从5个人物的神态中能够感知,《萧翼赚兰亭图》描绘的是求取《兰亭序》过程中,辩才与萧翼之间辩论的场景,含蓄地暗示后来发生的事情,让人有更多想象空间,这样的构思,使画面更具故事性和艺术性。

画心中,有清代乾隆皇帝的行书诗题:“御史阳阳僧嗒然,兰亭不复奔藏全。唐宗何事穷搜宝,房相其称尊进贤。乾隆丙子御题。”这是1756年,乾隆46岁时观赏并在画上题下这首感言诗。

画卷后有长长的跋文,有明代书画家文徵明用俊逸书法抄写的宋代书法家吴说的《跋阎立本画兰亭序》,道出画面故事:“右图写人物一轴,凡五辈,唐右丞相阎立本笔。一书生状者,唐太宗朝西台御史萧翼也;一老僧状者,智永嫡孙比丘辩才也……阎立本所图,盖状此一段事迹。书生意气扬扬,有自得之色;老僧口张不法,有失志之态。执事二人,其一嘘气止沸者,其状如生,非善写貌驰誉丹青者,不能办此。”

萧翼假扮书生盗取《兰亭序》

萧翼赚《兰亭序》的故事颇为曲折精彩,在唐代何延之的《兰亭记》中有详尽的记载。

公元353年,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等41人在会稽山阴(今绍兴)的兰亭聚会,饮酒赋诗。王羲之将大家的诗赋辑成一集,并乘兴挥毫作序一篇,即《兰亭序》,是“用蚕茧纸、鼠须笔,遒媚致健,绝代更无”,被后世推崇为“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本人也格外珍爱《兰亭序》,死后留给子孙。后传至王羲之七代孙、智永和尚。智永号“永禅师”,是王羲之第五子王徽之的后代,常居永欣寺,经常临习、精于书法。智永圆寂后,将《兰亭序》传给弟子辩才和尚。为了保护好《兰亭序》,辩才“于所寝方丈梁上,凿其暗槛,以贮兰亭,保惜贵重,甚於禅师在日。”意思是,辩才在房梁上,凿了一个暗格,珍藏《兰亭序》。

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特别喜爱书法,尤其偏爱王羲之的字,倾力搜寻王羲之传世墨迹,但就是没有《兰亭序》。后来听说《兰亭序》在辩才手中,就降旨传他进宫,并热情款待。数日后,问辩才《兰亭序》的下落,辩才回奏说:“往日侍奉先师,确实见过《兰亭序》,但自禅师殁后,几经离乱,已不知下落。”太宗无奈,只好放其归去。后来再打听,得知《兰亭序》还在辩才手中,又降旨召辩才入宫询问,辩才仍执意不说。这样往复三次,就是要不出来。

唐太宗昼思夜想、梦寐以求,就找来群臣商量对策,准备派智略之士以计谋取之。尚书右仆射房玄龄举荐监察御史萧翼,因萧翼是“梁元帝之曾孙,负才艺,多权谋,可充此使,必当见获。”唐太宗遂召见萧翼。萧翼回奏道:“若作公使,义无得理。臣请私行诣彼,须得二王杂帖三数通。”萧翼认为以公使身份,得不到《兰亭序》。所以请求乔装微服私访,带上几份二王的杂帖,慢慢接近辩才,才有可能得到信任。太宗允诺。

于是,萧翼打扮成山东书生模样,随商船抵达山阴永欣寺。他选择日暮时分入寺,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在巡廊观看壁画,路过辩才住的小院,故意停了下来。辩才遥见萧翼,就上前询问,施主从何方而来?萧翼上前礼拜道:“弟子是北人,将少许蚕种来卖。历寺纵观,幸遇禅师。”二人越谈越投机,辩才便把萧翼请到了自己的卧房,两人下棋弹琴、谈经论史、饮茶赋诗,意气相投,于是辩才留萧翼住在了寺中。次日临别,辩才请萧翼有空常来坐坐。隔几天,萧翼又带来礼物看望辩才,这样交往约一个月后,辩才对萧翼已毫无戒心。

一天,萧翼拿出梁元帝自画的《职贡图》,请辩才欣赏,辩才赞叹不已。萧翼说:“弟子先门皆传二王楷书法,弟子从小喜欢临帖,还随身带着数帖。”辩才听说是王羲之父子的真迹,连忙请萧翼带来看看。次日,萧翼带着二王真迹而来,辩才仔细看罢说:“是即是矣,然未佳善。贫道有一真迹,颇亦殊常。”萧翼问:“何帖?”辩才答:“《兰亭序》”。萧翼假意笑道:“数经乱离,真迹岂在?必是响拓伪作耳。”辩才分辨说:“禅师在日保惜,临亡之日,亲付于吾,付授有绪,那得参差?可明日来看。”

第二天,萧翼如约而至,辩才从屋梁上暗格内取出《兰亭序》。萧翼仔细辨认,确为真迹,但还故意挑毛病,称是伪作, 两人为此争执不休。从此之后,辩才便不再把《兰亭序》藏在梁上,而与萧翼带来的二王杂帖一块儿放在几案间,当时已80多岁的辩才,每日坚持在窗下临摹。

过了几天,辩才应邀外出,萧翼趁机来到辩才住处,谎称将衣服落在屋内床上,童子随即开门。于是萧翼顺手牵羊,拿走了案上的《兰亭序》和二王杂帖。

是阎立本真迹吗

文徵明抄写完《跋阎立本画兰亭序》,在后边用蝇头小楷自署一段文字:“杨君梦羽得唐阎立本所画《萧翼赚兰亭图》,虽已渝敝而精神犹存,其笔画秀润,有非近时名家所能者,顾无题识可证。他日阅《会稽志》,见吴傅朋(即吴说,字傅朋)跋语,其所记印章及古玉轴悉与此合,因为录于卷尾,定为阎笔无疑。嘉靖十九年岁在庚子十一月朔,长洲文徵明书,时年七十又一。”

这段文字讲述另一个故事。文徵明71岁时,明代藏书家、山东副使杨仪(字梦羽)拿来他得到的这幅《萧翼赚兰亭图》,请当时著名的书画鉴定家文徵明鉴赏,文徵明阅后认为,画作虽然有所损坏,但精神犹存、笔画秀润,是近时名家画不出来的水平。一天翻阅宋代施宿写的史书《会稽志》,发现其中有一篇吴说的《跋阎立本画兰亭序》,将此画与吴说画跋中描述进行对比,人物数量、画面场景、印章等内容都相似,因此认定此卷是吴说所记本,并同意是唐代画家阎立本所画之说。画轴的后边,还有文徵明的次子、吴门派代表画家文嘉抄写的唐代何延之的《兰亭记》,并署名“万历己卯九月十三日文嘉书”。卷后还附有明代大藏家、户部尚书李廷相的一段书札:“袁闳所著汉纪,未曾收有,敬复。辩才《兰亭图》千万借一看,友生李廷相拜。”

著名古书画鉴定家杨仁恺曾在《国宝沉浮录》中,对此画进行了点评:“唐人阎立本《萧翼赚兰亭图》,绢本接近糟损,而图中人物辩才和尚、御史萧翼及随侍,当王羲之《兰亭序》真迹揭开的瞬间,神情心理的变化,被作者摄入画笔,刻画入微,精细无比,造型手法竟臻此肖妙,非名家手笔不能达到的化境。画上无作者名款,前后隔水宋代官印累累。”

杨仁恺还指出,“画作拖尾明人文徵明71岁时小楷长题,说明此图流传经过,认为是阎氏的真迹;接后为其次子文嘉小字行书录唐人何延之《兰亭记》,后附李廷相借还此图手札一通,可见几位名鉴定家对之何等珍视!今天,一些鉴藏家对此图提出不同于文徵明的判断,我也有同感。根据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庋藏之《历代帝王图》相比较,精微有余,厚重不足。”

董宝厚认为,从这幅画中的人物神情来看,书生无自得之色,老僧亦无失志之态,与吴说所记有多处不吻合。因此他认为此卷不是吴说所见旧本。而明代文徵明、文嘉等跋文都为真迹,且没有接拼痕迹,看来是文徵明的看法不对。

另外,此卷与《步辇图》《历代帝王图》等宋摹唐画相比,在技法和构图布局、名物式样等方面都保留有一定的唐朝风格,家具、茶具皆是唐式。但从线条敷色技巧来看,有南宋画风常见的特点,即采用细缦勾描的画法,敷色薄而少凝重,人物形体不丰厚,幞头见棱角,这些都留下南宋画风特点。“结合吴说等人的记载,可以确定,这是一卷南宋较为忠实于原作的临摹本。已知传世《萧翼赚兰亭图》共有两个摹本,另一本在台北故宫保存。”董宝厚说。

辩才受惊病重,一年后圆寂

再说萧翼怀揣《兰亭序》急奔永安驿。他告诉驿长自己是御使,叫来都督,向他宣示了敕旨,讲了事情经过,叫都督立即派人去召辩才。

此时辩才还在友人家做客,突然有官兵来到,不知何事。来人告他,说有朝廷御使要见他。辩才来到驿站一看:“御史乃是房中萧生也”,萧翼告诉他:“奉敕前来取《兰亭》,《兰亭》今得矣,故唤师来取别。”意思是说我要回京交旨,特唤大师来话别。辩才听完,当即晕倒,很久才醒过来。

萧翼日夜兼程赶回京城,向唐太宗交旨。太宗龙颜大悦,因房玄龄荐人有功,奖赏锦彩千段。立下大功的萧翼,被提升为员外郎,加官五品,赐银瓶一个,金镂瓶一个,玛瑙碗一个,并在碗中盛满了珍珠,又赐内廊良马两匹兼宝装鞍辔,还赐给庄宅一处。唐太宗起初对辩才隐藏不献《兰亭序》很是恼怒,但念其年事已高,不忍加刑。数日后,仍赐辩才织物三千段、谷物三千石。辨才不敢自己享用,遂建造三层宝塔,非常精美壮丽。

老僧辩才的结局很悲惨:80多岁高龄,受此惊吓,痛失先师所托,加之懊恼、悔恨,竟一病不起,不能吃饭,只能啜粥度日,一年多就圆寂了。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病逝,遵其遗嘱,《兰亭序》被作为殉葬品,随其埋入昭陵中。唐人何延之在《兰亭记》文章结尾,交代了故事的来源——是辩才和尚的弟子、时年92岁的玄素和尚亲口所讲,应为确凿史实。

有史学家认为,萧翼赚《兰亭序》的故事背后,充满了李世民的贪婪自私和巧取豪夺,跟女皇武则天相去甚远。武则天向王羲之后人王方庆征集王羲之墨迹,王方庆将所藏王家祖上28人墨迹珍本共10卷献出,武则天命人摹写,即《万岁通天帖》,后又将真迹返还给王方庆,可见武则天颇有一番胸襟。

(本文图片除注名外,由辽宁省博物馆提供)

史记

SHIJI

赵明诚李清照夫妇收藏名画

宋人吴说的《跋阎立本画兰亭序》、清代《石渠宝笈》等文献,对省博这幅《萧翼赚兰亭图》数百年的流传命运有较为详尽的记载。

吴说文中交代,宋太宗初定江南时,兵部外郎杨克逊任升州知州。当时南唐李后主内府中的物品都被密封,杨克逊不敢启封,上奏皇帝,宋太宗将它们全部赏赐给杨克逊,这幅画就在其中,“居第一品”。这件宝物在杨家精心传了五世,后传到杨家女婿周氏手中,周氏又传到孙辈周谷的手中。北宋末年,与蔡京同为“六贼”之一的宦官梁师成,想用礼部度牒交换此画,周谷没答应。后来周谷不堪此画带来的纷扰,又要出远门,便将画送给同郡人谢伋。谢伋到建康(今南京)后,这幅画被表叔、郡守赵明诚借走,从此再没归还给谢伋。赵明诚死后,此画由李清照保管。正逢战乱年代,李清照避居绍兴,许多珍贵书画被人凿开墙壁偷走。后来,书法家吴说从盗贼手中贱价购得《萧翼赚兰亭图》。

董宝厚告诉记者,到了明代初期,这幅画在官府辗转,嘉靖年间,山东副使杨仪(字梦羽)在京师(今北京)收得,他请文徵明在卷后作跋。万历年间,转给吏部侍郎赵用贤,赵又转给文学家王世贞,王世贞请文嘉在文徵明的跋文后,书写上何延之的《兰亭记》,接着又经明代学者韩世能、韩逢禧父子收藏。

清初,经藏书家梁清标、学者吴士谔收藏,后入清内府。溥仪在逊位前,将此画偷运至长春。1945年,溥仪携画逃至吉林省临江市,被人民军队截获,后归东北博物馆即今辽宁省博物馆收藏。